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通用1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通用1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 …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2
我喜欢旅游,十几年来游过泰山、华山、嵩山、黄山、武当山、武夷山、长江、黄河等许多祖国的名山大川,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和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每当我登上大山之巅,就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同时也觉得在大自然面前自己是何等的渺小,以至与苏东坡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同身受。大自然孕育着生命,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呢?
我在旅游中喜欢写一些游记,用文字记载对大自然的感知。我写过《漂流在武夷山九曲溪》、《亲吻母亲河》、《漫游神农架》等几十篇游记,发表在地方报刊、站或博客上,自己汇编成册,别有一番情趣。有时也把对大自然的感知写成诗。例如我游武夷山,就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名山胜景似当初,仙迹香茗享美誉。九曲清溪观玉女,双竿竹筏逐游鱼。开山彭祖宁无斧?讲学朱熹应有书。更上天游峰险处,满目春光白云舒。”
我的家乡在普宁市,过去属山区县,大南山横桓百余里,而我又喜欢登山,这就给我提供了更多亲和自然的机会。我和一些老年登山驴友每当登上山顶,呼吸山林里的新鲜空气,鸟语花香令人赏心悦目。这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老年人健康地活着,爬到山上亲和大自然就是幸福,这是那些整天窝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打麻将的老人所无法感受到的。
我在爬山有时会遇见蹦蹦跳跳的野兔从公路上横窜过去,看见美丽的.山鸡从草丛里惊飞起来,看见雄鹰从悬崖峭壁上扑哧着翅膀腾空而起。但是我也看见村民在山上布网抓鸟。有一次有我在林惠山的大尖山上,登山棍戳进一个窟窿里被一只大铁钳牢牢钳住了,这是村民用来捕捉野猪的,偶尔还能在流沙市区看见有人卖野猪肉。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人和动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如果没有野生动物,人类该是何等孤独啊,都说众生平等,人类为何要滥杀野生动物呢?地球上形成的生物链是相生相克的,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3
渐渐的,清晰的空气逐步被污染,鸟儿不再歌唱,阳光照射在田野中那鲜绿的稻草也逐步枯萎,死亡。
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进入了快节奏,我们渐渐的活在了手机,电脑等新科技里面,不出门半步,也可知天下万事。
打开手机,电脑,轻轻的点击一下便可以让我们得知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件,里面无奇不有,例如寻找一张自然风景图,只要打上相关字体便可迅速找到,并保存。
新科技带给人的种种便利,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前所未有的。但是,它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人们逐渐了深深地陷在里面,无法自拔,最终越陷越深,人们由于习惯了新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促使人们的懒惰的性格逐步的一一展现出来,他们不再出家门半步,不再理会身边的是是非非,只知道点击“浏览”。他们不再感觉到自然中清晰的空气,不再看到飞翔在天空中的雄鹰,不再发现那蔚蓝的色彩,,,真是可怜。
手机、电视、电脑、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却也始终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不知不觉中,空气被污染了一塌糊涂,像是被披上了一件已经多年未曾洗过的棉被,又脏又臭。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够放下身边的`手机,电脑,,,放下可以带给我们种种便利的新科技。适当的走出房门,适当的走进大自然,呼吸大自然中的一些新鲜空气,适当的去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享受大自然的带来的轻轻微风,伴随着鸟叫声的早晨,适当的翻山越岭,使我们亲身的认识事物,去体验,去追求我们不曾追求却想要的自然风景,而不是从虚拟中看到的种种,适当的清洁我们放在角落里那肮脏已久且布满苍蝇的垃圾,这样也会使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干净。
当我们漫步在自然中,看见的是眼前的一片緑洲,而不是垃圾堆积各地满处。
所以,让我们适当的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种种,而不是总是活在虚拟的世界里。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4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5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漫步林间,能观草长莺飞,枝叶枯荣,可无法细说万物之性。打开电视,轻点鼠标,可知万物原理,可无法身临其境。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在我看来,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即便不知万物原理,自然也并不遥远。
看来山峻岭,清流激漓,即便你不懂山的形成,你却能用心感受山的巍峨,水的灵动;看万花红遍,绿荫环绕,即便你不懂花的种美,树的生长,你却能用心感受花的甜美,树的奉献;看繁星闪烁银月悬空,即便你不懂星星的距离,你却能感受黑夜的神秘与趣味。由此可见,如若心有自然,心系自然,虽不知万物进化理论,却能感受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灵魂。自然,近在咫尺。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获得身心愉悦。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你贴近自然,你会收获不少意外的惊喜。当你与家人朋友出外旅游时,因为有清泉叮咚,你会收获趣味;因为有雄伟瀑布,你会叹为观止;因为有虫鱼鸟兽,你会惊喜不断。当你在自然给予你的一切中享受,当你被自然亲切纳入怀抱之时,你是否有发现,即便你不懂鸟性不懂花语,你却已经与自然如此贴近?你是否有发现,是自然带给你的喜悦与惊奇,让你觉得自然其实并不遥远?
身临其境,用心感受,自然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苏轼被贬黄洲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自然的雄洋壮立,使他认识到人生短暂,何必难为自己?才会有他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嵇康喜爱竹林,喜爱竹林中悠闲的'雅士生活,是自然的清高秀丽,使他拥有竹子般正直的性格,不愿与世同流合污。我觉得,我们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力量,吸收到的精华,能使我们的涵养进一步提升,使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圆满。而这一切,难道懂得万物表面的原理能比得上吗?
诚然,有人觉得懂得物性更重要。不可否认,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我们可现清楚了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然而,这一切却只停留在表面,你未曾用心去感受自然,你亦未曾得知自然的真谛,所以这样,自然只会“越来越远”。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风的灵动,融摸水的温润,你便会窕尔一笑,用心感受自然,你会发现,自然,就在身边。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6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7
当夜晚的霓虹灿烂,你是否留意过天边的闪闪明星?穿行于车水马龙,你是否在意过路边的点点繁花?行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自然”二字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事实真是如此?当然不是。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就让我们走进自然,感知自然。
假如我是《朗读者》的嘉宾,我会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带领大家感受自然的美丽。
感知自然,领略自然之美。自然是什么?自然是“两只黄鹂鸣翠柳”的生机勃勃,自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风景,自然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悠然趣味。《荷塘月色》中大量的描写,使得一幅盛夏荷花怒放图在我们心中徐徐展开,其优美的语言,华丽的词藻更是锦上添花,让我们体悟大自然的美丽。
感知自然,拂去心灵的蒙尘,让我们的精神振奋。自然拥有奇妙的力量,它让我们浮躁的心归于宁静,将我们的灵魂妥善安放。《荷塘月色》的文字清新优美,让我们的心情明媚,精神也为之振奋。优美的文字谱成一首悠长的曲,萦绕在耳边;华丽的词藻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引人入胜。走进荷塘月色,走进自然,让自然拂去心间蒙尘,让自然化去我们心头的淡淡愁绪。
感知自然,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在物质世界中,我们会随波逐流,会迷失本真。回归自然,守住心灵的净土,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在自然中,我们个人的品格也会不同。《荷塘月色》的.美景让人动容,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回归自然,我们会变得真实平淡,我们的心也会得到净化。走进荷塘月色,感知自然,净化心灵,建设精神家园。
“我们走得太快了,精神被落在了后边,停下来,等等它。”感只自然,感受花鸟虫鱼的乐趣,领略雨过天情的美丽风光,感知梅兰竹菊的气节。《荷塘月色》只是自然之一隅,若要感知自然,还需跋山涉水亲自感受一番。感知自然,领略大好风光;感觉自然,拂去心灵蒙尘;感知自然,建设精神家园。
闪烁的霓虹固然美丽,可天边的零星流珠也炫目动人;川流不息的人群固然繁华惹人醉,可路边的小花也能自成风景,走进“荷塘月色”,亲近自然,感觉自然之美。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8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全然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瓜果清香、丛林气息。的确,这是了解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但方便是一说,能否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便是另一说了。
我们既应感受自然之近,也应感受自然之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然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对于我来讲,对于自然的了解也是仅局限于电脑屏幕上的那点知识,偶尔也会爬爬山,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但这种机会真的是少之又少。但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现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追求高效、总是效率第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慢下来,感受自然呢?最应该做的是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感知自然,不静下心来,怎能体会到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那份闲适自得?或许我们会觉得自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当我们亲近自然、走近自然之后,才会真正地拉近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才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才能于漫步林间之时,享受草长莺飞、树木枯荣的乐趣,曹操之所以能写出豪情万丈的《观沧海》,是因为他有着如大海般开阔的胸襟,所以当我们面对自然时,也应当怀着曹操那样的胸襟,方能享受自然的.美妙。
总的来说,自然到底是“近”、还是“远”,这全然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既不能只关心生物的纲目属种,而忘了那份漫步林间的自得与安适,也不能只顾漫步林间、享受愉快,而忘了去弄明白生物的纲目属种,在“了解”与“亲近”之间,应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自然对于我们来讲就不会有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感觉了。从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的确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尽力多角度、全面地了解自然,感知自然。
让我们享受自然,感知自然的近与远!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9
大自然的河,宛若一条碧绿的带子;大自然的山,宛若以为高大雄伟的战士;大自然的春,生机勃勃;大自然的夏,烈日当空;大自然的冬,白雪皑皑;大自然的一切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让人回味无穷。我们要用心去感受,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
春,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鸟儿们也来了性,在柳树的枝头上迎吭高歌,小草们似乎听得懂鸟儿的歌唱,轻悄悄的钻出泥土,探出头来。花朵也不甘示弱,跳起了摇摆舞。柳树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可是他也摆起了双手跳起舞来。“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运独紫荆。”这句话或许是描写那些场景的。过了不久,便下起了鹅毛细雨,那雨像是蚕丝一样,轻轻地在天空中飞舞。雨随着风到了山里,滋润了竹笋,那竹笋像是被施了魔法,忽然蹿的一下,高了几十厘米。春还真是一位母亲。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吱吱吱……”地乱叫,似乎是要用唱歌来打摸这难熬的时光。嘻嘻,可我们小孩真是最喜欢夏天的,因为夏天,大家可以不顾一切地冲向游泳池,痛痛快快的享受一番。不过,夏天会下雷阵雨,这可忙坏农民了,农民们在家惦记着那些稻米。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并没有把农民的稻米给冲走。哈哈,原来这是夏天给人门开的一个玩笑啊!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风的诗。是啊!秋天的风是清爽的,也是丰收的。秋天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像是用金黄的地毯铺上去似的。这下人们个个是喜笑颜开。秋天,果然是一个欢喜的季节。
我们这里的冬天虽然没有下雪,却独有一番情趣,每年冬天的早晨,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因为在学校中,我们个个在尽情欢笑,绕着榕树追逐打闹,以此驱逐寒冷。
什么是自然,所有的一切是自然,自然界是巨大的,可以这么说自然是无限的。源头深,水流淌不息,水流而鱼生长,是自然之理,根深而树木生长,树木生长
而结果实,也是自然之理,学习也正如自然,水聚得多成江河,可流淌不息,是鱼儿的依靠,树根扎得越深,生长出来的果实也越可口,是树叶们的依靠。我们应该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让我们心中的树根扎得更深!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0
人类作为大自然的孩子,无论何时,内心还是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于是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寻找,去感知自然。我们与自然的距离到底是远还是近呢?其实答案可以是很远,也可以是很近。重要的是我们要选择一个最佳的距离去感受它的美好。
王安石任宰相时,老朋友、大文豪苏轼去拜访他。王安石希望苏轼帮忙改一下“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这两句诗。苏轼看后觉得很可笑,明月如何能叫呢?黄犬又怎么卧花心?于是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王安石只是笑笑,一言不发。后来苏轼有机会去游历南方,才在当地了解到有一种鸟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自己把老朋友王安石的诗改错了。这种事放在今天的话,也许就不会这么复杂了。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要在网络上搜索,我们便能全面地了解各个种类的动植物,不用跋山涉水便能获悉它的概况。如果东坡先生生活在现代,他便能迅速知道皎洁如月的“明月鸟”和飞舞在花蕊间黄色的“黄犬虫”。
然而很多时候,网络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想要更近地去感知自然,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收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我们上路了。我们在旅途中肆意感受自然的高深莫测,抬头能看到天光云影、奇鸟珍禽,低头能看到落英缤纷,远处还有奇山异石,碧波荡漾。李白面对天门山瀑布,发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惊叹;王维远行塞外,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景;李商隐登上乐游原,道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真谛。大自然是那么的瑰丽奇妙,是那般充满玄奥,我们若不近距离地去感受,岂不可惜?
还有诗人陶渊明,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别人问他为何,他回答说“心远地自偏”。原来,感知自然还可以是在心里,那又有何距离的束缚呢?
有时候,只有亲身下河才知深浅,亲口尝梨才知酸甜;有时候,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惑;有时候,要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无论远近,只要感受到自然的各种美,便足矣!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1
静,也许是我眼前的第一缕声音,微风拂过,巨大的绿叶沙沙作响,和谐地奏起自然之声甚至,甚至我还能听到小草生长的声音。它们在一起,为这个静谧的岛屿带来一缕轻快的微风。躺在草地上,榕树巨大的枝蔓回绝了清晨第一缕曙光。我站了起来,走进幽寂的庭院,我用指尖轻轻滑过院墙。岁月无情呀!抬头望去,正是朝曦东升,颤动的露珠,在墨绿的青苔上抚动。就连从指尖滑过的风,也是安安静静,小心翼翼地跑过,不惊扰每一位静默灵魂。
正午的阳光粗暴地赶走了清晨的曙光。
我终于呼出心中积闷已久的尘气。
耳畔掠过几个悠远的音符,细细觅去,原来是《致爱丽丝》,曾经多少名流在此,优雅的敲击这看似单调的黑白键,如今,这些钢琴们正落寞地在一座哥特式建筑里沉思,弹指思绪间。走入那座哥特式建筑,我看到了古老的木制钢琴,淡淡的檀香幽幽的传来。多少能工巧匠,在它们身上留下巧夺天工的制作。岁月流逝,道道皱纹安居于此,残缺不齐的象牙键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古老的手摇钢琴,最大最早的立式钢琴……我随着时间走过200年的钢琴史。我倚在镇馆之宝的施坦威古董四角钢琴上,嗅着来自巴西檀木的清香,抚摸着岁月留下的斑驳,倾听它的美好回忆,和他一起分享自己属于我们的回忆。清风和海浪的拍打,从远处幽幽的传来。
慵懒的夕阳驱走了焦躁的烈日。
在不知不觉中袭来的'黄昏,让夕阳撒满了金黄的沙滩。一时愤怒地撞击鼓浪石的海浪,也安静得任夕阳在它的身上抹上一层绚丽的玫红。我脱了鞋袜,走在沙滩上,让脚底的每一个纹路都去接受沙子的磨砺。在落日夕晖下,残阳把我的背影拉的长长的,映射在凹凸不平的沙滩上。我缓步走入大海,一波波的涟漪涌了上来。海风吹动了我墨绿的衬衣,我用双耳去聆听海风的心跳,夹杂着的钢琴声,让我的心飞得更远;用每一寸皮肤来感受来自岛上的静谧,让我的心更沉静。我伸开了双臂闭上了双眼,让阳光在指尖绽放。心灵找到了家,是自然之家,我读到了我心的故事,我知道心---不会走了······
走进你的心,和自然一起飞翔。
回归了自然。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2
犹记以前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梦中都回荡着那和服女子的温润笑靥,便痴痴地到花市上买了株樱花来,也盼着一日如霞烟云可映着我家屋檐。
谁想不几日,那花竟死了。老农听着我的叙述,微微地笑:“樱花怎么能那么养呢?它有自己的种法。”
那一刻,我猛然间开悟,原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惟有适合自己才可开出一片繁华,否则生且不易,又何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想来又有多少人沉迷于仿效他人的热潮,丢了自我?塞辛格《麦田上的守望者》风靡一时,大街上戴鸭舌帽穿风衣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歌德为慰藉自己的.书出版,一时自杀又成为一种时尚。当时尚的潮流席卷于世,当喧哗与骚动潮水般涌来,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与自信,坚持自己,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蝶翼翩翩,这群精灵懂得避开烛光,不做那扑火的飞蛾,而去尽情享受自己的幽暗。我们为人处世亦该如此。古人诗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便深谙为人之道。何处种菱何处种稻与如何摆放我们的心灵原本是一个道理。大时代的喧哗与骚动原本与你无干,你只养一池心莲,自守一树清凉,便自得其所,岂不快哉?
人生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前者心思明亮,不掺一丝杂质,如弘一大师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后者则有污浊有沼气。人活于世,不求随波逐流,便如一朵墨梅,可静静绽放于生命的绢帛。
再想古代士子熬得十年寒窗,只求一举成名天下知,竟是痴了。生不用封万户侯,只求如徐霞客,遍览名山大川,一仆一驴,一笔一绢,任他世事烦扰,我自有天枕地床;更无需黄袍加身,便如蒲松龄“老于世情乃得巧,昧于世情则得拙”,他秉持一拙所自安的生命准则,在野狐鬼妖间荷有一颗天籁自鸣、童真满掬的心灵,给无数士子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想象。
天籁自鸣,不择好音。为人处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即使荆棘满生,亦可步步生莲,脚下生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也痴了,且让那花睡去,明朝醒来,又可开得一片春天。
感知自然作文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3
大自然以最独特的手法,装点了我们美妙的生活,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心灵的美丽。
当晨曦的第一缕金光撒向大地,走在阳光灿烂的小路上,不经意地一瞥,一朵花瓣,在枝头滑落,伴随着几片落叶,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微风轻轻吹拂,将它们带到了那遥远的天边……
当我们驻足芳林,耳边总响起婉转动听的声声鸟语、阵阵歌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展翅翱翔的雄鹰。它们用自己最亲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用最柔美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谢,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生命,感谢大自然给了自己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
当憩于静静的小池边,遥望远处那密密的竹林,实在是绿得可爱,一条幽幽的小径直通远方。低头倾听桥下的流水声,淅沥淅沥地欢快而平静地流淌,仿佛在与大自然愉快地私语,倾吐自己的心思与喜悦。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顺着秋风飘到了地上。从相伴了一生的指头上悄悄地落下来。它没有一丝埋怨因为她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冬天,为了大树的休息生养,它依然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养分,不给母亲添烦恼,断然从树上落下来,悄然离去,回到了哺育、抚养它的土壤中,化做养分,把自己的一切又全部献给了大地。
当我们身临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时,听着海的呼吸,感受海的气息,体会大海的那种种与世无争、平静和那深沉的力量以及那沉默的美。尤其是它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的情怀。它对待世界万物是最公平的。
当我们身处一泻千里的长江,和那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看见它们那黄色的血脉,永久不息的生命力,那咆哮的力量和那博大的胸怀,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它感到骄傲,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当我们站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时,当我们站在雄伟的万里长城脚下时,当我们站在神秘的西藏布搭拉宫时。我们会惊叹祖国的建筑是如此辉煌壮观,祖国的'文化是如此灿烂!
大自然是如此神秘!
大自然的美,在与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小草和每一块石头。感悟它那微弱而坚强美丽的精神。大自然的美,在与四季,感悟它生命的更换。
朋友,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投入它宽广的怀抱,全身心地领悟。领悟它内在的那独特的美,领悟人生,领悟哲理。那样我们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美丽的心,纯洁的心。那样我们会很幸福地聆听大自然的声!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4
人与天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份和谐,是一份优美。这份和谐、优美来自于人是小宇宙,天地是大宇宙。就为这份天地与人完全不可分割的理念,自古有多少修道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一种无你无我的境界,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种相融相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生命的,是纯精神的。每一个修道人如果能达到这种纯粹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能力。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有超越时空,掌握万物的能力。为此,佛说,性空缘起,相由心生。
一个能改变自我的人,就是一个改变天地宇宙磁场的人。能改变天地宇宙磁场的人,就是一个能力殊胜的人。这个人需要一份柔和,慈悲的情萦来面对众生。而众生不单单是有情,还有无情之事物。无情之事物,以表面论,世人以为是没有情感的。这种认知实则是错误的。天地宇宙万物都是心性的羽化,有情生命与无情生命都是有灵性的。
一个心性柔和的人,万物是欢喜的。万物欢喜的缘,只为心性相同。而心性相同的缘,缘起只为一份欢喜,欢喜的心能羽化万物,而万物就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一切。
一个心性良好的人,和蔼的人,善良的人,智慧的人,真实能改变环境。而改变环境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自己是一个有形体,是一个存活于世间的实实在在可见体。就是这个可见体主宰着有形事物与无形事物的能量转化。如果说今日之世界,是一个资本运转的世界,那这个掌控资本运转的中心点就是人。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地尊者,人是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一个伟大的.能源点。这个能源点,只要是善用万物,万物就能为人类社会服务。能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社会环境,才是人类的吉祥。所以说,人与天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一脉相承的。是你好,他、她就好的一种健康。而健康人生,健康社会,是我们生存必须的。为此,伟大的思想总是超越人类社会而引领社会。
一个社会能有一种非凡的智慧来呵护众生,呵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这真的是我们的福分。能惜福,能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就是我们大家的福。今日世界,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来爱护,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让碧水蓝天为我们歌唱,留一份清新,留一份绿草地,留一份阳光明媚于人间,我们就是有福的人了。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5
大自然的美景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感受自然的风光,品味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逐渐淡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眼光放观全球。但通过高科技手段来了解自然,究竟是将我们与自然拉近还是疏远自然呢?若感知自然,幸福会涌上你心头。
印度领袖甘地曾说过:“当你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时,那就是你最幸福的时刻。”对!当你一个人走进自然,细细品味,感受那鸟语花香,你就会发现自然是多么美妙和神奇。
人们可以通过书籍或其他途径来了解自然,但那终究是外物,不经过自己的亲自体验,哪能感受自然界的乐趣?苏东坡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他饱读群书,知识渊博,但是早期在朝廷做官,工作繁忙,未能多进入自然亲自体验。有一次,苏东坡到王安石家做客,当时王安石并不在家,所以苏东坡独自一人进入书房,发现了王安石的一幅画,画中是一只鸟,旁边题名是黄雀鸟。苏东坡看后,觉得此处有错,因此他便自以为是地修改了这幅画。后来王安石回到家中,看到这一情景,便深深地叹了口气,连说:“非也!非也!”苏东坡不懂其中道理,还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几年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在路途中,他发现了一只漂亮的鸟儿,觉得这鸟与在王安石家中所看到的画中之鸟相似,便问身边的向导,此为何鸟?向导说这是黄雀鸟。苏东坡听后,顿感到自己当时的无知。如果苏东坡不亲自走进自然,而是通过书籍的知识,他哪能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黄雀鸟呢?如果没有亲自体验,可能到他死为止,他还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错误。
陆游曾经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的劝诫让我们明白,只有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才能发现更多、更真的东西。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网络,甚至是卫星来了解自然。但用高科技来了解的自然,能真正把我们与自然拉近吗?现在的孩子只能通过图画册来了解自然,他们只知道有苹果树,却不知道苹果树是如何种植和生长的;他们只知道有大草原,但却从未走进去,躺在大草原上,感受那青绿的草和和暖的风。我们要亲自感知自然,品味自然,不要总是依赖通过书本、电视和网络了解自然。
感知自然,生活美好,幸福自来。我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之外,要融入大自然中,让我们一起爱护自然,走进自然。
广东高考作文真题:感知自然 16
经冬不衰的松竹,经霜不败的秋菊,万年不改山的本色,百年不变海的秉性。没有人不感叹大自然神话一样的传说。
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书中,抬起头来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电视里,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
随着科技的发达,手机功能的强大,我们总是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大自然那真正的模样。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人们眼里只看到了前半句,却对后半句不屑一顾。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让茫茫众生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亲临了壮阔的赤壁,由此而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篇;正因为李白亲临庐山,才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毛主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才会抒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
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中寻得自然的.真谛。
有人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而是从别人口中听说了岳阳楼和洞庭湖的秀丽风景,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然而,范仲淹一生都是个地地道道的践行者。
虽说我们能够通过网络世界去感知大自然,而且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更何况我们通过天气预报,也能有效地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但我们还是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瞬息万变的信息变化。
君不见,那些拍摄大自然中离奇古怪的镜头的人,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他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以来人们所具有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本心。
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大自然,诸君自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