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一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 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整体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x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 、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 ’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