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学识深广,一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先……
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学识深广,一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史的研究,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他很幽默。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当时,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这连当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游学海外13年带回的却是东方学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陈寅恪就是这陈家的第三代。这一年他9岁。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门庭,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陈寅恪,因此并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考入复旦公学,这是上海的一所新式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陈寅恪成绩优秀,掌握了德语、法语。两年后的1909年,陈寅恪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送别陈寅恪。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陈寅恪一辈子以家族为荣,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也终生背负着家、国的使命。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在德国读书,都没有要学分。人家上课他跑去听,听了做笔记,他自己注册的是印度学系,他就在那儿自己读书,没事去听课,完全是一种文人求学,有点像中国传统的游学。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不求博士文凭的陈寅恪,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陈寅恪发现,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跟当时中国地位低下的现实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xx孔家店也完全不一样。他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就是以这样一种感受作为基础的。
陈寅恪著名书籍:
1·陈寅恪著:《陈寅恪集》(十三种十四册)
出版信息:三联书店,2015年第三版
这套书共有十三种十四册(其中《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合为一册,《柳如是别传》三册,其余作品均为一册),收入了现在所能找到的作者全部著述,对于全面了解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思想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中《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七种,这几本学术著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三联书店2000年初版时以上海古籍为底本重印(《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乃据三联书店1957年版本重印)。《诗集》(原名陈寅恪诗集附唐筼诗存)和《读书札记一集》(原名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八十年代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三联此版均有增补。而三联版的《书信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四种均为新辑。目前普遍在市面流通的版本是2015年的第三版。
笔者以为,前七本学术著作对于了解陈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而后面几部作品则是研究陈寅恪先生生平的重要史料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两本还有另一个通行版本,即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版本。
2·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著 《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
出版信息:三联书店,2010年
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是陈寅恪的三个女儿,这是一份女儿们回忆父母亲的珍贵记录,独特而真切。在这本书里,她们叙述了和父母一起生活亲见、亲闻的种种往事,从孩提时代依稀记事起,大体到1949年为止。追述祖辈家世、父辈东洋西洋求学,双亲相识姻缘、婚恋成家后抚育孩子、奉养老父、教书治学的校园生活,抗战烽火中的举家流离,父亲目盲下的种种际遇,母亲面对艰厄世事的坚韧,以及父母之间相知相契的深厚感情。记述这个家庭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较以往的记述更为真实而丰满,为研究陈寅恪补充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从一个家庭的聚散、个人的遭遇也折射出了20世纪的国家兴亡、时代变迁。
3·吴学昭 著:《吴宓与陈寅恪》(增补本)
出版信息:三联书店,2014年修订版
著名学者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活动及友谊,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1990年,为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吴宓先生诞辰九十六周年,吴学昭女士根据吴宓先生的遗稿和日记写作一部《吴宓与陈寅恪》,当时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14年的修订版参考了后来陆续寻回的吴宓遗稿和近年收集积累的有关资料,做了必要的修订,依作者说法,几乎是“重写”。
本书以吴宓的日记、遗稿为依据,并参考有关档案史料,忠实记述了二人哈佛同窗、清华共事、燕京授业、直至劳燕分飞、远山隔月、粤蜀相望、鸿雁往还,一对旷世之交长达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书中大量披露了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尤其1949年后二人鲜为人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