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行行 古诗

管理员

摘要: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行行重……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时代背景。

  2、理解诗歌含义。

  3、准确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境,理解深刻内涵。

  三、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真情至理。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同学们自读书以来,已经学了不少的诗词,其中有不少是反映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请大家回顾一下所学的诗词,并举出一例。(学生举例)

  这些诗歌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人生的启迪,今天让我们带着一份轻松的心情一起来赏析一首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这是一首妻子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的诗歌,抒发的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二)题解:

  1、问:《古诗十九首》是一部书还是一组诗?是谁编选的?

  明确:这是由南朝梁萧统收编的《昭明文选》中的一组诗。这组诗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是中国东汉五言诗的代表作,语言炉火纯青。钟嵘在《诗品》中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问:《行行重行行》产生的时代背如何?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明确:是离乱时代。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找出路纷纷背井离乡,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本首诗属于“思妇”诗。

  (三)、学生自读:

  1、把你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写在草稿纸上。

  2、你最喜欢哪一句诗?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老师检查自读情况,强调以下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重(chóng):又。 行(xǐng):走。 巢(cháo):鸟窝。

  缓(huǎn):宽。 蔽(bì):遮挡。 餐(cān);吃。

  (五)、诵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层(前6句):写离别。

  第二层(后10句):写相思。

  (六)、分析理解诗意:

  1、研读第一层。指名朗读前6句,师生共同讨论:

  (1)问:“与君生别离”是一种怎样的离别?“君”指谁?

  明确:是活生生地离开。另一种理解为:生当死别离。这是一种痛苦的、难舍难分的离开。“君”是指女主人公的丈夫,与下文的“游子”同。

  (2)、问:“相去”是什么意思?与后文的“相去”有什么异同?

  明确:意思是距离,和后文的“相去”意同,但前者侧重空间,后者侧重时间。

  (3)、“各在天一涯”怎样理解?

  明确: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以“各在天一涯”。

  (4)、“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是怎样和上文呼应的?

  明确:“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与“天一涯”相呼应,指路途坎坷曲折;“长”与“万余里”呼应,指路途遥远,关山难度,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事频繁,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小结】:这六句是写别离。由无可奈何的生别,到各在天涯的远别,再到早归无盼的怨望,思妇的哀惋之状,浓浓的愁思情意,质朴而真实。

  2、研读第二层(后十句)。生诵读并讨论。

  (1) 问:怎样理解“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意思是飞禽走兽尚且思念故土,何况是人呢,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这两句用了比兴的手法。

  (2) 问:如何理解“衣带日已缓”的妙处?

  明确:自别离后,思妇日益憔悴,日渐消瘦,衣带渐松,游子啊,你怎么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无声的心灵呼唤,千百年来,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惋叹。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怎样理解?

  明确:“浮云” 象征彼此间情感的障碍。游子为什么长时间不归呢?是被他乡的女子所迷惑还是别的原因。思妇陷入了痛苦的猜疑、彷徨之中。

  (4)、“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老”、“晚”如何理解?

  明确:“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是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指的是因极度的相思,导致形容枯槁,心力憔悴。“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5)“努力加餐饭”这一句表现了思妇怎样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努力”?

  明确:这句是在坐愁相思无果时的自我宽慰。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思妇尽量想把不开心的事扔到一边去,但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说,要加餐又何尝容易,所以要“努力”。这两个字透露出思妇那种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撑的苦心。

  (6)思妇这种刻骨铬心的相思之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今天的社会有怎样的期盼?

  明确:动乱的社会是思妇痛苦的根原,建设一个和谐平安的社会是今天人们共同的期盼。对于学生则还需要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

  【小结】:游子久行未归,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憔悴消瘦的思念,担心意外的疑虑,青春蹉跎的愁伤,勉强解脱的宽慰,读之使人悲感万端,为女主人公的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平实中见真情。

  (七)总结全文:

  本首诗写了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一对长期远离的情人的沉痛思念之情;抒发了思妇的离别之苦,相思之痛,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曲折心理,表现了人类共有的复杂情感,因此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措词明白浅显,而内容丰富深厚;运用比兴手法,表现深刻而曲折的主观心情。

  (八)指导背诵。

  略

  (九)练习:

  1、背诵《行行重行行》

  2、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古诗《行行重行行》的教学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与《行行重行行》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古诗、《古诗十九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2、学生掌握诗中所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的艺术手法。

  3、学生通过梳理大意和逐句赏析,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4、学生通过学习此诗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更懂得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

  教学重点:

  1、分析诗中运用的叠音、比兴、对比等修辞手法。

  2、梳理诗歌大意并分“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两部分逐句赏析。

  教学难点:

  体味诗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讲述法、朗读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25分钟)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首》。这里的古诗,是指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称古诗或古体诗。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其中收录了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十九首五言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篇,因此被称为《古诗十九首》的序曲。

  二、 梳理诗歌大意

  1、 学生浏览全诗和注释,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2、 学生齐读全诗,思考诗歌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思妇的离愁别恨)

  3、 诗歌表达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那么它是如何表现这种抽象的情感的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全诗的大意。请一位同学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整首诗。

  参考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女子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三、“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两部分逐句赏析

  1、经过刚才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诗歌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从诗歌第一句到第六句“会面安可知”,这是思妇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抒发离别之恨。第二部分则是从“胡马依北风”到结尾,这一部分着重刻画了思妇的心理活动,抒发相思之苦。思妇的离愁别恨就通过这两部分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2、分析到这里当然还无法领略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通过逐句的分析来深入细致地体味诗歌表情达意的高妙之处。

  (1)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离别之恨。请大家把第一部分一起来朗读一下,注意用缓慢忧伤的语调。

  “行行重行行”,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相连。“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大家思考一下,用这种叠音的手法有什么好处呢?叠音形成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于是,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接下来思妇又以“与君生别离”一句将离别之恨直接地抒发出来了。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接下来思妇以空间上的`具体概念 “万余里”来告诉读者游子远行的距离,两人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正所谓“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正因为“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才路远难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这一部分抒发思妇的离别之恨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现的,突出了路远相见之难。

  (2)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

  先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的内容。

  丈夫越行越远,会面越来越难,女子的思念也越来越浓烈,在极度思念中思妇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也是我们才学过的手法——比兴。飞禽走兽尚且不忘本,何况人呢?这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那么我们来看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两句又是从什么方面来联想啊?——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的薄幸,这里用浮云遮住太阳来比喻丈夫在外面被别的女子迷惑这样好坏两方面都被思妇想到了,说明她的相思确实很浓烈。而前两句写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分别的日子越来越久,女子的容颜越来越憔悴,身体也越来越消瘦,而游子呢?却在外面“不顾反”,这里用了一个对比,将女子的思念和游子的不顾反对比,更突出了前者的相思之苦。当然猜测、怀疑是无济于事的,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里的“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看上去衰老。“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最后,女子一改前面的哀伤,而勉强振作,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这里体现了思妇的无奈,无奈之中更包含了哀伤。

  这一部分抒发的是思妇的相思之苦,那么它是从哪个角度来表现的呢?和空间相对——时间。

  (3)总结诗歌表情达意的方法。

  诗歌的两个部分从内容上说分别抒发了思妇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在手法上写“离别之恨”时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表现,而写“相思之苦”时主要从时间的角度来表现,这样,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再加上叠音、比兴、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思妇的感情抒发得充分到位,淋漓尽致。

  三、 介绍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接触过《古诗十九首》的同学可能了解,其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那么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会出现这么多表现离别的诗歌呢?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异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行行重行行》因而也成为《古诗十九首》的序曲。

  四、 总结诗歌的艺术成就。

  《行行重行行》不仅因为它的题材成为《古诗十九首》的序曲,同时也因为它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古诗十九首》中的代表作。

  五、 布置作业。

  这首诗非常值得我们熟记于心,剩下的时间就请大家自由诵读这首诗,准备下次早读课上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