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元公共教育体制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化、严重脱离实际需求和人才就业思想僵化的状况,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把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制作为城乡和谐和……
构建一元公共教育体制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化、严重脱离实际需求和人才就业思想僵化的状况,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把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制作为城乡和谐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广开教育渠道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困难。
关键词: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教育;发展模式
一、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现象及根源
现象之一:200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2.7亿,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则为:美国13.4年、英国14年、加拿大11.6年、日本11.1年、法国13.1年、澳大利亚14.4年、芬兰13.5年、爱尔兰11.7年。到2021年,我国人口基数预计将达到15亿,缩小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了特殊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举世公认的长足发展,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从而决定了投入教育的资源总量有限。无论从纵向上还是从横向上比较,都不难看出我国落后的经济支撑着庞大教育的窘境。
现象之二:从相对量来说,我国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处于世界靠后的位置。发达国家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绝大多数在1000美元以上,瑞典超出2000美元;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在1000美元~1500美元之间。中等发达国家在100美元~500美元之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于100美元。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只有9.4美元,低于印度的11.5美元[1]。
现象之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教育投入和结构不合理。全国80%以上的地方教育经费来自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西部有的省份达到90%以上。税费改革以后,在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再难以负担庞大的教育经费投入。
现象之四:办学形式以城市为主导,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不切实际地实行“统一”,使得城乡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效果产生背离。
现象之五: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发展产生明显的地区差异。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看,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文盲率分别为6.4%、7.5%和11.5%;而相应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总人口的4.5%、3.5%和3.0%;具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数分别占13.3%、12.1%和9.3%;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9%、37.6%和46.6%[2]。
究其上述现象的产生根源,综合学术界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将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视为“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而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教育发展上的突出问题。
首先,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教育发展的状况,受制于政治经济的状况及其需求水平的制约。公共资源的分配,远非教育系统自身能够解决。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多年来严重不足,一直没有达到占GDP6%的国际标准,导致老百姓不得不付出沉重代价为教育买单。结构性问题不解决,教育边缘化现象还将持续。
其次,城乡二元社会组织模式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极不均衡,长期表现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2000年,全国“两基”达标地区人口覆盖率为85%,而西部地区仅为71%。到2001年底,全国尚未“普九”的490个县中,西部地区占了433个[3]。我国高校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有13个省没有重点大学,不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全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也比较显著。目前,城乡适龄青少年受教育年限相差3~5年左右,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再次,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十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发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
二、构建城乡一元化公共教育体制,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几乎一切公共资源分配都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不例外。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针对我国城乡二元教育格局的状况,创新教育发展模式,走出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应将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教育体制作为城乡和谐和社会公平的基础。
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要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就必须从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入手,建立农业和农民的自我发展机制。机制的建立不仅要靠农村和农业改革的深化,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靠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而所有这些,又都与农民不能享受同城市居民大体公平的公共教育体制相关。可以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当前城乡之间最主要的也是根本性的不公平。因为收入的不平等多源于机会的不均等,特别是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费改税之后,政府采取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但是由于县财政能力有限,对于庞大的教育支出力不从心,而中央的转移支付有限,农村教育经费匮乏的困境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每况愈下。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教育公平问题,还要致力于重构城乡一元化的公共教育体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城乡儿童享受均等的公共教育资源待遇的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
党和政府近年来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战略,客观上要求公共财政在实现城乡公共教育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之前更多地补贴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城乡间公共教育的公平程度。反哺之义,当不止于减负少取,更在于加大投入,使公共财政更多地补贴扶持三农,其中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理应是重中之重。要做到这点,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让教育投入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把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供给和城乡一元供给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义务和长期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因为客观上的城乡差距还将持续,在获取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基础教育仍然是农村人口可以享有的重要教育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获得其他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竞争,从而成为改造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前提。
再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看,要从地区教育发展现状来发现不同要素变化的趋势,从中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把发展落实到竞争力要素的动态变化上。辩证地把握本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优势中发现劣热,从劣势中寻找优势,把有竞争力的领域作为区域发展教育的动力和重点。发达地区并不等于没有弱势,欠发达地区并不等于没有优势,从这方面找到自己发展的重点,对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面把握教育发展要素,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
(一)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理性认识西部教育发展的机遇与困难,为教育发展提供体制保证。西部大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但教育发展要从西部区域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资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风,利用机遇优势,克服空间制约因素,走特色发展道路。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2)全面把握教育发展的要素,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要认真研究和关注西部教育发展与西部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物质和精神环境、资源等的关系,把教育发展建立在对众多因素的科学把握上,科学编制和落实发展规划,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目前,我国普通教育和幼儿园在校生数为2.4亿人,成人学校在校生数为7880万人,尚不算非正规培训,两者加起来就是3.2亿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人群。但是,由于经济实力薄弱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劳动力结构重心偏低,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3)教育结构调整必须有利于构建城乡社会和谐。现代社会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发展,更表现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既不能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教育,也不能为了达到短期目的而急功近利。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前提,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西部教育的教育结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不能盲目仿照发达地区而严重脱离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切实将西部教育办成着眼现实、瞻望未来的强国工程和希望工程,而不是“失望”工程、“面子”工程和所谓的“政绩”工程。既需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要始终把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以学生为本,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形成制度,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西部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1)深入贯彻先进的教育观念。就目前而言,观念更新的内容主要为:一是要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基础教育是人才形成和素质提高的基础的观念,克服教育上的短期行为;二是必须确立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行为的观念,深刻认识教育投资的方向和意义,着眼于长期效益,以对人的投资吸引和推动对物的投资,以人的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更新教育理念,把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摒弃以升学率为学校追求目标的理念。
(2)由粗放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转变。一是必须在确保投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育内部的潜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杜绝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二是应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改革用人制度,加强人才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确保教育经费充足,为教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在教育经费的保证措施上,一是要提高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只有切实提高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才能水涨船高。二是多途径筹措西部地区教育专款。中央政府应把对教育的支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下大决心保证财政投入,使比例逐年增加。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根据财政实力按比例分担基础教育费用。同时,辅之以社会力量办学,以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基础教育。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相当数量的乡级、县级政府财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靠地方财政补贴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扶持西部教育,可通过向世行贷款、发行国债和教育彩票、征收教育税等渠道筹集资金,为西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4)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促进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要适度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要设置一些直接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的教育网络,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结构体系,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
(5)推进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教育经费投入新机制。要加大改革力度,扩宽思路,拓展财源,合理配套,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强化教育资金的运作增值,增强教育的良性循环能力,为建立区域现代化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强化“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一改革宗旨,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有一个根本基础。强化国民的教育投资与教育消费意识,促进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的改变,引导国民文明消费的内容和取向。确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的新观念,使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逐步完善,成为教育事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支撑点。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教育目标与基础的统一
教育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当前和今后几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机遇期[4]。但有机遇并不意味着成功与发展,如果不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西部基础教育结合,则很难把握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现代社会,教育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依据,与一个人的就业、收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决定性的影响。在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唯一可以让人参与角逐、向上流动的希望所在。通过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主导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教育是人力资本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潜在的、导向性的、综合性的。西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小康,基础教育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
首先,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通过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持续地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提供不断丰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满足人类自身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应当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向基础教育。
其次,全面建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决定了教育是最重要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准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水平。从人的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满足程度或者自我实现程度,即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对于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于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来说,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指绝大多数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好处。因此获得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本身就是全面建设小康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之一。
第三,基础教育是更高层次教育的前提。对于农村全面小康来说,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和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将从根本上决定着农村全面小康、乃至全国小康的水平和状态。
综上所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关于西部教育的发展目标也令人鼓舞。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滞后依然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提供优惠政策的实际效果。
教育发展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与物质和精神环境,与可利用资源等的关系密切,要使教育发展建立在对众多因素的科学把握上,科学编制和落实发展规划,缩小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的机制保证。要理性认识教育发展的机遇与空间,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体制保证。西部教育发展一定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盘活现有资源,避免盲目攀比和追风,利用机遇优势,克服空间制约因素,走特色发展道路。要找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证。
参考文献:
[1]郑宝华,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205.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4-29.
[3]牛嫱.教育:中国教育距离世界有多远[N].北京青年报,2002-07-15.
[4]教育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于连坤.努力形成公平与效率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J].理论前沿,2005(5).
[6]田成川,李宝庭.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建设[N].经济日报,2005-03-03.
[7]顾建军.教育与反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