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诗词寒冷的诗词1 1、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3、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晓鸡惊树雪,寒鹜……
寒冷的诗词1
1、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3、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李商隐《幽居冬暮》
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6、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洪升《雪望》
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8、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王逸《九思》
9、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0、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11、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12、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3、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14、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15、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16、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17、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李商隐《陈后宫》
18、燕塞雪,片片大如拳。——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19、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20、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21、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22、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23、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二首》
24、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25、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26、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27、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2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29、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30、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陆龟蒙《冬柳》
31、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32、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33、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34、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35、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36、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37、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38、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39、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40、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李白《紫骝马》
41、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42、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43、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杜甫《岁晏行》
44、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李商隐《对雪二首》
45、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46、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47、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4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49、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李世民《望雪》
50、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51、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52、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53、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李世民《望雪》
54、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55、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56、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57、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律然《落梅》
58、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59、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张炎《疏影·梅影》
60、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61、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62、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63、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64、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律然《落梅》
65、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66、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67、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68、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大须《暮雪》
69、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70、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71、香脸半开娇旖旎。——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72、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赵令础镀腥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73、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李世民《望雪》
7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7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76、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7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78、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辛弃疾《念奴娇·梅》
7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80、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81、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82、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83、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84、小莲风韵出瑶池。——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85、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李颀《古意》
86、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87、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88、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89、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90、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赵嘏《喜张沨及第》
9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9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3、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9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95、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96、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9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98、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99、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100、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101、雪花全似梅花萼。——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02、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10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104、起看清冰满玉瓶。——黄升《南乡子·冬夜》
105、故教明月玲珑地。——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06、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07、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108、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109、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110、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1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112、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11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114、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6、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1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18、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9、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12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2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3、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12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25、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126、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12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128、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29、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130、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13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32、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133、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134、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13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136、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137、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138、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13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40、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41、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42、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14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144、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145、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4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147、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14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150、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寒冷的诗词2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诗人孟郊一生贫困艰难,其诗也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这首《苦寒吟》可以说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厚厚的冰层因为冻得特别严重没有一丝裂纹,短暂的白昼也有寒冷的光辉。这样寒冷的天气,加上作者的身世之感,更添寒冷。
岑参: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雪中送别的情景。一场大雪,将人置身于天山的雪景之中,雪景是美的,可雪地里的寒冷也是实打实的。有多寒冷呢?
将军身上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暖和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子躺着,冷得难耐,无法睡暖和。都护的佩刀多么的坚不可摧,也几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
李白、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此句出自李白的《子夜吴歌·冬歌》。
寒冷的诗词3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此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此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此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此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此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此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赏析
此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