韩愈人寒食日出游古诗赏析与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韩愈 古诗 赏析 出游

管理员

摘要:

韩愈人寒食日出游古诗赏析与翻译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韩愈人寒食日出游古诗赏析与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食日出……

韩愈人寒食日出游古诗赏析与翻译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韩愈人寒食日出游古诗赏析与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食日出游

  作者:唐·韩愈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

  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门幽且夐。

  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强保天性。

  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匝岸蒲生迸。

  宋玉庭边不见人,轻浪参差鱼动镜。

  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

  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当火令。

  《寒食日出游》注释

  1、元和元年春在江陵作。《唐国史补》卷下:“外郎、御史、遗、补相呼为院长。”

  2、迩来:近来,近日。

  3、可怜:可惜。物色:访求,相邀。阻:为病所阻。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4、霜缣:洁白的细绢,古人用来写字作

  画。九咏:指张署所作《病中忆花》九篇。

  5、桐华:即桐花。《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桐始华”。

  6、更:再。

  7、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又叫斗杓。这里指称北斗。古代没有发明指南针以前,夜行靠北一斗与北极星辨认方向。《淮南子,齐俗训》:“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

  8、一处:指一同徙官江陵。

  9、直:只。置:确立。心亲:内心友爱。

  10、署:代理或试充官职。南荒吏:指邕管经略府(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判官。

  11、鬼门:即鬼门关。《旧唐书·地理志》:“容州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只十步,俗号鬼门关。谚曰:‘鬼门关,十人九不还。”’夐:辽远。

  12、囊空:口袋中无钱。甑倒:瓦锅倒置。指无米可煮。

  13、一食日还并:两天才得吃一顿,即《礼记儒行》“并日而食”的意思。

  14、天和:人体内的精气、元气。

  15、断鹤两翅:《世说新语·言语》说,支道林好鹤,“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

  16、横:强横。

  17、匝:环绕。生:全诗校:“一作芽。”迸:遍地而出。

  18、宋玉庭:指宋玉故宅,在江陵城北三里处,南朝梁时庚信曾居住于此。见唐余知古《渚宫故事》。

  19、镜;指平静澄清的湖水。

  20、足:多。

  21、(角戋):同“盏”,酒杯。

  22、故欲:还欲,还要。

  23、当:适值,遇着。火令:指寒食节。古代习俗,寒食应禁火,禁火就不能点灯。明宵有月,可以代灯,所以不愁相就醉饮。

  《寒食日出游》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长诗,凡二十韵,四十句。公元八百零三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因事由御史被贬为阳山县令,御史张亦同时被贬。至公元八零六年(唐宪宗元和元年),两人又同时移职江陵,韩愈任法曹,张任功曹,期间张曾病,韩愈于李花将盛之季探访。不日张又任邕州经略使判官,远涉南荒,至寒食日,韩愈出游,张赠忆花诗九篇与韩愈,韩愈见桃李绽放,又得知张所作诗,忆诗思人,感慨颇多,夜形之于诗,并远寄张,即是此诗。

  《寒食日出游》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