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的意境把握技巧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的意境把握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关于古诗词的意境把握技巧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的意境把握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导语
古诗词 是我国传统文化 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 的生命。
二、 正课
1、 什么是意境呢?
明确:意境也叫意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一种 主观情思。表现在诗词 中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即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呢?《钱塘湖春行》又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这两 上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 如何把握诗词 中的意境呢?一般可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⑴描绘诗词 中展现出来的图景图画。这个环节主要抓 住诗词 中的主要景物和关键词 (包括色彩词 、季节词 、形容词 等 )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诗词 中的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简练有诗意。展示材料1和材料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洞庭湖(刘禹锡) 滁州西涧(韦应物)
湖光秋月两 相知 独怜幽草涧边生,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上有黄鹂深树鸣
遥望 洞 庭 山水色 春潮带雨晚来急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1、这首诗抓 住“湖光、秋月、无风、白银、青螺”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湖光山色、宁静优美 的.山 水画。前两 句用拟人手法写了洞 庭 湖的美丽宁静;后两 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洞 庭 湖与君山相映成趣的优美境界。
解析2、这是作者任滁州刺 史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 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 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
⑵概括诗中景物所营 造 的氛围。这个环节要扣紧景物特点及情调,用一个词 或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如孤寂清冷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 悲壮等 。如李清照 的《醉花阴》营 造 的是一个“孤寂清冷 ”的氛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营 造 的是恬静优美的境界。再看材料3《秋夕》营造 的是什么氛围?(学生互动,发言自由)。
秋夕(杜牧)
银烛秋月冷 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 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解析3:营造 出失意宫女生活孤寂幽怨的氛围 。一“冷 ”一“凉 ”暗示了秋寒。
⑶分析诗词 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首先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送别、怀古、咏史、爱国忧民、思乡思亲、咏物抒怀、哲理言志等 等 。可让学生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其次,借助注释和标题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表达 的词可以有;愉悦、欢快、激动、哀伤、赞美、惜 别等 。答题 时,一定不可简单答之,而要结合诗词 的具体内容答出为什么是这样,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展示材料4和材料5: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解析4:这首诗通过“打黄莺儿”这一细节,表明了因为它的鸣叫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梦,表达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解析5:表达 了作者思念 故乡亲人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技巧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春日即事
①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
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在这道题中,注释①告诉我们李弥逊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第二题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二)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修辞手法
(1)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2)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3)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4)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5)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6)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7)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8)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9)反语,讽刺。
(10)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