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古人 养生 怎样

管理员

摘要:

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  中医认为,药和食是同源的,自古以来,中药除了治病以外,还一直兼负着养生的功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仅供大家参考。  古人药食养生趣谈四则:  (1)乾隆与龟龄集  清乾隆帝活到89岁高龄,与其常服龟龄集有一定的关……

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

  中医认为,药和食是同源的,自古以来,中药除了治病以外,还一直兼负着养生的功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人是怎样药食养生的,仅供大家参考。

  古人药食养生趣谈四则:

  (1)乾隆与龟龄集

  清乾隆帝活到89岁高龄,与其常服龟龄集有一定的关系。至于乾隆所服“龟龄集”,乃是传统医学中一种补肾填精。壮阳培本的长寿药方,其中有补肾阳的鹿茸、肉苁蓉、补骨脂、锁阳、海马、淫羊藿,有滋肾阳、填肾精的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天冬等。此方历史久远,功效显着,对中老年人肾气亏损更为适宜。乾隆长期服用,觉得此药强身健体、抗衰益龄,所以十分关心龟龄集的制作、保管和使用情况,而且还把龟龄集赐给文武大臣,在众人面前时常盛赞龟龄集抗衰益寿的疗效。

  (2)慈禧太后与茯苓饼

  慈禧太后活到74岁。慈禧长寿与她长期食用药膳有直接的关系。在已公布的13个慈禧补益方中,茯苓饼的使用频率最高。原来,慈禧太后为了养生延年,采纳了太医的进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饼”进食,并常以此赏赐大臣。因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故成为清王朝宫廷里的名点。茯苓之所以能得到医家的格外垂青,是有科学道理的。据现代医学检测,茯苓还含有丰富的麦角甾醇、茯苓酸、卵磷酯等,茯苓多糖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而且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3)王怀隐与枸杞

  王怀隐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专为皇家看病。他受唐代刘禹锡枸杞诗的影响,开始研究枸杞的延龄作用。他在《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位使者去西河办事,路遇一“青年”妇女正责打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使者深感气愤,问女子:“这老者是你何人?”女子说:“是我孙子。”使者又问:“为何打他?”女子道:“我家有良药,他不肯服用,故而责打。”使者问:“你家的药有几种,能否告诉我。”女子答:“药有一种,春名天精,夏名长生草,秋名枸杞子,冬名地骨。按四时采服之,可与天地同寿。”王怀隐曾经亲自种枸杞树,用枸杞为百姓治病。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实为健身良药,滋补佳品。

  (4)苏东坡与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时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他对养生很有研究,着有《东坡养生集》等书。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据说苏东坡还极喜爱吃用芡实煮成的“鸡头粥”,并称之“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益精等作用。

  当然,茯苓这些名贵的中药,寻常百姓是吃不起的,但平民也有自己价廉却有效的中药养生法。《后汉书》中提到一位无名姓的“鲁女”,将芝麻作为养生佳品,结果“日少壮,色如桃花,日能行三百里,走及獐鹿。”《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刘、阮入天台,遇仙女,食胡麻饮。亦以胡麻同米作饭,为仙家食品矣。”其中的“胡麻”就是芝麻,在我国民间自古就被当作养生佳品。

  古人养生方法有什么

  一、经络养生: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二、饮食养生: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三、顺时养生:古人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四、减毒养生: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

  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五、静神养生: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

  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六、修身养生:古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药王孙思邈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