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海燕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
海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海燕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正确概括海燕的形象特点。
2、能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的象征意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3、能学习本文的写法,托物寓意。
【教学重点】
感受海燕形象,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短信导入
1、师生互说新年最快乐的事。教师托物寓意,短信祝语:在新的一年里,愿你是无言的大山,愿你是潺潺的溪流,愿你是峭崖上的青松,……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寓意:祝愿大家做一个象大山一样沉稳踏实的人,做一个象溪流一样快乐活泼的人,做一个象青松一样顽强执着的人。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读准读顺
1、教师启发朗读。明确朗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诵读。
3、教师巡回指导。
三、选读──感受形象
1、感受海燕活动的环境气氛:
⑴请你读出描写海燕所处自然环境(即海面景象)句子,在朗读中感受海燕活动的环境气氛。
要求:
⑴快速筛选信息,准确、流利。(对上一环节是否读准读顺的检测)
⑵学生筛选语句并朗读。
⑶讨论交流,学生朗读所筛选句子。
⑷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所感受到的海面景象?
2、初步感受海燕形象:
⑴身处这样险恶的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海燕的画面,通过朗读概括说说海燕的形象。
⑵教师出示示例,学生听朗读录音,感悟通过读出重音、停顿从而读出海燕勇敢、自信、乐观的形象。
⑶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另两幅画面,朗读并感受。
⑷班内交流。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读、推荐读等形式)朗读,学生互评。
⑸学生以“我读出了这是_____的海燕”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3、深入体会海燕精神的可贵:
⑴比较风平浪静中的海燕图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图,你更欣赏哪一种情景中的海燕形象?为什么?
⑵讨论交流,体会越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无畏、乐观、坚定的品格。
⑶请你以“海燕,我想对你说”的形式,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⑷学生畅言,教师评价。
⑸你能否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出你对海燕的这种感情?
⑹学生有感情地读。师生互评总结。
四、悟读──探究寓意
1、通过朗读,相信你对本文也有了一定的感悟。这篇文章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奏出了一首激动人心的赞歌。可也许大家不会想到,这篇文章竟然属于“非法”出版物。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起来看一段背景资料。
2、学生阅读写作背景,说出自己对本文主题和写作意图的理解。
3、本文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其中的种种景物也各有寓意。你能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的发现吗?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五、听读──读出感情
1、理解了本文的象征意义,相信大家再次朗读一定能读得更有激情。下面,请先欣赏名家的朗读录音。
明确听读要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快慢、重音等)和朗读情感。听出朗读的精彩之处,听出朗读中的不足之处。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读:或轻声跟读,或静静听读,或边读边做标记。
3、学生交流听读感受。
4、优美的文章百读不厌。满怀激情的诵读更能使你充分领略诗文之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用善于发现美的心,用满怀激情的朗读去感受美,表现美。
5、学生齐读描写海燕的一个片段。
6、教师点评总结,寄语学生今后在学习中养成乐读、善读的习惯,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读出情,读出美。
六、续写短信
1、教师殷殷寄语:愿你是暴风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学们能直面生活的暴风雨,象海燕那样勇敢、自信、乐观。
2、学生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师、同学等赠写短信祝语。
七、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写一段海燕与乌云(或海鸥、海鸭、企鹅,或惊雷、闪电等)之间的对话。要求生动形象,感情鲜明,能恰当地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表现其心理活动。
2、课外荐读:郑振铎《海燕》;席慕容《燕子》
海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屏显)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呻吟(yín)翡翠(fěi)
掠起(1üè)困乏(fá)蜿蜒(wān yán)
二、我与文本交流
1、师范读课文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2、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海燕各有怎样的表现?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海燕:渴望、迎接、呼唤
三、我与作者交流
(一)学习对比及作用
1、抽学生朗读46节,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对比衬托出海燕无比英勇、乐观的形象
2、作者对这些鸟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鄙视,摒弃
(二)学习象征意义
1、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屏显)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2、(屏显)象征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离和感染力
3、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四、我与同学交流
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
2、联系社会生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海燕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海燕教学设计4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
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
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海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描写的方法,体会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2、了解咏物抒怀文章的大体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揣摩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2、理清散文诗的结构,学习文中运用的对比和烘托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海燕呼唤革命风暴的热情。
2、从海燕身上汲取对革命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对散文诗结构的把握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人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压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海燕》这首散文诗,去感受高乐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的最强音。(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思考:(课件、配乐)
(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2)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在老师朗读的时候,大家标记出本文出现的一些意象,并思考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2、学生朗读。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师: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在大海上飞翔,在迎接着暴风雨的来临。
2、师:文中写了哪些意象呢?
生: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大海、波浪、乌云、狂风、闪电等。
3、师:第7段“乌云越来越低暗,越来越低”和第12段“狂风吼叫……雷声轰响……”,可又看出大海上天气有什么变化?
生:暴风雨越来越近了。以时间为序,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4、师:刚才我们聊到了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同学们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个画面?
生: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5、师:那就给课文分层吧?
讨论明确:
一(1—6):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二(7—11):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三(12-16):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四、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研读第一画面
1、指定学生朗读(1—3)节,要求学生思考: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海燕有什么表现?
讨论明确:
环境:“苍茫”、“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
海燕:“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碰着”、“直冲”。
2、“闪电”一喻,有何作用?“高傲”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把海燕比喻成“闪电”,写出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壮,身形敏捷、。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3、碰”字与“冲”字,写出海燕怎样的情态?
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斗志昂扬的精神,它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4、默读4-6段,思考: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其它海鸟有何表现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讨论并明确:(板书)
海燕:闪电、飞翔——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对比、象征
海鸭:呻吟、吓坏明哲保身、害怕革命、逃避革命的人
企鹅:胆怯、躲藏
教师小结:海燕的表现、精神、对比、象征。
五、布置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当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海鸥、海鸭、企鹅它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与背诵:
1、齐读。
2、指名读,并简评。
3、背诵。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一)复习旧知
师: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海鸟们都有何表现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讨论并明确:(课件)
海燕:闪电、飞翔——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对比、象征
海鸭:呻吟、吓坏明哲保身、害怕革命、逃避革命的人
企鹅:胆怯、躲藏
教师小结:海燕的表现、精神、对比、象征。
(二)研读第二部分
1、思考:这一节里,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讨论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
2、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明确: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
3、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讨论明确: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4、在险恶的环境里,海燕如此英勇,决不是偶然的,思考:海燕,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英勇?(齐读11节)
明确:那时马克思主义已在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燕在险恶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观察斗争形势,已经听出了“雷声”的“困乏”,已经看出“乌云遮不住太阳”,也就是说,看到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沙皇政府必将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因此海燕就在暴风雨迫近时特别欢乐,无比英勇,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二)研读第三画面
1、学生齐读12—16节。
师:你们通过这些文字,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生: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
师:这是一幅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像火焰,闪电像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2、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怎样描写海燕?
讨论明确: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海燕两次呼唤“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要敢于斗争。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三、艺术手法
1、师:自《海燕》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在诵读中,你体验到了哪些艺术特色?
生:象征手法。
生:对比和烘托。
生: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越性,节奏感强。同时,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2、梳理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广大的革命群众
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明哲保身的人
乌云、狂风反动势力
四、主题
这篇著名的作品,通过对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大海景象的描绘和海燕战斗雄姿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并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的前景,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起来迎接革命斗争。
五、作业
1、练习二、三、四。
2、熟读并背诵。
海燕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其深刻的内涵。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
4.感受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设计思想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
2.创设自主学习探究情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象征手法的理解。
2.作品的内涵及海燕形象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课前自主预习:
1.搜索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2.读文自主扫清文字障碍。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课下要求大家搜索了关于高尔基的一些资料,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散文诗《海燕》。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生交流材料后,师归结(投影)。
1.介绍作者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柯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伟大代表。二十世纪初,他的著名作品有《海燕之歌》《底层》《敌人》《母亲》等。还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以《海燕》(1901)迎接了二十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这首革命颂歌是他参加彼得堡示.威游.行后写成的。他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啸,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
2.写作背景
这首散文诗写于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夜,当时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也加强对人民革命运动的镇压,当时身在彼得堡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沙皇政府镇压行为的残暴为了热情地歌颂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
三、感情朗读,初步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生听读。
2.生自由朗读模仿,体会情感。
3.指生朗读,生生评价,师适时指导。
4.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完后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四、自读分析,感受形象
1.请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应该怎样加?
(勇敢的斗士,革命的先驱,胜利的预言家,无畏的革命者等)
2.作者通过几幅画面来展现海燕的形象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五、本课小结,课下思考
本文通过暴风雨来临的三幅画面,塑造了一个勇敢,高敖,自信,顽强的海燕形象,这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力量。结合背景想一想,高尔基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海燕吗?
海燕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1、高尔基的资料。
2、《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
3、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
4、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基本常识,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学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激情。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作者。
2、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3、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初略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2、指名朗读:
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处理。
3、听录音带朗读:
⑴静听感受;
⑵随录音朗读;
⑶模仿朗读。
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
(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
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
⑴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⑵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
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⑴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⑵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批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教学步骤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
(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
⑴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
⑵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投影字幕):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
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强、乐观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叫喊着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
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
海鸭:呻吟、吓坏了不革命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
比,突出海燕的形象。
企鹅:躲藏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句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四、教师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
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五、课文总结
1、内容
2、艺术特色
六、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奏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时,我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背诵,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感知海燕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从中体验并学习这种精神,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景,投影显示如下画面: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漆黑不见人影。面遇这样的情景,同学们会怎样面对呢?(同学可能会回答“惧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惧怕,它勇敢地面对暴风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勇敢的海燕。(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由学生先说,教师小结。
2、出示两张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幻灯片。
三、听读,感知海燕形象。
1、配乐朗诵。
2、学生听后思考: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个修饰语,你会填什么呢?
句式是“___________的海燕。”
四、析读,领会海燕形象。
1、课文是如何描写海燕的?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海燕的段落和句子。
2、分析三幅画面,领会海燕形象。
①根据三幅画面的情景,指定学生朗读关键段落和句子。
②师生共同分析,板书如下:
画面一:渴望暴风雨
画面二:迎接暴风雨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的海燕
画面一:呼唤暴风雨
五、美读,体验海燕形象。
1、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加以传送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我们就会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媒体投影)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和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2、推荐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全诗。
六、拓展,领悟海燕形象。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海燕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海燕》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作者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充满激情的文字背后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品味文字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短小精悍,以海燕为中心塑造了众多形象,手法运用比较多。学习此文,要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圈点勾画关键词运用对比分析理解文章。另外,因为上一周学习了作文,所以可以针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一下写作指导也是对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方式。
20xx版新课标指出:“诵读现代文,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准确地评价语言材料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发掘其内在价值。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根据这一要求,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注意情境对比分析。在反复诵读、想象、练笔中体会作者的心境,陶冶学生情操。体现本课重在养成学生诵读良好习惯的教学价值,也体现以综合性、实践性为主的,重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语文课程的特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散文的方法,对于散文的阅读与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富有激情,经过有针对性的朗读就能充分感知课文的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和作者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差距较大,对文章的阅读分析可能不够深入,感悟作者情感对学生来说要突破重重的认知和经验障碍,另外,象征的写法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加强诵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特色;通过诵读,引导讨论,让学生基本体会到文本中所表达的作者心境,理解海燕内涵,提高欣赏品味。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诵读课文,能较好地运用经纬分析法海燕的形象并能由物及人理解运用;
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3、写作训练:概述、排述、抒情化议论、象征手法的运用。
【重点】
能有感情诵读课文,能较好地运用经纬分析法海燕的形象并能由物及人理解运用;
【难点】写作训练:概述、排述、抒情化议论
【学法指导】
圈点勾画法、经纬分析法、品读法
【预习内容】
1.阅读背景资料,初步自主探究文章;
2.朗读课文,做到文从字顺,完成导学案自主部分。
【背景资料】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课堂流程】
一、课前培训小组分工合作
运用上周的写作课指导要点进行片段写作
要求:
(1)话题:有海燕精神的人物。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寻找素材
A科研行业
B文体行业
C银屏里
D金庸小说里
F身边的平凡英雄
(2)用恰当的形式有创意地表达主题。
二、海燕展翅——起
设计意图:小组诵读课文,将全体学生带入情境,初步感知文章。
三、海燕内核——承
1、学生运用老师的学法指导自主研究课文
2、学生有效交流之后和老师一起进行精讲互动
3、互动中可与学生展示点评形成小辩论,在朗读品析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再通过师生的精讲互动逐步理解文章达成能有感情诵读课文,能较好地运用经纬分析法海燕的形象并能由物及人理解运用;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对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两项教学目标。
四、海燕掠影——转
1、由物及人,迁移写作——揭开英雄榜
2、学生的写作可以有自己的创意:剧本述故事散文诗等形式皆可用。
3、注意写作要点
设计意图:写作要点——概述、排述、抒情化议论、象征手法的运用。“写”是语文的重要能力,要注意在课堂重贯穿运用,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有类别的分工能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作文素材。
五、海燕的誓言——合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海燕精神内核,并将其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再一次以朗读升华对文章的理解。
六、板书:经纬分析图
七、结语
孩子们,我们还有两个月就是初三的学生了,中考将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场暴风雨,还希望你们能历练意志与本领,能掀起风浪乐观积极主动地迎接暴风雨。
记住,沧海横流之时,定要彰显海燕本色!向前冲吧,让青春无悔!
【作业设计】
课后题
海燕教学设计10
一、情景导入
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作者追求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雷电颂》是主人公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高尔基的《海燕》,作者以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海燕”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西方有句名言,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只有掌握散文诗的学习方法和规律,才能提高我们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二、目标展示:
了解散文诗的有关知识
掌握赏读散文诗的方法
提高阅读散文诗的能力
三、知识梳理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具体的形象与情感就形成了诗的意象,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四、方法点拨
赏读散文诗要在反复阅读中把握文章的语言,情感、深层意蕴,具体读的环节有: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整体感知内容,把握层次结构。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领悟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就形成了诗的意象,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验丰富的情感内涵,感悟诗所表达的意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要注意诗文中典型的修辞及它们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还要了解把自己抽象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具体自然景物中的抒情方式。
总之,品读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也就是要读出诗的形象之美、意蕴之美、表达之美。
五、经典示例:
《海燕》
高尔基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的最强音。
1、诵读内容,把握诗的结构。
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
(三次。即暴风雨正在孕育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迫近时的背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背景。)
2、品读语言,领悟诗的情感。
同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所传递的情感,具体说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含义。
(“黑色”写其色彩,“闪电”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视黑暗势力。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斗者海燕的雄姿,体现作者对海燕的赞美。)
3、研读形象,理解诗的'意象。
联系高尔基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什么?它们对表现海燕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海燕,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俄国革命即将暴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
(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来反衬海燕的勇敢、乐观,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4、思读修辞方法、抒情方式。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
(反复;表现出海燕对暴风雨的强烈渴望。)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祈使句抒情,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抒胸臆,具有号召力。)
六、赏读演练
《雷电颂》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4、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
答:
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3、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4、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七、闯关练习
阅读《雪》,完成1—5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4.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5.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
2.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这里更多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4.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5.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②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海燕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
1、高尔基。
2、《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
3、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
4、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基本常识,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学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激。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作者。
2、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3、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初略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2、指名朗读:
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处理。
3、听录音带朗读:
⑴静听感受;
⑵随录音朗读;
⑶模仿朗读。
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
(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
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
⑴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⑵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
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⑴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⑵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批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教学步骤〗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
(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
⑴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
⑵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投影字幕):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
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强、乐观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叫喊着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
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
海鸭:呻吟、吓坏了不革命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
比,突出海燕的形象。
企鹅:躲藏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句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四、教师小结
1、充满激的描绘──间接抒情;
2、饱含激的议论──直接抒情。
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五、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六、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反复诵读,体会散文诗的音乐美
3.情感目标:培养乐观自信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2.赏析海燕形象及其深刻的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散文诗的象征手法及其运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情感
2.预习生字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通过课件来观看这一幅图:
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成员程菲、杨伊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钰源和邓琳琳站在金牌的领奖台上。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个得金牌的过程。程菲是一个老将,她的失利,从平衡木上摔了下来。后面年轻的选手顶住了压力,很自信很完美地继续走下去,克服了心里压力。最后程菲也自信地克服了自己的内心压力,完美地完成了她最拿手的自由体操,战胜了实力相当的美国队,为中国人民拿下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在空中飞翔的那一刻,她们的姿态就像海燕一样,在国家体育馆上空飞翔,他们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勇敢自信地继续飞翔,并把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为什么说他们像海燕,而不想海鸥?理由就让高尔基来告诉我们吧。让我们走入课文《海燕》。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一说所了解的高尔基。(自由作答,互相补充)
2.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高尔基,俄国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他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圈画批注出生字词,理解字义,并标序文段。(朗读过程中,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初步感知酝酿情感)
2.听录音朗读。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朗诵者感情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齐声朗读。(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四.质疑探究
1.同桌互动,思考交流:从文中找出,海燕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海燕是暴风雨的预言家
2.小组讨论交流,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场面?各个场面中海燕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自由作答)
教师点拨1:根据暴风雨来临前的时间段寻找
明确:三个场景画面
a.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暴风雨酝酿中(1-6)
b.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暴风雨逼近(7-11)
c.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暴风雨临近(12-16)
教师点拨2.根据上面的三个场面,分析海燕的表现:
a.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b.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c.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高尔基在当时那样一个紧张的社会气氛当中,有着闲情逸致来描写海燕吗?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思考交流: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教师点拨:海燕在暴风雨的表现我们可以概括出它一系列的品质,从而在这些品质中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明确: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2.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点拨:类似于诗歌中的“托物言志”
明确: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暴风雨”,虽然不像战争年代具有斗争性,但是依然具有挑战性,而当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像高傲的海燕一样,坚信自己的信念,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人生的标杆直跑,暴风雨越猛烈,你就会变得越坚强,暴风雨也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七.布置作业
1.作品为什么还写其他的海鸟?
2.文中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八.链接材料:从郑振铎的《海燕》、冰心的《小橘灯》、屠格涅夫的《门槛》中学习象征手法。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