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五个生字……
《故乡》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五个生字“驯、橇、俄、玛、竖”;积累词语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在芬兰。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资料、补充的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铃儿响叮当》配多媒体画面)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唱的小朋友随着这轻快的旋律唱起来吧!
2、师:谁能介绍一下画面上的人物?(学生交流,结合简介圣诞节)
板书:圣诞老人
(说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孩子们带入了圣诞老人的世界。看见屏幕上出现的身穿红衣红裤,背着大袋子的白胡子老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来介绍介绍他们所知的圣诞老人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3、出示:第一节 自由读
师:谁能用文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圣诞老人?
结合学习:“驯鹿”“雪橇”(通过媒体画面了解)
重点注意 驯:字音 撬:字形
4、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新词
1、小组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
(2)边读边思: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口头填空:
2、自学情况交流检查:
(1)出示词语:驯鹿 雪橇 打扮 迎接 电脑 俄罗斯 竖着 玛尔库
指名读、正音;开火车领读;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填空交流:
芬兰的儿童故事大王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就住在 ,它能听到 ;芬兰还有 ;如今,圣诞老人用电脑。(交流后示答案齐读)
三、品读课文
1、再读第三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声
2、说话训练:
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会对圣诞老人说些什么呢?他们在信中会写些什么呢?(小组交流、班中交流)
3、创设情境(媒体):小朋友我来啦!你们有什么心愿吗?赶快说给我听听吧!
(学生画画写写后交流)
师:圣诞老人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他一定会想办法满足大家美好的愿望。
(说明:通过媒体创设了情景——圣诞老人的到来,让他们动手画画、写写,写下自己美好的心愿,并进行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要注意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说出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人云亦云。)
4、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是怎样的呢?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
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
5、出示课外补充资料,小组内自由阅读
6、阅读后进行想像说话训练:
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 。
(说明:这个童话中的天堂,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乐土到底是什么样儿?相信每个孩子都会迫切到想了解。然而文中却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学生未免有些失望。此时让学生阅读课外补充资料,欣赏其中优美的语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像,填补文本空白。)
7、师总结,师生合作读第五节
四、课外拓展
1、请学生来说说你收集的有关节日的资料,
2、向学生出示几个网站,课后自己去查阅了解
(说明:此环节是本着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各国的节日及传统的教学目的来设计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练习
一、貌似神离(组词)
训( )圣( )饿( )揽( )诞( )
30、圣诞老人的故乡
一、辨析组词。
驯( ) 撬( ) 俄( ) 玛( ) 竖( )
训( ) 橇( ) 饿( ) 码( ) 坚( )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乘)车子 (传统的)节日
( )礼物 ( )招呼 ( )老人 ( )雪橇
( )雪球 ( )围墙 ( )驯鹿 ( )来信
三、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改写下面的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圣诞老人就住在耳朵山上,因为山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熟读课文填空。
圣诞老人就住在____________,因为山有_______,圣诞老人才能听到世界各地小朋友的_________。每年的圣诞节,他乘着__________拉的________,带着_________,悄悄地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写句子。
如果小朋友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那一定是你的家人在游览时,向圣诞老人打过招呼呢!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打开书,这篇课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内容涉及的是学生喜爱的圣诞老人,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间又恰巧临近圣诞节,于是我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圣诞老人和各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课前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时,我本着让学生多方位了解各国的节日及传统的教学目的来开展教学,渗透了圣诞歌曲,课前请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课后在班级内又开展了布置教室环境的活动,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张贴于教室的板报上,吸引学生眼球,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这篇课文虽然情节简单,语言平淡,但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的空白点,例如:文中的第四小节对圣诞老人的故乡没有具体介绍,此时我说:“你们想去看看那神秘的极地世界吗?想读读那些描述它的充满魅力的文字吗?”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于是我再让学生阅读课外补充资料,阅读理解后,出示训练要求:芬兰人还选了北极圈附近的一个村庄为圣诞老人村。村口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圣诞老人的故乡”。当我来到圣诞老人村, 。此时学生就会运用刚才在课外读物中积累的语句对文本进行补充,参与面广,发言热烈。通过这一创造性的设计,促进、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更激发了学生对圣诞老人的喜爱之情和探索西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故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6个生字,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初步感知散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思
1.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深情。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天,我们将通过《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标题你能想到什么?(预设: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想到文章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李白的《静夜思》。)
3.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生于山东清平。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等。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生字过关,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6个生字)
(2)理解新词。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
离乡背井: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平沙无垠:沙子无边无际。
2.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离开家乡后,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前文,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
三、质疑难点,感悟深情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梳理指导之后解决。
3.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第1自然段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做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依据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本文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4.学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1)作者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进行过渡,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到了水。)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
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学习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1)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对比,文章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6.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思考:本文用“月是故乡明”作为结尾,作用是什么?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点明主题,使主题得以深化。)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呢?(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2.教师再次重申三个重点:对比、借景抒情、形散而神不散。
3.课下,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选自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故乡明月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从对文章的疑问出发,逐步解决疑问。最后,总结散文的特点。学生总体掌握较好,课堂热情较高。
《故乡》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把握文章运用对比和议论来突出主题的写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2.理解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闰土、杨二嫂、“我”三个形象的内涵。
3.理解篇末议论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小说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请将具体的句子画出来。
2.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运用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让我感到悲凉,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二、导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1919年12月,在外奔波多年的“迅哥儿”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他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三、内容分析
(一)字词讲解(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及意义)。
1.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可以ppt投影)
阴晦(huì)萧索(xiāosuǒ)愕(è)然鄙(bǐ)夷嗤(chī)笑
瑟索(sèsuǒ)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
2.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意义(词语意义见附表)。
凄凉隔膜展转
影像心绪聚族而居易主无端如许苏生偶像
(二)检查预习情况、梳理文章脉络。
1.抽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师:在此基础上理顺文章的线索——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三部分——回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
2.简要分析“我”回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师:“我”为什么回故乡?回故乡的心情怎样?请将具体的句子找出来。
生:①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②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③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
明确:“我”回故乡的心情是很悲凉的。
过度——师:“我”的心情如此悲凉,那么故乡的乡亲父老给了我安慰吗?
3.找出文章刻画的人物形象。
师生:找出人物、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我”。
A.闰土:
少年闰土: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②闰土:忙月的儿子。
③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④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⑤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⑦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⑧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⑨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师、生:少年闰土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勇敢伶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中年闰土: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③“老爷!……”
④“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⑤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⑥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
师、生:中年闰土饱受生活的煎熬。(具体的分析放在第二课时)
B.杨二嫂。
以前的杨二嫂: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现在的杨二嫂:
①“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②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③“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④迅哥儿,你阔了…
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⑤你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什么都瞒不过我。”
⑥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⑦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师、生:以前的杨二嫂靠自己的姿色招揽生意。现在的杨二嫂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自私势利、刻薄放肆……
反思:学生可能会忽略“我”,要提示学生注意把握。
C、故乡的其他人:
①“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②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
故乡的这些人形形色色,他们来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拿东西上,那一扫而空的不仅仅是屋里的东西,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故土亲情的淡漠让“我”深感失望和痛苦。
作业布置:
1.完成图表题(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对比图)
2.思考:造成故乡的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2.通过分析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了人物形象。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促使人物性格的发生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二、通过检查、讲解作业完成图表分析。
1.投影图表。
师:结合学生作业分析图表(用ppt投影)。
图一:闰土的变化
人物
项目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穿戴
脸色
手
身材
眼睛
语言
朴质、生动,热情、纯真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
动作
活泼刚健,干脆利落
与“我”的关系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性格特点
变化原因
表层原因:
深层原因
图二:杨二嫂的变化
人物
项目
以前的杨二嫂
现在的杨二嫂
外貌
语言
动作
性格特点
“我”的评价
变化原因
2.分析人物。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①外貌:少年闰土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②动作、神态:
少年闰土:聪明勇敢,活泼开朗。中年闰土:欢喜——凄凉——恭敬、断断续续;迟钝麻木,痛苦难言。
③对“我”的态度:
少年闰土: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深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害。
分析词语:欢喜、凄凉、老爷、厚障壁、高墙。(见到了有着深厚情谊的儿时好友,自然欢喜;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和穷困窘迫的生活现实让他感到尴尬难堪,所以凄凉;喊老爷是因为他已经深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害;厚障壁、高墙都是比喻我和故乡之间的隔膜,前者是因为封建等级思想,后者主要是因为生活窘迫。)
④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闰土: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杨二嫂
①人物:放肆、泼辣、尖酸、刻薄、品行低下、可鄙可恨。
②在文中的作用:反映了故乡城镇小市民在生活重压下的可鄙变化;同时,在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尤其是碗碟事件:分明是诬陷,以此作为拿狗气杀的借口)。
C、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①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新,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二十年以后,在生活更沉重的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惨苦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②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二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旧时代中国的黑暗社会里生活、挣扎,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又是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D、人物关系的对比
①现代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和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过去时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朋友,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而现在时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
②现在的宏儿和水生的友谊与“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a.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反映出宏儿和水生的深厚友情。并用宏儿、水生的友情和“我”与闰土的隔膜的对比,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渴望与憧憬。
b.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仍回到现实“我”和闰土式的隔阂?“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因此,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描写了故乡的景象,请找出并作简要赏析。
《故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92~93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欧洲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向北穿过地中海,就来到了欧洲。作为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大陆,欧洲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2.识图练习。阅读教科书第42页最上方的文字,在世界政会图、两半球图上查找欧洲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2~43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42~43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给学生。
思考:
(1)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2)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哪些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对以下问题充分展开讨论:
(1)我所熟悉的格林童话和安徒声童话中的主人公。
(2)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3)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有哪些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通过阅读教科书第43页豆博士的话展开讨论,也可以就欧洲其他国家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讲解和补充。
6.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欧洲环境、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一般社会状况、特点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43页“我所了解的欧洲国家。”
2.预习与探究关于俄罗斯的社会状况。
建议
对学生的“我所了解的欧洲国家”给予等级。
《故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触景生情的构思特点
2、培养学生选材立意,提炼主旨的能力
3、领会作者以故乡的榕树为寄托所抒发的游子思乡的深情。
4、培养学生欣赏故乡风土人情的美
教学重难点
独具匠心的构思 优美生动富于抒情色彩的文学语言所展现的景、事、情交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5节浏览至第10节。
二、自读探究
1、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2、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
明确:
A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3、请看课文1—4节和11—13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
(1)从第3节开始回忆。
(2)1—2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第3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3节末句。
(4)第4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
4、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6.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开启下文回忆。
5、11—13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6、板书设计
7、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三、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
明确:
1、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四、作业
1、请仿照这样的方式写一个句子。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2、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五、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
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96年12期P26上,有宁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a.《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b.《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20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4节、第5节写理想处,第10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3、4、5、10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a.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4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故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材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教学设想:
课文不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具体的课文,而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本教案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反馈展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理解朗读,积累词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并在本文的导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授与给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许多凄婉的心声。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听录音,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阴晦(huì)猹(chá)五行(xínɡ)缺土弶(jiànɡ)
脚踝(huái)潮汛(xùn)髀(bì)愕(è)然嗤(chī)笑
吓(hè)瑟(sè)索黛(dài)恣(zì)睢(suī)
阴晦:阴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无端: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
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展转: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通“辗转”。
恣睢:放纵、凶暴。
2、从名、时、地、著、评方面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明确:
名: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四、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按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明确:
如: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又如: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3、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
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第2课时
一、出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故乡》的内容,通过争论,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探究,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二、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学生上黑板填表,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2、从表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确: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5、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三、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我”为什么要“害怕”?
明确: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明确: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明确: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四、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学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五、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明确: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六、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小说阅读方法: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
《故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2.品味理解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
3.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一、导入
鲁迅创作谈
材料一: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是推文艺……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地称小说为“闲书”。 --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那么《故乡》的写作为的又是什么呢?引出《故乡》
问:《故乡》的主要人物是哪几个?--“我”、闰土、杨二嫂。
问: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三个人的生存状态。--辛苦。
问:引列夫·托尔斯泰话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文中三个人虽然不幸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不幸又有什么不同?
--我:辛苦展转;闰土: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
二、课文研读
1.闰土的辛苦
①找出文中的语段集中体现闰土的“辛苦”
听该部分录音,简单思考
a.文章是通过那些描写手段来展现闰土的辛苦的?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
--神态、语言、外貌……
b.用文中的一个名词概括闰土的整体形象特征--木偶
②在这部分文字中,这个“木偶”是否曾经生动过?
--第59、60节(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找出生动的词语:欢喜、凄凉;动着嘴唇、没有作声。
③是什么使闰土变成这样的“木偶”的?从文中找出两处文字来说明。
--71节和74节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④朗读三节文字,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什么?--欢喜:我对他的态度,看见我的兴奋;凄凉:自己处境的不尽人意,两个人之间身份的差距……
b.动着嘴唇却没能说出来的话有什么?他为什么没说?--迅哥儿……
c.闰土为什么不痛快的诉说自己的苦痛?他怎么这样说话?
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闰土和“我们”有什么差异?通过这种差异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闰土的思想观念?
--闰土已经不善言辞--没有机会表达,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表达--哑巴吃黄连,往心里苦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奇怪,已经有六个孩子在帮忙了,却还是吃不够--多子多福--愚昧(在“我”母亲看来,“多子”是给他带来灾难的原因,而闰土觉得应该给她带来幸福。)
总结: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思想让生活困顿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
⑤当年的闰土是否这样?请同学们从形象、语言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下当年的闰土。
--12节、18节-29节
齐读部分段落:体会、概括闰土当年情况--活泼的孩子。
⑤总结:活泼的孩子 -- 木偶;
人 -- 非人
一个残酷的社会把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变成了精神“麻木”的木偶人,把人变成了非人。
2.杨二嫂和“我”的辛苦
① 如果说闰土经历了“孩子”到“木偶”的蜕变,那么请你用简单的话概括杨二嫂的变化。--“豆腐西施”到“细脚伶仃的圆规”
“豆腐西施”可见杨二嫂当年怎样?
豆腐西施:白嫩、美丽、柔弱
② 圆规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 --尖、细
③ 作者后来把杨二嫂直接指称为“圆规”,阅读文字(38节-52节),找出杨二嫂身上和圆规相近的特点。(外形的近似、性格的近似 --尖刻、刻薄)(学生回答时朗读杨二嫂的语言)
④ a.杨二嫂刻薄“我”的话,其真实性如何?--显然是虚构的
“我”的辛苦:回故乡卖家产,从此远别故乡----朗读开头部分--辛苦展转
b.杨二嫂的随口胡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随口胡诌,为了给自己蹭点小便宜制造借口和机会。
--损人利己、自私、刻薄
c.那你愿意成为“圆规”这样的人吗?
那样二嫂甘心成为“圆规”似的人物吗?
--“豆腐西施”中暗含的轻侮、不庄重的成分,说明杨二嫂也生活在一个被人轻视的环境中,她的“圆规”品行可能是自我保护的结果、为生活所迫。
⑤ 总结: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人 -- 非 人
总结:一切都改变了:当年故乡如美丽的神异图画,现在成了萧索的荒村;当年我心目中情同手足
的勇敢机智天真的小英雄,也已成了如隔了一层厚障壁的苍老麻木守旧的木偶人了;当年那个端庄文静的豆腐西施,也已成了放纵刻薄自私细脚圆规了。
三、深入探讨
①.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三个人物?
--三个人物的命运象征了整个社会中所有人的命运。
[展示《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所以我的取材,我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式是适宜的。
--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②.问:在这样的社会,“我”、杨二嫂、闰土有没有自己的希望?
明确:闰土的希望寄托在神佛上;杨二嫂的希望寄托在对别人的损害上;“我”寄托在手制的偶像上(追问)(从我们局外人的角度看,这能算是希望吗?)(难道彻底没有希望了吗?作者绝望了吗?)
③哪一部分文字的描写说明作者心目中是有希望的?那幅朦胧的画面象征了什么?为什么其中没有了闰土,如果要你加上合适的人物,在本文中选择谁?为什么?--孩子(宏儿或水生)。
④.小结,全体朗读最后一节,结束。[投影11]
四、作业布置
1、相关配套练习
2、背诵最后三节
《故乡》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从辨析文章写作目的入手进行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培养多角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联想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珍惜友情的感情。
教学内容:
课文《故乡的榕树》中的“榕下小憩”片断和《风景谈》中的“桃林小憩”片断。
理论根据:
叶圣陶:“语文教学应当摆脱课堂的束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文学的宝库中汲取丰富的养。”“应当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尝试法。
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难点在于对阅读材料的写作目的的把握。
使用教具:
幻灯机。
教学思路:
先明确比较阅读的意义,介绍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和方法,然后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立意、选材、组材、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实践,切实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并运用学到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从而实现能力迁移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拓展思维,学会求同求异,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引入。
这个单元的学习目的是学会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
读能力的好方法,有比较才有辨别,很多大学问家都是得益于此的。比较阅读的形式,最基本的一种是内容比较和形式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则是比较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比较阅读,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2、明确阅读内容与比较项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故乡的榕树》这篇抒情散文。这篇课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客地大榕树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榕树下的一桩桩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儿时往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养育庇护自己的故乡的眷恋之情。回读《风景谈》一文中的“桃林小憩”(见课本36页第三段)一段,并与《故乡的榕树》一文中的第8、第9自然段 “榕下小憩” (见课本124页)作比较,分析它们在立意、选材、组材、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点拨:这两段节选文字的体裁都是散文,同是写工余休息的片断,但它们的写作目的不同,立意、选材、组材、情感、表达方式也就不同。先比较写作目的,再根据写作目的的不同,来比较其它方面的异同。
回顾:《风景谈》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故乡的榕树》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风景谈》一文讴歌延安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表达作者对解放区的无限热爱与向往,隐隐透露出“中华民族要解放,就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意。《故乡的榕树》一文表达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养育庇护自己的故乡深深眷恋之情,抒发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两文的写作目的不同,内容和形式也就有所不同。
《故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视频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4、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杨梅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贪婪、吮吸、细腻”等词义。
2、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3、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师:炎炎夏日,西瓜就成了这一季节广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老师就最爱吃西瓜,不知道同学们最爱吃哪中水果?
2、学生各自发表看法。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江南的特产——杨梅。(出示课题)
二、看视频,感知杨梅果的惹人喜爱
1、出示视频。看了以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杨梅树?
(3)课文除了写杨梅树,还写了什么?
(4)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指名学生说说分段结果。
(5)集体评定。
四、学习第三段,深入体会(以自选形式开展)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
2、学生汇报 (板书: 杨梅果 形状 颜色 味道 )
3、明确各方面所在自然段
4、出示分组情况
五、具体深入
1、出示各组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形状组
(1)划出第4自然段中你认为描写得具体细致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么感觉到杨梅果形状的特点的?
(2)动动手:用手中的笔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颜色组
(1)划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找出杨梅果成熟过程中写杨梅颜色的词语,用彩色笔画一画不同颜色的杨梅果。
味道组
(1)认真读读第6自然段,划出不懂的地方。
(2)你吃过杨梅吗?吃杨梅时是什么表情?请你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随机板书)
六、作 业
从形、色、味三方面观察一种水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2、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过渡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的杨梅果。它是多么的惹
人喜爱。那么,可爱的杨梅果长在什么上呢?(杨梅树)
今天,我们就再一起去看看作者故乡的杨梅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比较学习语段,体会课文用词的优美。
3、分男、女生读第2自然段。
4、学生自由背诵第2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
5、由全体同学合作背诵第2自然段。
三、 学习第1段,.总结全文
1、作者题目是《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是爱杨梅还是爱故乡呢?
(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2、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 观察仿写
1、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从形、色、味三方面按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
2、先指名说说。(西瓜等水果)
五、作 业
选择一种水果,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枝 叶
形 圆圆的 生小刺 外 ( 手摸 )
杨梅果 色 淡红 深红 几乎变黑 ( 眼看 )
味 又酸又甜 甜津津 里 ( 口尝 )
《故乡》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榕树》中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
2、 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 。
3、 鉴赏优美流畅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仿写,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学教材:
20xx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广东版教材必修二。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式、问答式
学情分析: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眼前的事、眼前的景,生发出对故乡的榕树、故乡的亲人怀念。时隔几十年,对那些寻常景、寻常人、寻常事,作者都动情地去追忆,如历历在目,美妙动人。文章感情真挚,耐人寻味,然而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难理解黄河浪的那种思乡情结,根本无法懂得作者对两棵老榕树会生发出如此诸多情怀。学生没有亲身经历,阅历肤浅,要他们去理解文本,比登天还难。如按常规教学,没有两三个课时,是无法拿下来的。怎么办?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稳重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内容:了解作者及他的著作《故乡的榕树》;自己阅读课文一遍,扫除字、词障碍。
将学生分为七大组,每组八个人,每个组准备好一本专用的活动记录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课前导入。
关山迢迢,挡不住想家的心情;岁月流淌,淘不尽对家乡的眷恋。山一程、水一程,身在异乡忍独行?风一更、雪一更,故园乡音可曾听?同学们,你们曾有过离开故乡的经历吗?有的话,你的感受是怎样?能否写出来。作家黄河浪离开家乡,旅居香港已经有30年了,30年来凝聚的思乡之情是非常厚重的。今天让我们和黄河浪一起来品读《故乡的榕树》,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如何借榕树表达出来的呢?
三、堂上探讨:
整节课的教学紧进紧围绕着“读——一初评——仿写——说——再评——画”六个环节来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位同学在记录本上留下自己的点评。
1、 读
读原文。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原文,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达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
2、一评
每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可以从修辞、句式上分析;也可以分析该句是否运用想象,作用是什么;还可以从艺术手法上来分析。要求每位同学在小组记录本上做记录。
教师可先示范:
如第8段第2句中“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这句是把两棵枝深叶茂的榕树比拟作人撑巨伞,寓动于静,变物为人,既表现了两棵榕树的超凡形态,又显出卓著的功能。
3、仿写
结合高考中仿写考点,引导学生就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仿写,并在小组记录本上写下来。通过仿写,学生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成分吸收到自己的作文中,又可以理解作者那种思乡情结,从而消除学生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教师可以先示范:
如第11段中第7开始“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却仍然怀念着故土的榕树么?有的还做在树头的石版上,讲着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么?”
教师仿写的句子是:“有的像我一样,把希望的帆扬到蔚蓝的高空,却仍然怀念着那故乡的小河么?有的还坐在那秘密的花园里,诉说着那理想的故事么?”
4、说
要求学生把自己仿写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
5、再评
要求其他同学就这位同学仿写的句进行评点,从修辞、句式、艺术手法上说说优缺点。
6、画
要求每个活动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突出“驮背”榕树,还可以赋上一首小诗。
四、教师小结:
五、课后练习:
堂上未完成画的小组,可以在课后继续完成,要求每个小组交一幅画。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感受作者在稳重所寄寓的浓浓思乡情,特别是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的语句去表现自己的情感,以及通过作画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都做得比较成功;另外,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得比较充分,应该说也比较深刻。
但感到问题也不少。首先是仿写中出现了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现象。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点评缺乏到位的讲解,本是这节课很出彩的地方,却轻易跨过去了。
对这样的一节课,我有一个担心。是不是在文本本身的研读上不够深入,课堂上讨论的很多东西都是文本以外的。这是否合乎我们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呢?课后我问了学生学习的感受。他们觉得这样好,初读这篇文章只觉得太朦胧,当带着仿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再去读时,便能体会文章的好处:课堂上读自己仿写的句子,也是进一步理解文本的内容,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最后环节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画,如果没有对文本深入的理解,是画不好这幅画的。这样教师即刻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学得有滋有味,何乐而不为?
以上是刚上完课后的一点思考。过后再仔细反思一下,恐怕问题多多。
《故乡》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4102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1653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
四课时
三.教学重点
同上一
四.教学方法
1.传统讲读法。
2.网络资源辅助法。
3.计算机媒体实用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之一
(一)导课问题设计
1.笔名叫鲁迅的人,原名是什么?名叫周树人的人,他的笔名是什么?
2.请给鲁迅先生的身份一个合理的定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3.《故乡》这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将近八十年,一直被选进各种各样的语文课本里,成为语文课里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来阅读。尤其是日本,对这篇小说的更是十分重视。原因是什么,是它深刻的思想和和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此文。
(二)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
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具体讲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 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三)回答问题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这时候,…………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哦,我记得了。…………
所有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原来至少那时的社会还是比较令人过得去的。故乡好,故乡的人也不赖。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之二
今天我们来看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7.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
8.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9.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
二十年前的故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当变得更好,然而却不然。是什么原因?请找出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阅读
(一)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学习。
网上语文课堂:《故乡》专集
1. 打开网上语文课堂
2. 查找《故乡》专题
3. 进行阅读
4. 进行思考:小说的技巧何在?价值何在?
对比。加深印象。
(另见局域网:网上邻居。)
5. 练习解答。
(二) 小结
小说写得好的原因是什么?
开放性回答。
1. 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2. 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比方法的运用。
第四课时媒体操作
(一) 问题设计
上一节课已经把《故乡》的有关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这节课请用Word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篇普通的叙事文章。
(二) 操作过程指导
1. 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语言训练专用表。
2. 选中,复制。
3. 粘贴到一个新的Word里。
4. 存盘到D区。
5. 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原文
6. 选中,复制。
7. 粘贴到表格的后面
8. 按表格要求剪接填空。
9. 在适当的段落中间补上适当的连接词,使它们成为一篇新的《故乡》。
10. 把两篇《故乡》进行对比。
11. 同学诵读。
12. 得出结论:
适当地运用对比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 练习处理略。
《故乡》教案 篇12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1、掌握从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2、理解小说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的写法。
3、能多角度的理解主题
德育目标
1、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2、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朗读
教学用具:课件、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情节结构,谈谈对小说人物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二、研读,分析人物
1、在课文结尾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2、提问:故乡的景色怎样?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插播幻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21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老师: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3、提问: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运用了什么方法刻画人物来表现“我”的悲哀?
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使我悲哀。要求学生列表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插表格)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小结: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成了一个木偶人。
4、提问: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找出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观念。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
归纳: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由于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5、提问: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有什么变化。(插幻灯片)
明确: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小结: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6、提问: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讨论并归纳: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7、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研究探讨,深层理解
1、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插幻灯片)
学生看课文思考、回答、讨论,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齐读并背诵“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认真领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投影)
明确: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2、本文主题有多种理解,你们能不能说说自己的理解?(投影)
四、拓展延伸
在你熟悉的人中,谁的变化最大?写一写他(她)过去和现在的肖像,用对比的手法反映出他的变化。字数500左右。
《故乡》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
三、背景: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4、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注: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生字词(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结构
1、回故乡(1--5)少年闰土
2、在故乡(6--77)杨二嫂
3、离故乡(78--结尾)中年闰土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看提示,请问本文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2、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哀
3、千里迢迢地赶到二十年不见的故乡,不是激动、兴奋,而是悲哀,为什么?故乡发生了变化。
4、那么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下面我们就通过“我”的见闻来具体分析故乡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哀情绪。
二变化
一景
1、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2、这幅“萧索的荒村”图让我感到悲哀,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
神异的图画(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少年朋友的敬佩思念)
小结:曾经美好如“神异图画”的故乡如今却变成了“萧索的荒村”,又怎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横着”进一步体现萧索和没有活气,反映了故乡的荒凉和冷落。
第二节写“我”初回故乡所见到的萧索、衰败的荒村景象,烘托出灰暗、凄惨的氛围,揭示了“我”的悲凉心情,为主人公闰土展示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二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描写:健康可爱:外貌描写
淳朴:初见,离别时的表现小英雄
聪明勇敢:捕鸟、刺猹
和我的关系:好朋友
中年闰土:——木偶人
描写:苍老贫困、迟钝、麻木、愚昧
和我的关系: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本义为阻隔的墙,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严重的隔膜)
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并认为先前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麻木,由此“我”产生了震惊、同情、悲哀。
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反映迟钝、麻木,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痛苦,这与少年闰土有声有色的描绘、滔滔不绝的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
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请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小英雄变为了一个木偶人,使两个情同手足的好伙伴变为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明确: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封建等级观念,是社会的折磨
(三)杨二嫂
1、分角色朗读有关杨二嫂的文字:“‘哈,这模样了……出去了”
2、根据作者的描写语句说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肆、泼辣
外貌:精瘦、放肆(“圆规”:借代,突出其外貌特征)
语言:尖酸刻薄、虚伪
行为:明讨暗偷、顺手牵羊
3、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杨二嫂虚伪奉承、尖酸刻薄的话,顺手牵羊、明讨暗偷的行为,说明她已经从20多年前招揽顾客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潦倒无聊的可鄙女人。
着重语言及动作描写,前后对比,衬托主要人物闰土,也反映社会现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已经波及到各个方面的下层人民。
(四)小结
从这两个人物、三个形象中可以体会到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作者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了景与人的变化。
景: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
人:闰土小英雄木偶人
杨二嫂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与闰土好朋友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当我离开故乡时,我不留恋故乡的山水,是因为故乡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气,曾经美好如一幅神异图画的故乡却变成了萧索破败的荒村。更使我失望的是与童年好友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高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不见了。曾经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却变成了迟钝衰老的木偶人;曾经文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尖酸自私的圆规;曾经称兄道弟的好友却成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所有美好的值得“我”留恋的记忆都被残酷地毁灭掉了,“我”又怎能不让感到悲哀?
除了悲哀之外,“我”在离别故乡时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
关于“希望”,在文末作者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找到了吗?
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解释原文。
“无所谓”——“说不上”。
2、你认为希望究竟是否存在?除了希望的存在与否,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隐藏在这句话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
前后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实、有力。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辅导。
4、小结:罗列观点,其实在这句话中,重要的并不是希望的存在与否,而是后面关于“路”的论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阐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路是人走出来的。
1、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三、扩展阅读
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思想,在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故乡》教案 篇14
活动课时:
3课时
知识目标:
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育目标:
教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故乡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策略方法:
朗读法、预习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 瓦楞(leng) 胯(kua)下 獾(huan) 秕(bi)谷
鹁鸪(bo)(gu) 髀(bi) 嗤(chi)笑 絮絮(xu) 瑟(se)索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 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课后记:这篇课文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由闰土联想到自己,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自我好胜的心情。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他们掌握的比较好。但是,一些背景知识虽然讲了,学生理解的也不深,因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不很全面。
《故乡》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3、过程方法目标: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以情感为纽带,做好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二、导入新课:
1、初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吧!
谈话:我们初次感受了这段音乐,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
讨论:音乐有什么特点?(从音乐要色上分析) 音色呢?
2、简介 英国管
3、再次聆听
讨论: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作曲家在抒发着自己怎样地情感呢?
三、简介作曲家及乐曲背景
师:作曲家是谁?为什么会有则样的情绪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机会。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1892年应聘赴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响曲》外,还有歌剧《水仙女》、《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曲》及声乐曲《母亲叫我的歌》等
2、乐曲背景介绍
四、歌曲教学
1、出示课题《念故乡》
师:他的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词。
2、聆听歌曲《念故乡》
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
3、学唱歌曲
①用“la”哼唱旋律,感受音乐特点。
②分析附点节奏
<1>x.x x x.x x | x.x x.x x – |
③唱旋律
④填词唱
⑤力度记号的处理 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间 创编歌词
要求用“思乡”这个主题,要求学生为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词。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念故乡》,感受体验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意识。同学们,再过几年你们也会背起行囊,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相信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片乡土。
最后,老师朗诵一首诗和大家分享《乡愁》。
《故乡》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细腻而传神的文笔所抒发的深厚的故乡情结。
2、学习、鉴赏作者从多角度描绘故乡山水、人情的方法,并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当中。
3、 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说明
本文是一篇文笔细腻、情感浓郁的美文,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故乡的美景图,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的对故乡的深厚情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达出的思乡之情,尤其是一些关键句和关键段落。
其次,作者采用游记的写法,以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贯穿起故乡的人、物、景和情,同时作者将梦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交织在一起,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故乡的变化和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的运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同时,教师要在授课时,将写作手法恰当地融入课堂,教会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教师可以在授课之时,将这一情感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课堂之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文字中渗透的思想情感,对关键句的深层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如“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的,是‘我的’”、“啊!家,是了,是家。哦,故乡,唯有我的家的故乡!”等。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文中几个梦境描写片断交织描写的作用,体悟作者传达出的故乡情结。
说明
散文的语言,不仅仅是优美,更多的情感是蕴藏在文字深处,需要你结合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去感受和理解。古人云:文不喜白。文字深处的情感要靠读者去挖掘,所以对于本文语言的感悟、理解,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理解的。作者对故乡的情结,是通过少年的梦、战争年代故乡梦的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的,化作一片思乡情,充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而这些都是理解本文的关键点,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乡,对一个人来说,魔力有多大?据说晋代文学家张翰在外做官,秋风起时,他想到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官归故乡,成为千古美谈。故乡,对每一个离别家乡的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情结。我们从小就读过一些思乡的诗句(学生回答)。然而,这些诗句毕竟是十分抽象的。为了使同学们对“故乡”这个概念有更深的体会,不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与故乡有关的文章,体会故乡永在作者心中的情感。 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故乡》教案 篇17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感,增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采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升音乐的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大附点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三、教具
钢琴、课件、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演唱一首歌曲送给大家,大家仔细的聆听,歌曲传达着怎样的情感呢?
歌曲《望乡》部分
学生:歌曲啊传达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师评价学生并引出课题、板书
环节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教师:让我们先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同学们体会和感受一下,歌曲传达着怎样的一种情绪,抒发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学生:深情、思恋的情绪,对大海的和故乡的怀念的情感。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简单介绍歌曲。
2.复听歌曲
教师:让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大家思考一下,歌曲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呢?
学生:二段
教师,并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段感情的特点。
学生:第一段,朴实、优美、回忆在海边经历。第二段音区提高充满激情,表达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妈妈真挚的情感。
教师评价并引出发声练习
3.发声练习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练声需要注意的地方,评价学生的发声练习。
4.模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在大海边,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呢?
学生:海浪声、海鸥的叫声、轮船的汽笛声。
教师引导学生用轮船汽笛的“呜呜”声,随教师钢琴模唱旋律。
5.视唱歌谱
教师带领视唱歌谱,并解决附点十六分节奏难点。
6.朗读歌词
教师提示学生按照歌曲的每乐段的情感特征,有感情层次的朗读歌词,并评价。
7.演唱歌曲
教师:接下来,大家跟随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大家的歌声真是太深情优美了,这么优美深情的声音,如果加上其他表演形式的配合,就更好了。
环节三、拓展提高
教师:老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给歌曲进行自选形式的表现歌曲,我们看看哪一小组最棒。
教师巡视并指导
环节四、小结
教师: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结束的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下课的时间,那么大家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教师:大家今天的收获真多呀,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故乡是我们一生都不能忘却的地方,人啊就像风筝,故乡就像线,心念故乡,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以后无论走多远,都记着自己的故乡,记着自己的根在哪里。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五、板书设计:
大海啊,故乡
1=F3/4
附点十六分
《故乡》教案 篇18
学生分析:
这首诗歌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时刻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本课课文是诗歌,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
3、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这首歌你们熟悉吗?对,我们的课文就来源于这首歌的歌词,在作者的笔下,美丽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三、深入学习课文
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北京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一)第一小节
(1)读相关的句子。
(2)根据相关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
(3)再读句子
(4)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内容
1、谁能读出“我”对北京的这种喜爱之情呢?
2、出示: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地方?
4、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积淀。而作者却说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
6、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街头巷尾,他都是那么的热爱。你们能把这种故乡的情感读出来吗?
7、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觉得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
谁来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句话的?
这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出来?
8、再来读最后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要重复地写一段话?
9、请你带着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10、齐背课文
11、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令人喜爱之处,有选择地填到括号里,然后读一读。
出示投影:我去过( )名城,也走访了不少( )。 ( )地告诉你,
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 )的( ),
也不说( )的( )。
唱不够( ),
道不尽( )。
单想那( ),( ),便生出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四、小结
大家对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故乡》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能背唱全曲。
2、通过欣赏比较小提琴版与人声版《大海啊,故乡》,了解更多的演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异同及音响感受的异同。
教学重点:
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大海啊,故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听到了什么”
“大海是宽阔无垠的,有时候波涛汹涌有时候温柔慈祥向像母亲一样”
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大海对我们十分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这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通常给人以荡漾、抒情的感觉,刚刚我们也已经感受到了这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接下来跟琴学唱”
用wu模仿海风声模唱
2、这首歌曲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的音相比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生: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高过一浪。
3、师:那后半部分的演唱力度与情绪就应相应地有些什么变化呢
生: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些,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师:那好,让我们带着这些变化来再试试演唱这首歌曲。(复唱歌曲)
3、师:海风吹起了思念,海浪翻滚着呼唤,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加入一些模拟的海风和海浪声吧,让这首歌更加丰富,老师给你们设计了海风和海浪的声音节奏,你觉得哪一条更适合在“大海啊大海”这一处合唱。(出示节奏)
①××××××︱××××××︱
②×―×︱×――︱
哗哗哗哗哗哗呜呜呜呜呜呜哗―哗呜――
4、跟音乐用领+齐或+领+合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
5、欣赏小提琴独奏版《大海啊,故乡》
师: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曲一向被传唱着,还有人将它改编成器乐曲,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另一个版本的《大海啊故乡》,你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
2、师: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版本的,说说你的理由呢(生发表意见)
师总结:不管哪个版本,都十分优秀地演绎出了这首作品浓郁的深情,但愿这美妙的旋律流入大海,也流入我们的心间,永不停歇。
《故乡》教案 篇20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子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猜谜语
师:那有哪位同学见过真正的大海?能不能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呢?没见过的同学就请告诉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师: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大海的视频,让我们聆听大海的声音。
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欣赏 《大海啊故乡》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由深情到激动)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由弱到强)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
2、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1)3/4 12 1·76| 53 3 -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4 1165 | 5 - - |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