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园田 反思

管理员

摘要:

《归园田居》反思集锦15篇  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归园田居》反思1  对于课文的教学,……

《归园田居》反思集锦15篇

  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园田居》反思1

  对于课文的教学,一是“选取一个诗句,展开想象,描绘诗中画面。”这一教学环节一来为学生学诗提供一个角度—————通过想象丰富诗之简洁背后的意蕴,这样才能做到真正走进诗歌;二是为后面的“探究诗人形象”做好铺垫和蓄势。因此怎样才能保证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我亲自“下水”,想象“种豆南山下”的画面,写了这样一段话:“我辞去了官职,兴冲冲地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山林,抬望眼是座座青山,山峰高耸入云。四顾满目是翠竹绿树,草儿青青,树木繁茂,那随风摇曳的一树树翠绿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啊!这就是我向往的南山,是我渴望自由的地方。

  就在南山的山脚下,我开垦了一块豆田,把豆种下去,小小的豆苗就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这是多么有生机的景象啊!”

  亲自为学生做引领,精彩果然不期而至,后来学生的表现告诉我们:教师的“下水”示范为学生打开了思维,为他们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他们的展示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异彩纷呈,博得了老师的赞赏。

  由诗文到诗人,是对教材的深入和挖掘,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而达到诗人丰满形象的树立,仅仅依靠《归园田居》这一首诗还略显单薄,故为了实现在“探究诗人形象”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我通过一番比较之后选择《饮酒》组诗里的第五首作为课文的互补,通过朗读、赏析《饮酒》(其五),抓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以及句中“心远”“悠然”这两个词的`玩味,结合课文里的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来让学生感受这是一位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在自然田园中追求自我,守志安贫,淡泊名利的高洁之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在学生心里留下关于我国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些许痕迹,能从陶渊明身上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高尚,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时想起“但使愿无违”,我愿足矣。

《归园田居》反思2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名篇,教学这篇文章,除了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意思和体味 田 园的意境外,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教学设计为一课时,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对陶渊明的性格、行文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 文 下的注释来了解本首诗的内容。所以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和本课意境较为浅显的'特点,我在上课时以“归”字为中心辐射开来,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来紧扣诗中相应的句子,从而将本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同时通过诗句中如“羁鸟”、“性本”“自然”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准确地阐释了上面的四个问题,把学生的感受和分析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望文生义”,从而避免了学生 的 凭空想象。为了 培养 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对田园生活诗句的改写描绘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

  为了更好地理解陶渊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解本诗内容的基础上,还引用了其它相关的诗句来说明陶渊明归隐过后所面临的物质上贫困但内心却自由无比的生活,进而提出了“ 自由精神与丰厚物质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的问题,学生讨论并发言,不强求唯一的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启示, 并 在学习中成长。

  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讲解、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整堂课上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对于我抛出的每个问题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气氛很好,在时间上也掌握的刚好。

  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前面结构内容分析的时候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在引入讨论环节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使得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只能从宏观上谈自己的理解,不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现实。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书是一种创造,创造教学艺术是我们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

《归园田居》反思3

  《归园田居》是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意相对前两首较好理解,所以本诗设计为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以问题点拨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对单元整体教学中强化训练这一环节的落实。

  既然是教师以问题来点拨学生,那么这看似简单的一两个问题就成为了设计的关键。依据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 着眼于诗歌内容: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句回答。此问重点落在要求学生阐述结论的依据上。有此带出诗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和关键词,近一步巩固单元教学重点——通过抓直接抒情的关键词句读出古诗的情感。 2 着眼于诗歌的表现手法:你认为本诗在描写景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以此带出对“白描”这一重要的知识点的巩固,并进一步体会古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陶诗中的运用。最后,我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将陶渊明笔下优美的田园风光用现代散文的语言再现出来,意在提升学生对本诗精华部分的体悟,并训练学生的改写能力。

  这首诗这样处理下来,教师觉得很轻松,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感觉到是自己通过思索和讨论解读出了一向较为畏惧的古诗,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诗的学习。

  这节课后,我又追加了一节课外诗歌鉴赏课,继续给学生“练兵”的机会,提升他们对古诗的感受力,学生反应很积极。此次月考表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解读古诗的能力。

《归园田居》反思4

  摘要: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笔者把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手段多媒体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诗歌;陶渊明;想象力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名篇,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我在上课时把“解读陶渊明的思想和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会他的精神追求和美的意境,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流程也很顺畅。但这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处理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归纳如下:

  反思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立

  这节课的预设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解读陶渊明的思想;二是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陶渊明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人,初中已学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归园田居》其三等篇目,学生对陶渊明的性格、诗歌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思想还未深入理解。《归园田居》是一首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诗歌,对于高一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诗歌感受能力,但对诗人形象还未能全方位认识,所以高一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二高三那样规范系统,必须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基于这些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解读陶渊明的思想”,就系统了解陶渊明其人来说,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立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为了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本节课设置了讨论环节,让他们就“陶渊明的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笔者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

  反思二:关于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归园田居》上课时间为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中间穿插知识回顾和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在上课的'过程中,基本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讲授,知识回顾、朗读、讨论等环节都能较好地进行,但课堂的重点在鉴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鉴赏诗句和描绘整体画面对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如学生描绘画面可能顺序不当、想象不足或流于翻译诗句,不一定能鉴赏出田园风光的美,学生也很难把握诗人思想和诗歌意镜美,这些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的。

  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归园田居》反思5

  《归园田居》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教案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以“归”为线索来品读诗歌内容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

  学生初中学过陶渊明的作品,对于陶渊明的思想以及精神追求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课前我设计了针对本课的导语,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理念体现为深抓基础知识,拓展课外阅读,探究文本意义等方面。

  整体来说: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讲解到位,诗文内容把握得当,教学效果好。

  2、课堂上学生围绕“归”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有的同学对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示敬佩、仰慕。有的同学不免为此而感到愤愤不平。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3、通过品读、诵读及教师示读,学生对文本理解、把握得更好。

  4、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这一环节,学生自己概括有点难度,老师要点拨提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以后鉴赏古诗语言特色方面有所掌握。

  5、当堂检测,既注重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的了解,又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与思维通道的打通,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6、课堂小结时,以“欣赏诗歌的方法”归纳为着眼点,注重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7、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完成预习,课堂上,学生展示预习效果,这样使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师生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

  8、注重教材和学生手中资料的高效利用。培养学生重视文本、利用资料的良好习惯。

  令人遗憾之处是没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去自由诵读,以致学生对于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够到位。也没有将陶渊明的生平进一步拓展,使学生对陶渊明“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 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的“人性之光”不能深刻的理解。

《归园田居》反思6

  今天讲了《归园田居》借用了之前出去培训时候的方法,让学生们画图讲解,7班效果可以,6班的图稍微简略了一些,主要原因如下:

  1、课前自己准备不足。之前有点想让学生画图,但是又觉得学生可能会不愿意在语文上花费这么多时间,所以也就不敢布置这样的作业,想让画图是中午的时候决定的。其实学生很喜欢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还有这种跟正常授课无关的东西,他们都喜欢,下次更加大胆的尝试。

  2、具体操作出问题。主要是教室电脑上没有QQ之类的软件,学生的图无法展示,所以我就在他们画图的时候赶紧尝试,7班是登陆了QQ,6班是用上了希沃授课助手,这个过程还算顺利,但是还是稍微耽误了一下,下次要改进,希沃授课助手其实挺好用的,以后统一。

  3、学生的程度。因为7班时间相对充裕,所以小组讨论时间比较多,画的画也还不错,分享的`也还行,但是6班画画时间有点短,所以画的还不是很好。下次时间要再统筹一下。

  4、分组效果更好。7班分组,有很强的集体感,6班以同桌两人为单位,画的并不是很好,其中一个女生很积极的想讲,我一看画的不好,所以就说不让了,没想到她好失望。每班的分享名额都是4、5个,这个还是不错的,但全由他们报名这个不行,下次我要定一半人数,然后其他让踊跃参加。从而保证课堂上每个人都顾及到了。不至于语文课上总是就那两个人活跃。

  5、学生讲过如何自己过度到自己的课文上,需要自己琢磨。

  但今天6班讲完课文学生给我鼓掌,我就很开心了,这个鼓励很暖,加油。

  6、分享期间课堂纪律要控制好,学生的分享可能会很搞笑,但我拿出话筒,来统筹纪律,不然太吵了,下次要说清楚纪律再行事。

《归园田居》反思7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其实《归园田居》一诗关乎这三个方面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和拓展。然而,“三生课堂”不在于将这些知识挖掘出来,而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下面按照上课的几个板块来呈现对“三生课堂”的实践过程,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和建议。

  一、在合作导入中上演“三生”

  导入是语文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精彩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说说你所熟悉的陶渊明”这个话题展开,这是对一个生命形态的再认识。在回答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作者的基本信息、初中时候学过的相关作品、从课外了解到的一些相关故事等等,原本预设的深情导入,在这个环节被学生们抢占先机,不得不说是一种欣慰。然而,对于这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真正认识了吗?为何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他的诗作呢?通过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我们还能够获得哪些更为全面的关于这个生命个体的认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正式进入了文本的探究过程。

  二、在文本探究中生成“三生”

  全诗围绕一个字展开,也就是“文眼”—“归”,围绕一个“归”字,诗人写出了“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这四个问题的获得过程在于学生的自我思考,这是培养他们生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契机,然而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已一目了然,这无疑是教学预设过程中的败笔。还好学生们对于这四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是自由的。在探究过程中不仅从“为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去如何?”中体会到陶渊明这个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即从做官到归隐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情感的波动。对归隐田园的欣喜、愉悦之情有多浓,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就有多深,还能从“归向何处?”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中感受诗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里是清净、自然、和谐的,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一种来自内心的安宁是千古同一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借助诗人所提供的意象描绘出来的意境融合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于学生于我自身而言都是一种享受,一次仿佛置身其中而后收获同样愉悦的一次旅行。在文本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识了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选择以及生活状态,同时也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体悟:“做你想做的!”那种可以获得心灵真正安宁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思考、探究、总结的过程中发展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思维,“语文味”所需要的感性的呈现,当然少不了朗读或者说朗诵。诗歌是需要读出来的,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品味、可以由此生长出思维的花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要读出一种无奈和悔恨之情,田园之景要读出一种向往、闲适来。此环节本应贯穿于课程的全部,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三、在拓展延伸中完美“三生”

  完成了文本探究的过程,对于诗人所选择的生存方式很多同学都已经能够理解,然而要认识一个全面的陶渊明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唯有如此才能解开课堂中少数学生的情感倾向。正如要说服一个人一样,话得说得他心服口服才行。“我不喜欢陶渊明这样一个没有责任心,只顾自己享受的人。”突然冒出的学生这样的情感态度无疑是这堂课的亮点之一。与其用“各有所好”来忽略他的情感,还不如借此机会让他认识一个更全面的陶渊明,这不正是尊重生命个体的体现吗?若是让他最终能够理解这位诗人的人生选择,对于学生自己不仅可以收获一种全面看问题的思考能力,或许还能够使其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当然这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的形成不能脱离课堂内容,侃侃而谈。由此,拓展延伸的环节亦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还可以认识一个“猛志逸四海”的陶渊明,也可以通过老师呈现的背景材料从情感深处理解他。“三生”由此而完美。

  回归的不只是田园,还是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中生活的那个个体生命的高洁的精神品质。回归田园,回归心之所向,回归我们获得的情感、价值里。

《归园田居》反思8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根据我校的教学硬件设施简陋,学生知识底子薄弱等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一节适合于少数民族农村初中生的古诗教学课。从我执教的过程与效果来看,这是一节比较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因为它没有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育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也没有沸沸扬扬的课堂学习场面,却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当然,这一节课也不能算是完美无缺,它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一节课的得与失,我将之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学生学习古诗,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更不知用什么方法去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定为“目标导学”课。我认真研究文本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这样的目标即全面又简要。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学的基调。

  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落实到位。

  整节课,我都十分注意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落实。在“会朗读、会理解”的层面上,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古今字词的读音差异,如“荷花”与“荷锄”中“荷”等字的读音,也指导学生理解了古诗字词的意思,如“荒秽”等字词句的意思。在“会背诵、会默写”层面上,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训练。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进行,使学生的古诗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三、学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确实的提高。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式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了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的这些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四、学生有了情感的体验。

  教学中,我把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在品析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学习的目标,有层次、有步骤、有主见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这种明了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宗旨吗?

  六、由于缺少了多媒体等的辅助教学,教学缺失明显。

  这一节课,虽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积极主动,但课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阅读虽然有了安排,但远远做得不到位;诗歌的相关习题也没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于诗人当时的田园生活场景想象的训练时间也过少等。这些缺失值得我认真思考与改进。

  这一节课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是,我会从这一节课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归园田居》反思9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归园田居》反思10

  课堂教学的大致步骤是:介绍作家、作品;朗读诗歌;了解含义;感悟情感;课外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当堂随笔“我的心灵家园”。

  其中,本应该比较出彩的地方是课前演讲、内容理解和当堂随笔。课前演讲由“皓月社”随笔社团的全体成员完成,演讲的内容是“我心中的家园”。

  但是课前演讲时,学生们过于紧张,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演讲内容与后文随笔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似乎课文讲解还没有开始,悬念就早已被解开一样,没有味道,没有美感,没有与课文其它环节形成前后呼应、逐层深入的关系,在设计和实施上,是失败的。

  内容理解部分,教师做了示范:当我读到“种豆南山下”一句时,我仿佛看到在村子里的山脚下,陶渊明俯身耕种的情景。脱下官服,穿上庄稼汉的粗布衣裳;放下官印,拿起锄头,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无比舒畅吧!

  要求学生用“诗句解释+合理想象”的格式完成对其它诗句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写的时候,集中分析前四句,对于后几句少有涉及。教师提问的学生过多,也耽误了时间,而且显得审美疲劳。还是设计得不错,但操作是的方法和教师当堂调控能力都是不够的。此环节亦不好。

  当堂随笔环节,随笔内容为:我的家园(田园)。题目中的“我”,可以是某位诗人、作家,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以是在座的我们……

  教师随笔示范:我是一颗小小的鹅卵石,寂静的海边就是我美好的家园。每一天静静地躺着,看日出日落,与鱼儿为伴。如果你偶然经过我的身边,赞叹就好,不要把我据为己有。因为离开大海,我就失去了心灵家园。寂静的大海才是鹅卵石永远的家。

  但是,学生写了几分钟,下课时间就到了,有机会读的只有两三个同学。最该闪现的亮点,没有出来。即使出来了,也和课前演讲的内容有点重复。好像一节课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向纵深行进。

  最最要命的是,我自己说话言不由衷,呆呆的,傻傻的。

  这样的我,真是难以忍受。

  仁慈的诗歌课题研究顾问吴老师,同样仁慈的教研员王老师,尊敬的李主任,都提出了优点,加以认可。当然,也提出了问题,指出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诗歌教学要善于找到诗人的“出情点”、“燃情点”、找到“联想的支撑点”,吴老师这样说。

  教师勇于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这点是可贵的;课堂节奏在匀称些会更好,处理上应更具内在逻辑性,王老师说。

  诗歌教学切入点至关重要,“庖丁解牛”就是这个道理;诗歌教学应该彰显个性,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讲,是不应该的;余映潮先生的诗歌教学,树梁中学孟兆琴老师的诗歌教学,都值得学习和借鉴,李主任说。

  杨老师很受学生欢迎,先从兴趣入手,在进行板块式的应试研究,相信她的成绩会更好的,学校的教学主管校长高校长说。

  我愿意听这些话,而且听进去了。我愿意做我并不擅长的事,在诗歌课题研究中用心实践、不断积累。我愿意把我当缺点和失误放在大家的目光审视下,因为,这样我就记住了,这样我就更有动力了。

  失误,失败,才是最好的反思机会和提升契机。

  我没有上学期的上课状态,抓不住学生和听课者,这是我自己出问题了。好好梳理自己,那个我会回来的。

  也谢谢真诚对待我的领导、专家们。

《归园田居》反思11

  校内优质课比赛。高一语文组决定每人上一堂课,选出前两名参加年级间的比赛。能拿到什么样的名次,我不清楚,只能尽力而为。

  每次备课,我都要查阅大量资料,一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二来通过细读文本来激发思维,设计教学。正因为此,我的公开课一般会显得旁征博引,有一定深度。

  不足之处:

  1、课前准备不到位。虽然和音乐等资料是打包放到优盘里的,但是10班电脑有毒,导致ppt里的音乐不能如约播放(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以两次播放音乐,都需要在屏幕上切换PPT和音乐,有碍观瞻。课前音乐调试没做好,音量过大,导致后面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时候,学生的声音听不清。不知道是不是模板原因,到了新的电脑上,模板自带的文本框显示出来了,很难看。

  2、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衔接有阻塞感。这节课教学设计有复习导入——意读——研读——美读。研读部分是课堂主体,由从何归、为何归、归向哪组成,这三部分之间我都是用学生的阅读困惑引入,但是这几部分之间是否可以衔接得更婉转?特别是对“虚室”的解读。在“羁鸟”“池鱼”之后,怎么突然转到“虚室”呢?

  3、过于关注教学语言,导致课堂发挥很受影响。很早就注意到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上次去九中听《项脊轩志》,特别钦佩宋玉荣老师的教学语言,干净凝练,有启发性。于是课前写好了背景相关,总结部分的内容,可是不管脱稿还是不脱稿,事先写好的东西必然不能完全适应课堂,那么或读或背出来,必然达不到与学生相融合的效果。顾此失彼,过犹不及了。太关注自己的教学环节展示了,而忽视了学生。其实,平日的课堂我应该是比较善于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实际生活传递给学生的。

  4、诗情画意和理性解读如何统一,这是我上完这堂课后的另一个思考。我本是不太能欣赏诗歌——虽然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驾驭古诗文的——但经过跟董主任的沟通,发现爱读诗和不爱读诗在教学生还是有差别的。虽然我能理解诗中情意,但如何用诗的方式传递(更好的效果,应该是“感染”)给学生?相对而言,我喜欢挖掘文本深处的内涵,这属于理性的思考。诗情呢?诗情本来就是很难意会言传的'东西,教授《归园田居》(其一)让我感受尤其深刻。董流主任命题之初认为《归》要比《短歌行》好上,我的看法相反。太淡的诗情,怎么让学生感悟到?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好难。我应该读一读诗歌了,三十岁了才开始读诗,不管怎么说,有这种觉悟也算是进步吧。

  5、杨老师说这堂课重难点不是很突出,虽然他也给了我最高分。我想如果在鉴赏中间八句田园风光白描句时,有个关乎这部分作用的总结,可能会更突出些。

  怎样把诗歌上出诗味,怎样在内固守内容、语言的规范性而在外将之行云流水地发挥出来,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

  拿到这个课题我就有点怵,虽然上过好几遍,但对陶渊明的诗歌一直缺乏自己深刻的感悟。既然是公开课,肯定不想走寻常路,这不寻常从哪里来?要从自己独特的感悟中来。包括上一次的公开课《鸿门宴》,在职称面试中,刚好抽中这一课,我能感觉出评委对我的教学设计挺满意。市教研室主任陈明洁问我的答辩问题就是:你不是从项羽角度,而是从他周边人的角度来解读项羽?——恩,是的。

  优点:

  1、做的不错。选模板的时候,我的条件是一中国风、二简洁大气、三只有黑白两色、四画面留白要多。文字部分或是我的所思所感,或是学生作品;配乐《半壶纱》和《山水之间》,前者是前段时间发现的充满禅意的隐逸之歌,后者是受《清明雨上》影响而在许嵩《走,吃茶去》专辑中选出的。应该算是比较应景的。后者渲染创设情境,前者在读学生习作时做背景音乐。就一般技术来说(太高达上的技术,能力有限无法实现),我对还是比较挑剔的。

  2、充分利用学生课前预习成果。课堂主问题都是学生的阅读困惑。事前布置预习,写出阅读困惑,再将之筛选组合排序,构成我课堂的主线。环节之一的学生改写,也算是课堂的一大亮点。10班学生的创作能力真是不容小觑,所选的陶徐伟和杨雪月的习作,前者安闲中有顽皮,充满生活乐趣;后者悠然中充满诗意。这样的改写让陶渊明的诗歌离我们更近,这些改写本身就说明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3、课堂生成好地出乎意料。在小组讨论汇报成果环节,对于“依依”是否能换成“袅袅”时,苏晓研的回答是“不能,因为“依依”是平声,对应“暧暧”的仄声;而“袅袅”也是仄声。”竟然懂得用音韵学知识回答这样的换字问题!在回答为什么写鸡犬这样十分常见的家禽时,李沐阳说“一来这是农家常见的动物,更能体现田园生活的意趣;二来鸡犬还有其他意义,《老子》中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以,鸡犬相闻还可以代指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的世界,说明陶渊明眼中的农家生活很惬意。”太妙了!备课时,我曾犹豫要不要拓展到《老子》,担心有掉书袋之嫌便作罢,可是李沐阳所在小组竟然能想到这一层,真真出乎我的意料,评委们听到这两处,不住地点头赞叹!

  4、适时加入我的阅读感受。比如讲到“樊笼”“尘网”,令人想到莫言《蛙》中的句子。比如总结时想到左拉《猫的天堂》关乎“天堂”的定义,与陶渊明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我想,如果把猫的天堂和陶渊明的选择打在PPT上,对比效果是否会更鲜明。

《归园田居》反思12

  这节课是对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有效课堂的一次尝试和实践。教学设计的理念是以课文《归园田居》(其五)为依托,引入了《五柳先生传》的片段和《饮酒》(其五)的赏析,使整节课形成一个由文到诗,到人,再回到诗的回环,使学生对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初步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受到诗人的高洁品质和人格的感染,实现对教材的拔高处理,增加初中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保证?这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1、撷取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的三句富有特色的话:“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来请学生们猜猜“此乃何许人也?”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诗人形象的兴趣,学生有浓厚兴趣的课堂应该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另一方面《五柳先生传》里的这三句话与执教的诗《归园田居》(其五)对形成陶渊明这位诗人的立体形象有相互映衬的.作用,即《五柳先生传》片段引入是对执教文本的一点有益的补充。

  2、三步读诗法指导学生由浅到深、层层深入地朗读诗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读诗、直接触摸文本的平台,用通过声音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而且一步一步指导提高。

《归园田居》反思13

  教学目标:

  1.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讨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题

  二、 知识回顾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小结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 厌恶官场 乐于归隐

  三、 研读全诗

  (一) 朗读全诗,读出诗情(全班读、教师范读)

  (二) 研读诗歌,品味真情

  以“归”字为核心研读全诗

  1、 为何而归?

  性本爱丘山

  守拙归园田

  2、 从何而归?(尘网、樊笼)

  3、 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

  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

  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要求:要素齐全,想象合理,描绘生动

  4、 归去如何?

  鉴赏“复得返自然”,体会重回大自然的自在、自得、自乐之情。

  (三)小结诗歌,回味归情

  四、 讨论

  我们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五、 布置作业

  从《归园田居》五首和《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不少于1000字)

  六、 结语: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

《归园田居》反思14

  【教学实例】

  某次,与高二的学生一起学习陶渊明的诗歌《归园田居》,在组织学生讨论了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之后,我让学生质疑。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就这首诗的句子含义和其他内容提出疑难问题。但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学生发言,我以为学生可能都没有什么疑难问题可提了。

  正准备进入下个教学环节时,有个男生却主动站了起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赞成陶渊明那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和做法。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话刚一说完,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窃窃私议。而我听后,却是一阵惊喜:

  一喜学生能主动发言并且提出如此大胆的观点,表明这位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自己深刻的感悟,他不惧怕名人,敢于批评名人,这种思想和精神正是我们目前的教学所提倡的;

  二喜这位学生提出的这个观点很有深入探讨的价值,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在上课时,我原只打算指导学生正面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正面评价陶渊明其人,并不想深入探讨陶渊明的为人处世问题,但学生的发言突破了我的预设,我不得不顺着学生的发言来展开课堂学习。于是我急问:为什么?这位学生回答说:因为他有做官的才能,却辞官不做。

  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那国家谁来管理?那不乱套了吗?好,有见解。大家掌声鼓励!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我边对这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边抓住如何结合课文的学习来评价陶渊明这一历史人物这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引导:这个同学的观点说得好,它涉及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的问题。这位同学不是只满足于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而是能够透过诗歌的内容感受到诗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这首诗的阅读有较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就是阅读理解深刻的表现。如何评价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态度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大家对这个同学的说法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请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个性积极发言。

  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做了发言。有的同学说:我不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做不做官是每个人的自由。我有才能,但我不一定要做官;我不愿做官,却要强求我,那我一定不能尽心尽力做好官。我在其他岗位上好好工作,不也一样是为国家、为老百姓做贡献吗?有的同学将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们现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比较,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思想个性与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时代和思想个性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生生互动的热烈场面和深入探究的教学效果。

  【评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而且还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一活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料和课外学习资料是固定的、非动态的,而教师和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却是不确定的、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学生就会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提出许许多多有价值的问题,有些问题的提出可能超出教师原先的教学设想。有时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话里,却包含了丰富的、意想不到的对拓展教学内容、对启发学生思维和教师的'教学思路十分有利的教学资源。

  能否灵活地抓住并利用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衡量一个教师课堂驾驶能力和教学机智是否高明的标准。教学理念落后,驾驭能力差、教学机智不高的教师遇到学生提出的超出自己教学设计的问题时将会措手无策,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或不予理采,或以一言半语来敷衍学生,甚至训斥;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机智高明的教师则是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欢迎学生的异想天开或奇思异想,对学生的这种发言不但积极鼓励,还善于利用这一资源。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有所预设,但又不囿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善于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有所变通,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并因势利导。

  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上述的教学课例中,学生的发言,确是出乎我的教学设计,我不得不调整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并恰当地运用了学生的这一教学资源,使这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由此,我深深地感触到,在阅读教学中要确实注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这是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教学资源、激活课堂教学,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学生中隐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经常创设一些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不断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不同的见解,那就会产生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是我在尝试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份意外的惊喜。

《归园田居》反思15

  课前,师傅陈老师和李老师都给我做了悉心的指导,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如何展开,每一个细节该如何把握,时间方面应该如何安排,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在自己的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遗漏了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环节。

  诗歌艺术特色分析本应该是在探究诗歌意象环节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但是由于我的疏忽直接进入了下一个鉴赏方法的环节。等到总结鉴赏方法的最后一个诗歌艺术特色时才想起来还没有讲这个,于是又匆匆返回去讲解。导致整个课堂显得有些脱节,很混乱。究其原因,紧张在所难免,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准备不够充分。如果心中有底,胸有成竹,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所以,课前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我是真正体会到了“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课后,徐斌老师跟我讲,遗漏的环节索性就不要讲,直接总结鉴赏方法,让学生按照总结的三点去分析其他的诗歌,灵活处理课堂的突发情况,这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徐老师的这个点评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和自身的状况,正是体现出一个老师的`教学艺术之所在,在这一方面我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升。

  二、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

  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根据总结的鉴赏方法来鉴赏陶渊明的另外一首《归园田居(其三)》。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把这首诗读了一遍就下课了,没有达到训练方法应用的目标。因为前面诗歌分析用的时间太长了,有一些不必要的环节繁荣拖沓,浪费了时间。比如,“知人论世”的环节让学生直接填空就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分析意象的时候也可以再紧凑简略一些,这样就可以在后面留3—5分钟的时间完成课外阅读鉴赏训练。

  以上是我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诗歌鉴赏这类文章的教学法,我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如何设计最优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活动起来,真正的掌握这类文章。师傅为我写的精彩的点评让我感动,更是受之有愧,彭主任的精当专业的点评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公开课上完,收获是丰厚的,以后,我争取把每堂课都当成公开课,虚心听取各位专家教师的意见,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在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