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钱学森 郭沫若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鉴赏  作为近现代诗坛的泰斗,郭沫若先生的诗作却一直备受争议。提到他的现代诗,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何看上去那么“幼稚”,但他却仍被称为新诗奠基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赠钱学森  郭沫……

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鉴赏

  作为近现代诗坛的泰斗,郭沫若先生的诗作却一直备受争议。提到他的现代诗,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何看上去那么“幼稚”,但他却仍被称为新诗奠基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的诗《赠钱学森》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赠钱学森

  郭沫若

  大火无心云外流,登楼几见月当头。

  大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

  突破落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献。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留学美国,著名科学家,为我国航夭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誉之为航天之父。

  诗歌赞扬了钱学森的爱国主义,并寄予深切的希望。比兴开头。以营惑星喻钱学森,可谓新鲜,其好处有二:第一,说明钱学森无心留在海外,极为贴切,第二,说明钱学森的职业是研究航天火箭。二句,用东汉末年王架避乱荆州,尝登当阳城楼作《登楼斌》抒怀的故事写钱的思乡。王莱《登楼赋》日。“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优……人情同于怀上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俊河清之末极。”这就进一步表现了钱学森的爱国思乡之情。

  “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太平洋上”,指美国,“风涛险”,喻政治。“西子湖”,指钱学森的故乡、杭州西湖,也指中国,“景色幽”,喻政治清平。作者以整齐的对仗,将两种社会制度作了鲜明的对比,说明美国政治时局之险恶,而祖国却美丽安静,适宜做科学研究、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郭沫若的看法,也是钱学森的体会。

  “突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献。”具体地写钱学森的爱国行动。“藩篱”,以竹木编织的篱笆,后也引申为守卫、阻挠之意。“宏酞”,谋划,指规划。钱学森于1935年赴美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回国前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举喷气研究中心”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即要求回国,却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的种种阻挠,经过五年的反复斗争,于1955年9月终于回到祖国,且立即参加了1956年上半年国家关于《发展科学技术十二年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

  “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这两句写规划,谈理想,说从此以后十二年,我们一定会乘上自己制造的火箭作星际旅行。这是希望,是理想,也是自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不但发射了火箭,而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全诗以星体比喻开头,又以星际游玩作结,颇有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展示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

  拓展:简介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于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古镇——沙湾。

  郭沫若四岁半便进“绥山馆”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八个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训导下,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许多古书。因此,他不到七岁,就已能写出满不错的对联和诗词。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难的同学。有一天,他碰到在乐山太平场读书的好友余童生,只见小余表情沮丧,仔细一问,才知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聪明好学,很有抱负,如今中途辍学,多可惜呀!于是,他温情脉脉地安慰小余说:“别难过,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让他免费收下你。”说罢,当场作了一副对联,送给了私塾先生。

  谁知,私塾先生接过对联,只看了两眼,就无动于衷地扔到了一边。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挥毫,作了一首七绝《怜余童生》:“学海茫茫庭院森,无银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师施恩典,同病相怜应有人。”

  私塾先生读了这首情深意切的七绝诗,深受感动,不久就免了余童生的学费,使他得以继续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