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伴侣黑嘴鸥征文600字 盘锦是湿地之都,有浩瀚的芦苇荡。由于这里沟渠纵横、水洼密布,为栖息在这里的鸟儿们提供着充足的食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人伴侣黑嘴鸥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海人伴侣黑嘴鸥_范文1】 应该说,张滢复制的满清龙袍、满族挂件、宗教绣像等……
海人伴侣黑嘴鸥征文600字
盘锦是湿地之都,有浩瀚的芦苇荡。由于这里沟渠纵横、水洼密布,为栖息在这里的鸟儿们提供着充足的食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人伴侣黑嘴鸥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海人伴侣黑嘴鸥_范文1】
应该说,张滢复制的满清龙袍、满族挂件、宗教绣像等让她在业内有了很大的影响,也给她带来一定的物质回报。然而,2008年以后,张滢的作品题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复制文化遗产、绣制花鸟鱼虫等,转变为关注盘锦地域文化、关注环保这个主题上来了。而她本人,也由一个单纯的绣娘,转变为环保主义的积极倡导者。谈到这个变化,张滢激动地告诉我,是因为2008年的一件事深深地刺激了她。
2008年初春时节,在盘锦大地上发生了18只丹顶鹤被人毒死的事件。消息传来,张滢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盘锦是湿地之都,有浩瀚的芦苇荡。由于这里沟渠纵横、水洼密布,为栖息在这里的鸟儿们提供着充足的食物,因此这里也成了东亚至澳大利亚水禽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目的地。据有关资料统计,盘锦有263种鸟类,有许多珍稀的物种,其中丹顶鹤是最引人注目的鸟。
丹顶鹤高雅脱俗、风神潇洒,它高蹈的舞姿,清丽的歌喉以及它对爱情的忠贞、寿命的悠长,使之成为鸟类中的贵族和人们膜拜的对象。而今 “仙歌使尔闻”的“辽东鹤”已经成为世界濒危物种了,目前世界上仅有2000只左右,盘锦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还有47只野生鹤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到了本世纪初,人们只找到5只在这里筑巢繁殖鹤了!
如果这样下去,若干年后,这些注入了几千年文化内涵的美丽精灵还能存在吗?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那举止优雅、体态轻盈、富有绅士风度的丹顶鹤了吗?我们鹤乡盘锦,还能称其“鹤乡”吗?张滢说,那些日子,她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她要把这注入文化内涵的仙鹤用刺绣的形式记录下来,呼唤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湿地,珍爱丹顶鹤。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便如春天的芦苇般生机勃勃起来。
关于丹顶鹤,她以前看过不少绘画作品和图片,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仙鸟她并未看到。而她既然要呼唤人们爱鹤护鹤的意识,就要绣出属于这片湿地上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盘锦鹤,于是寻找丹顶鹤的真实图片成了难题。
2008年4月24日,一篇《找绝活传人,征丹顶鹤图片》的文章在《辽河晚报》上发表后,立刻引起人们的反响。不久盘锦日报记者、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就亲自拜访。刘会长成分肯定了张滢的想法,并告诉她,盘锦还有一种珍奇的鸟类---黑嘴鸥,这就当今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被列为世界红皮书。目前,在盘锦境内,生活着占全世界总量的80%的黑嘴鸥。然而由于人类的围海、养殖、开发等,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狭小,这些濒危鸟类,亟待保护。张滢听后感触很深。她想,刺绣这门艺术是传承过去、表现现在、连接未来的,她复制满清龙袍饰品固然有价值,可社会价值和现实价值并不明显。她应该让她的作品为现实服务,为家乡服务。在刘会长的鼓励下,她决定将自己的绣坊定位在盘锦地域特色上,绣盘锦湿地风光,绣丹顶鹤、绣黑嘴鸥,让人们在欣赏和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唤起爱自然、爱家乡、爱环保、爱鸟类的意识。
年近六旬的张滢以比年轻人还要旺盛的精力和进取精神,用她的一双巧手,把湿地、芦苇、红海滩、黑嘴鸥、丹顶鹤赋予了生命的魔力、艺术的魅力和社会的影响力。2008年9月,她的作品《黑嘴鸥系列---鸟巢》在辽宁省第二届“红山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获优秀奖;同年11月,她的作品《黑嘴鸥系列—飞翔》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铜奖。这是中国第一个绣黑嘴鸥系列实照的作品,也是第一个把黑嘴鸥系列作品带进国际级博览会并获奖的人、获奖的作品。她精湛的手艺,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也获得了“刺绣大师”的称号。
【海人伴侣黑嘴鸥_范文2】
张滢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锦”绣盘锦。
盘锦是“湿地之都”。有白的米,黑的油,红的滩,绿的苇,篮的海,鸥歌鹤舞,蟹肥鱼游,物产丰饶。作为红山文化的最南端的盘锦,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在盘锦这片土地上,有颛顼战相柳、大禹荡幽燕的传说;有两千多年前古燕国留下的刀币;有唐王东征时留下的古井和得胜碑;有明时的长城逶迤的踪迹;诞生打响抗战第一枪的义勇军……这样的美妙的自然环境、这样深厚的人文环境,如果能用刺绣这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工艺表达出来,用“锦”绣盘锦现锦绣盘锦,那是多么美妙的创意啊!
张滢说,她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盘锦人,但她深爱这片土地。她在接受“工美网”的采访时候就说:“刺绣是一门传统的工艺,就想用自己的手,把盘锦最精彩的东西展现出来。让热爱刺绣的人们通过绣品认识黑嘴鸥,让喜爱黑嘴鸥的人通过黑嘴鸥喜欢她的绣品。唤起人们保护湿地、保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给我们自己、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谈到这个愿望的实现,张滢有些黯然。她说,那是一个宏大的耗资、耗时、耗力工程,仅靠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的。绣出这样一幅作品不算人工费,仅丝线、绢等原料就得3万元。如果用最上乘的工艺,靠她一个人一针一线地去织、去绣,耗工就得数年。还要有足够大的场地,并且需要一幅能够足够反映盘锦内涵的图样。就资金而言,虽然张滢和老伴都是油田退休职工,经济并不宽裕。老伴有病,常年需要药物维持。儿子大学刚毕业不久,生活还需要她资助。她前前后后带过300多名学生,却没收过他们一分钱的学费。
“其实,我就是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如果能让人受益,能对社会有益,也就足够了!”张滢说,一个搞艺术的人要坚守自己的操行,一篇好的作品,不仅仅是高超的技艺,还要融入灵魂、融入德行。如果把“钱”看得太重,是没有办法潜下心来绣出一幅好作品的。因此作为出色的绣娘,除了有足够的灵性、悟性,有相当高的书画艺术修养外,更要刻苦、耐心、精细,要耐得住寂寞、清贫,要有好的操行。尽管她带了很多学生,但是目前真正能够师承她的全部技艺的人还没找到。
为了“锦”绣盘锦的心愿,她也曾找到市里的有关部门,但遭人误解,她很伤心。为此,心灰意冷的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放弃了她心爱的刺绣而改做起芦苇画。
提起这事,年近花甲的张滢声音哽咽地说:“我哪里是为了钱啊,我只想把盘锦最美妙的东西用刺绣这门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古老艺术表现出来,用绣品为盘锦做一张靓丽的名片,使盘锦真正不愧于‘锦’啊!”张滢说,目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她实现绣一幅宽1.8*5.2米的巨幅《湿地印象》去参加上海世博会。
张滢老师那颗拳拳之心,那种殷殷之情从她清瘦的脸上,从她晶莹的泪里,从她哽咽的话语里传达给我的时候,我肃然起敬。我感动,我欣喜,我振奋。盘锦有丰饶的物产,有佳妙的自然环境,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又有众多的如张滢一样热爱盘锦、关注盘锦的人,盘锦,何愁不兴呢?
其实,盘锦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也在不断丰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人关注盘锦、关注张滢的。张滢的“锦”绣盘锦之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