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学设计 工程 问题

管理员

摘要: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题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解答下面应用题

  1.挖一条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列式:1005=20(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列式:

  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研究的是哪三种的关系?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回答:上面两道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三量关系,已知工作总量和工程时间,求工作效率.

  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10020=5(天)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天)

  师生小结:上面3、4两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问题.已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9.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教师提问:

  (1)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样分析?怎样解答?

  30(3010+3015)=6(天)

  (2)把上题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24(2410+2415)=6(天)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

  (4)为什么结果都相同呢?

  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它们的商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

  (5)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

  把这段公路的长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段公路的()

  列式: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3.归纳总结.

  4.小组讨论: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5.练习.

  (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完成?

  (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用12小时,乙单独做用10小时,丙单独做用15小时.甲、丙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甲、乙、丙三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的算式.

  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可以完成,乙车单独运6小时可以完成,现在由甲、乙两车合运这批货物的,需要多少小时?正确列式是().

  四、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表示.)工程应用题还有很多变化,以后我们继续学习.

  五、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30(3010+3015)=6(天)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天)

  特点:工作总量:1

  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2、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是用单位“1”表示以及求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现在合校已经五年了多了,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决定修一条高档次的一级塑胶直行跑道。大家高不高兴?今天我们来研究修跑道的问题。

  师: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4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6天,(板书: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4天,乙队单独修需6天,)

  师:因为有施工现场,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学校领导想让工程队提前完成任务,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咱们该怎么办?两个工程队合修行不行?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猜想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

  2、验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师: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假设这条直行跑道的实际长度,如24米,60米……

  师:可以,你们认为假设这条路的长度为多少米比较好?为什么?

  生:4和6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好,计算方便。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计算验证。

  课件出示:

  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2名学生板演,并说出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通过以上的列式计算,你们有什么疑问?

  改变了工作总量,为什么合修的天数还是2.4天?

  3、释疑:

  (1)讨论释疑。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价值。

  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工作总量变了,而合修的天数不变?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4、尝试:

  既然合作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具体数值没有关系,可以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为单位“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里的“1"表示什么?说出数量关系式.

  5、小结:

  像这样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师:今天解决的这种工程问题,其实就是用分数的`方法解答我们过去学过的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6、提炼思想

  怎样才知道以上的解决方法是正确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验算答案是否正确。(1/4+1/6)×12/5=1,因为我们假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所以答案正确。

  师:不管假设这条道路有多长,答案都是相同的,把道路长度看成单位“1”,更简便。

  师: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像这种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这种思想就是数学上“建模思想”,如行程问题等也可以用这种思想来解决。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45页第7题。

  五、归纳总结,促进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千米改为40千米、45千米、500千米、10千米、2千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2)谁能说说你们组选择的工作量是多少米?解答的结果是多少?

  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回答,结果都是6天。

  (3)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结果不变,那么我们去掉题中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这道题还能不能解答?

  4.改造例10:去掉具体的工作总量。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以讨论题为线索,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出示讨论题:

  ①这道题求哪个量?应已知哪些条件?

  ②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怎么办?(用“1”表示。)

  ③甲队的工作效率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甲队、乙队的工效

  (2)汇报讨论结果。(先说讨论题再说解答方法。)

  1表示什么?(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

  作效率。)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那么工作效率就要用每天完成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3)板书解答过程: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5.工作总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工作时间不变呢?请你们每一组用刚才选择的数据,计算出甲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乙队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甲乙两队的工效和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计算结果:

  6.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利用三量关系来解答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前者的工作总量给出了具体数量,因此工效也是具体数量;后者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效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后者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都是用“率”来表示的。)

  (三)巩固反馈

  1.出示“做一做”。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用20天,乙队单独做要用30天。如果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做完?

  (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提问反馈:第一问求什么?(工效和)

  怎么求甲乙两队的工效和?(甲工效+乙工效)甲乙的工效各是多

  第二问求什么?应根据什么列式?

  2.只列式不计算。(小组讨论完成,每组再选一名同学分析。)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12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

  ①乙丙两队1天完成几分之几?5天完成几分之几?

  ②若甲乙两队合做2天,还剩几分之几?

  ③甲、乙、丙队合作几天能完成全部工程?

  3.选择正确的列式。

  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快车5小时走完,慢车10小时走完。两车同时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

  A.500÷(500÷5+500÷10)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