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名言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鬼谷子 名言

管理员

摘要:

《鬼谷子》名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鬼谷子》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鬼谷子……

《鬼谷子》名言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鬼谷子》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鬼谷子》名言1

  1、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秦时明月》

  2、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3、纵横捭阖,冷心为上。

  4、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鬼谷子总结的精辟与人谈话方法......《鬼谷子智慧》

  5、你两个都想救,结果却是两个都没有救成,选择生,必有死,选择胜,必有败,这个世界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事实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当今世上7国纷争,生灵涂炭,无论你如何去选择,都难免会有牺牲,纵横者,天地之道,莫说是两条人命,就算是天下苍生放在眼前,又有什么分别呢,这个考验,并不重生死,而在于决断。《秦时明月》

  6、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是运。

  7、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

  8、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鬼谷子》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10、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11、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12、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相辨微芒》

  13、物极必反,困则思变。《鬼谷子卷一》

  14、有相无心相自灭,无相有心相自生。引自纵横家鬼谷子: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15、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1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鬼谷子》

  17、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18、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鬼谷子》

  19、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鬼谷子》

  20、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斤。

  21、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鬼谷子》

  2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3、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鬼谷子大全集》

  24、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25、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鬼谷子》

  26、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鬼谷子》

  27、鬼谷子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治人者,握权也,见制人者,制命也;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28、所谓握权者,知权变;,握其机而应之,使与国家示于我,而为我助,不为他国所争,制人而不见制于人,全在主动行权,一人被动,整个事情都将被弄糟。《鬼谷子》

  29、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鬼谷子》

  30、反以观往,覆以验来。

  31、以阳而动,德相生也:以阴而静,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32、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鬼谷子》

  33、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鬼谷子》

  34、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鬼谷子》

  35、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鬼谷子》

  36、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鬼谷子》

  37、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鬼谷子》

  38、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鬼谷子》

  39、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鬼谷子》

  40、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

  41、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鬼谷子》

  42、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装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本经阴符七术》

  43、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鬼谷子》

  44、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鬼谷子》

  45、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然后能之。《鬼谷子》

  46、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鬼谷子》

  47、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难以成。

  48、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鬼谷子》

  49、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鬼谷子》

  50、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鬼谷子》

  51、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鬼谷子》

  52、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他是源头。《超兽武装》

  53、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鬼谷子》

  54、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鬼谷子》

  55、实意法腾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思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思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本经阴符七术》

  56、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知,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本经阴符七术》

  57、捭阖,捭,让对方开口;阖,让对方沉默。

  58、故辞不烦,而心不虚装不乱,而意不邪。《本经阴符七术》

  59、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鬼谷子》

  60、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鬼谷子》

  61、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鬼谷子》

  62、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鬼谷子》

  63、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众人之所不能。

  64、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鬼谷子》

  65、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言。《鬼谷子》

  66、与人雄辩要设法钩出对方的意图。用飞扬之法套出对方的真话,再用钳子钳住,使其不得缩回,只好被牵着走。这样就可纵可横,可南可北,可东可西,可反可复。

  67、凡兵谋都有一定规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

  68、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本经阴符七术》

  69、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鬼谷子》

  70、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鬼谷子》

  71、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鬼谷子》

  72、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鬼谷子》

  73、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鬼谷子》

  74、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鬼谷子·决篇第十一》

  75、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本经阴符七术》

  76、机心与道心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77、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78、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本经阴符七术》

  79、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鬼谷子》

  80、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本经阴符七术》

  81、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本经阴符七术》

  82、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鬼谷子》

  83、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阴符经》

  84、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鬼谷子》

  85、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鬼谷子》

  86、悟道的四重境界

  87、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鬼谷子》

  88、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鬼谷子》

  89、转圆法猛兽。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本经阴符七术》

  90、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以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鬼谷子》

  91、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本经阴符七术》

  92、散势法鸷鸟;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本经阴符七术》

  93、善于摩意的人就象钓鱼一样不动声色,让鱼自动上钩。

  94、'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对方,让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钩。把事情办成功,使人不知不觉。

  95、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鬼谷子》

  96、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鬼谷子》

  97、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鬼谷子》

  98、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本经阴符七术》

  99、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中经》

  100、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本经阴符七术》

  101、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鬼谷子》

  102、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鬼谷子》

  103、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捭阖第一》

  104、以阳而动,德相生也;以阴而静,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105、翻译:用阳法去激励、启动对方,需要说者有高尚的道德去支持相伴相助。用阴法去使对方冷静接受劝阻,则需要用形势分析来加以说服。所以用积极的态势去鼓动消极者,需要用德去感化,使其昂扬向上;对方过于自鸣得意,则要以力进行逼、威吓,从而抑制他。《鬼谷子》

  106、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爱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微羽不相配。《中经》

  107、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鬼谷子》

  108、与人辩论,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反过去可以知其过去,复回来可知其现今。如果反反复复地试探,没有摸不到的底细。有时可以运用反辞来试探对手。要想听到声音,就先沉默;要想张开,就先关闭;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夺取,就先给予。

  109、要策划国家大事,就必须会揣测他国的想法。如果不会揣测,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也是没用的。

  110、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中经》

  111、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鬼谷子》

  112、故终曰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鬼谷子》

  113、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不所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鬼谷子》

  114、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鬼谷子》

  115、故口者,几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鬼谷子》

  116、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鬼谷子》

  117、各国之间或联合,或对抗,要成就大业,需有全面计谋,要能携四海包诸侯。不是圣明君子,不能通过深层的智谋,则不能统帅国家,没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要正确确立联合谁,打击谁,关键在于自己要有才能智慧,比较双方长短远近,然后才能可进、可退、可纵、可横,把兵法运用自如。

  118、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119、要掌握进退的诀窍,这诀窍就是抓住君主的爱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独往独来。如能顺着君主的情绪去引导或提出建议,就能随机应变,说服君主。

  120、所谓合纵,就是保持力量均衡。秦人若是无力,纵亲反而不成。秦人只有张势蓄力,保持强大,三晋才有危机感,才乐意合纵。三晋只有合纵,秦人才会产生惧怕,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秦人越强,三晋越合;三晋越合,秦人越强,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方能制衡。

  121、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122、游说要先解疑,解疑的好办法是让对方道出实情。

  123、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郄:骨与间的缝隙。)《中经》

  124、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125、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中经》

  126、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心无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两者都不是,有此妄念,为何要控制它呢?

  127、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中经》

  128、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129、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130、故胜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为是也。《中经》

  131、善于争霸天下的人,必须权衡天下各方的力量。要度量各国的土地人口、财富、地形、谋略、团结、外交、天时、人才、民心等国事,然后才能做出重大决策。

  132、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133、天地无极,人事无穷;或转而吉,或转而凶。《阴符》

  134、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135、君臣上下之事,有亲有疏,有远有近,君臣之间远远听到声音就思念,那是因为计谋相同,等待他来决策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君主要重用,将帅就要出仕,建功立业。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计谋不合,在这个时候卸甲归田才是上策。

  136、'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

  137、要游说天下人君,必须会揣测诸侯真情。当人极度兴奋时,就无法隐瞒真情。当人极度恐惧时也无法隐瞒真情。在这时才能有效地游说和说服人。周瑜把孙权的妹妹都给搭进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138、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

  139、故忤合之道,已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可以横。

  140、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美色'。

  141、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鬼谷子》

  142、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143、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鬼谷子·飞箝》

  14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

  145、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

  146、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147、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148、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149、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150、捭之贵周,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151、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

  152、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又曰:'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15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154、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155、永远不要依靠别人。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

  156、要游说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权。要比较各诸侯国的地形、谋略、财货、宾客、天时、安危,然后才能去游说。

  157、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158、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

  159、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160、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161、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162、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163、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164、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为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就桀,然后合于汤,吕尙三就文王,三入殿,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

  165、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166、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见其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167、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168、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

  169、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无为而贵智矣。

  170、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171、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

  172、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腾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173、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174、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

  175、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义也。'

  176、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177、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178、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又说:'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79、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不能单靠眼睛,要用直觉,要用心。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

  180、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181、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182、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183、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184、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适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鬼谷子》名言2

  (一)时间最会骗人,但也能让你明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留下的尽力珍惜,得不到的都不重要。

  (二)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三)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四)情绪是一种依附细节之物。一些事,若细想,就不是那么回事,若不细想,不就是那么回事。

  (五)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六)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

  (七)你们都说我负天下人,可你们天下人又何曾善待过我。

  (八)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九)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十)花多点心思给爱你的人,花多点精力在你爱的事。只要路是对的,你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未来。

  (十一)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十二)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十三)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

  (十四)深不过真情,凉不过人心,美不过回忆,伤不过别离。

  (十五)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十六)你站在我面前,我觉得隔了一个海洋,你恐水,而我不会游泳,你和我大概都有苦衷,所以最后无法成为我们。

  (十七)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十八)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怂。

  (十九)不爱的爱情,永远不会变坏。所以,我们调情,我们暧昧,却永远不要相爱。

  (二十)当你在自己的感觉与别人的看法之间左右为难的时候,你应该选择去做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

  (二十一)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二十二)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二十三)要紧握那些有风的日子,它们吹来你的笑脸,吹来你的善良,带走你的黑暗。

  (二十四)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二十五)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二十六)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二十七)什么是缘分?就是人和时间。人来了,但时间不对,不行。时间对了,但人没来,也不行。

  (二十八)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二十九)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三十)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

  (三十一)爱是一种循环,当你真诚地去爱别人的时候,你也会同时感到被爱。

  (三十二)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三十三)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三十四)如果理智的`分析都无法支持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就交给心去作主吧!

  (三十五)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三十六)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三十七)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三十八)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三十九)别试图改变我,你能做的只有服从和离开。

  (四十)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

  (四十一)你用什么样的语气跟我说话,我就用什么样的姿态回应你。

  (四十二)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的伤悲,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

  (四十三)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四十四)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四十五)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四十六)原来,想要刻意忘记的,却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想要放弃的,却无法做到洒脱的放手。

  (四十七)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

  (四十八)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四十九)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五十)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五十一)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五十二)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五十三)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五十四)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五十五)如果你想被别人爱,你首先必须使自己值得爱,不是一天,一个星期,而是永远。

  (五十六)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执着什么,但我知道我一直都在为难自己。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

  (五十七)别有事没事跟别人诉苦,这世上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听听也就烦了,还有少部分人会当做笑柄到处去宣传。

  (五十八)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

  (五十九)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六十)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鬼谷子》名言3

  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

  2、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3、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4、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5、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6、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7、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8、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9、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10、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11、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12、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13、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14、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5、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16、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17、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18、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19、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20、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21、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

  22、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23、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24、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25、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26、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27、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28、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29、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30、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31、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32、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33、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34、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

  35、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

  36、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37、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38、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39、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鬼谷子》名言4

  (一)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二)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三)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四)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五)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六)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七)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

  (八)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

  (九)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十)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

  (十一)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十二)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十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十四)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十五)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十六)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十七)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十八)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

  (十九)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二十)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二十一)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二十二)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二十三)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

  (二十四)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二十五)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二十六)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二十七)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二十八)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二十九)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三十)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

  (三十一)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三十二)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三十三)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三十四)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三十五)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三十六)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三十七)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