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祭十二郎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韩愈 二郎

管理员

摘要:

韩愈 祭十二郎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 祭十二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韩愈 祭十二郎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 祭十二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贞元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②,及长,不省所怙③,惟兄嫂是依④。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⑤。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⑥,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⑦,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⑧;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⑨,使取汝者始行,吾义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⑩。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没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相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耶?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余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平?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唯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殓不得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忧?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

  ①衔哀:含着哀痛。致诚:表达心意。

  ②孤:幼年死去父亲(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去世时,韩愈只有三岁)。

  ③不省所怙:不晓得依靠谁。

  ④兄嫂:韩会和郑氏,就是十二郎的嗣父母。

  ⑤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从韩愈的父亲一辈算起,孙子一辈只剩下十二郎,儿子一辈只剩下韩愈自己。

  ⑥汝时尤小:你当时很小。

  ⑦省:探望。

  ⑧孥:家属。

  ⑨佐戎:辅助军事工作。

  ⑩致汝:招你来。

  孰谓:谁料得到。遽去吾:骤然离开我。

  终当久相与处:到底要长久住在一起的。

  斗斛(hú):形容数量不多。禄:古代官吏的薪俸。

  辍:中途离开。就:就任官位。

  其:还是,表示选择问。下面两个“其”字相同。信然:确实如此。耶:呢。

  纯明:纯正贤明。克:能够。蒙其泽:承受其父的福泽。

  宜业其家:该能继承家业。

  几何:多久。从汝而死:跟着你去死。

  汝之子:十二郎的儿子韩湘。始:刚。

  【译文】

  贞元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叔父我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忍痛含悲向你倾诉衷肠,派建中远道送来时鲜食物的供品,祭告你十二郎的灵魂。

  唉!我从小成为孤儿,等到长大,早不记得父亲的样子,只有依靠兄嫂抚养。哥哥中年死于南方任所,我和你还小,跟随嫂嫂回到故乡河阳安葬我的哥哥。后来又和你一块儿到江南谋生。你我二人,孤苦零丁,没有分离过一天。我上边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亡。作为祖先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一个人,在儿子辈中只有我一个,两代都是一个人,形影如此孤单!嫂嫂曾抚摸着你对我说:“韩家两代,只有你们两个了。”你当时还很小,当然不会记得。我当时虽能记得,可也不懂得她所说的悲哀啊!

  我十九岁时,才到京城。此后第四年,回去看望了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扫墓,遇着你送嫂嫂的灵枢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助董丞相,你来看望我,只住了一年,要回去接家眷。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去汴州,你没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协理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走,我又离职,结果你又没来成。我考虑你随我去东边,东边也是客居,不可能长久住下去。考虑作长远打算,还不如回西边,打算安好家后接你来。唉!谁想到你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而死去呢?我和你都还年轻,认为虽暂时分别,终归要长久住在一起的,所以我离开你而去京城谋生,以便求得微薄的俸禄。假如确实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即使是让我当高官领厚禄,我也不会离开你一天而去就职!

  去年,孟东野去的时候,我写了信带给你,信中说:“我不到四十岁,却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父辈与兄长,都是身强体壮而过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还能活多久呢?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你又不肯到我这里来,担心早晚有一天我会死去,你就要长怀无穷的悲哀了。”谁能想到今日却是年少的死了而年长的活着,强壮的夭亡而病弱的生存着。唉!这是现实呢?还是梦呢?还是消息不真实呢?如果这是真的,我哥哥有高尚的德行,而他的儿子怎么会短命呢?你纯真聪明,却不能承受他的德福吗?年轻的、强壮的早逝,年长的、衰弱的却存全吗?不能认为这是真的。是做梦,是消息不真实,那么东野的信,耿兰的丧报,为何在我身边呢?唉!可能是真实的了!我哥哥有高尚的德行而他儿子短命了,你有纯真聪明的品质应继承他的家业的,如今却不能蒙受他的德福了!所以说天命确实难以估测,而神意确实难以明白啊!所说的常理不能断定,而寿命也不能知晓啊!虽是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有的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有的脱落了,毛发血脉一天天枯衰,神志精神一天天减少,还能有几天不跟着你死去呢!死后若有知觉,那么现在的'分离又能有几天呢!若无知觉,悲痛也就不会有多久,而没有悲痛的时间就没有穷期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而强壮的不能保全,像这样的小孩子,还能希望他长大成人吗?唉!伤心啊!唉!伤心啊!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常犯病,而且很厉害。”我认为这种病是江南人常常有的,没有把它当做可忧虑的事,唉!难道你竟是因此病而丧了你的命吗?还是有别的病使你得到这样的遭遇呢?你的来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的丧报没有月日。可能是东野派去的人不知道向家中的人问明日期。至于耿兰的丧报,是不懂得应该说清死期。东野写信的时候,大概才问使者,使者就胡乱说了一个你死的日期来应付罢了。是这样?还是不是这样?现在我派建中去祭你,吊慰你的遗孤和你的乳母。他们有吃的,可以守灵到丧期结束,就等到丧期满再将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灵到丧期满,就马上接他们来。其余的奴婢,都叫为你守丧。我如果有力量能为你迁葬,最终要把你安葬在祖坟地。然后,根据奴婢们的意愿,随他们是去还是留。

  唉!你生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期;活着我不能照管你和你共同居住,死时我又不能抚你遗体而倾诉衷肠,以泄心中悲哀,入殓时不能凭吊你的灵柩,安葬时不能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有负于神灵,而使你夭亡,我不孝不慈,不能与你互相照顾着生活,伴守以待终。一个在天边,一个在地角,活着的时候你的身影不同我的形体相依随,死了以后你的魂灵又不与我的梦境相接触,我自己造成了这情况,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那苍茫老天,悲痛哪有尽头!从今以后,我对人世再没有什么留恋了!还是回家,在伊水、颍水之畔买几顷地,以度余年。教养我的儿子与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长。教养我的女儿与你的女儿,等待她们出嫁,就这样了。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情思不能终结,你知道吗?还是不知道呢?唉!伤心啊!请享用这些供品吧!

  【评析】

  十二郎名老成,是韩愈次兄的次子,过继给他的长兄,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小时丧父,由长兄嫂抚养,与十二郎因年龄差不多,感情十分亲密。这篇祭文回忆了小时与十二郎共同成长的往事,融入了真挚的感情,非常感人,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拓展

  读韩愈了解关于韩愈的文章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