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 ……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
故事概要:原本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整个人的状态和以前都不一样了,他的好朋友河鼠和鼹鼠在报纸上看到咨询师苍鹭的介绍,建议蛤蟆先生去和咨询师苍鹭交流试试。于是蛤蟆先生每周二上午去苍鹭的咨询室聊天,通过和苍鹭的对话以及对话后的思考,蛤蟆先生渐渐探索自我、改变想法,脱离了抑郁的情绪,重新振作起来,而且这时候的蛤蟆先生和抑郁前的蛤蟆先生也大不一样。
在蛤蟆先生和苍鹭的咨询沟通中,涉及了“儿童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三个名词。“儿童状态”是指人对父母或其他人一直产生依赖情感,在面对、处理事务时运用自儿童时代形成的方式方法。儿童状态还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和“适应型儿童状态”,后者是在幼小儿童时期为了在强者父母手下生存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处在“父母状态”的人会经常性以强者、教育者的姿态对待他人,“挑剔型父母状态”则会用指责、批评教育的方式,我觉得处在这种状态的男性用现在流行词来形容就是“爹味十足”;而“养育型父母”是用“我是为你好”的态度对待他人。“成人状态”相较于前两者来说,是指能控制情绪、运用思考能力、理智地待人接物。未发生这一切前的蛤蟆先生处在“适应型儿童状态”中,因为他的父亲一直以“挑剔型父母状态”对待他,而他的父亲去世后,蛤蟆先生的朋友獾(huan)也是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所以蛤蟆先生一直被这种爱挑刺、指责他人的人包围。在接受了苍鹭先生咨询和帮助后的蛤蟆先生,理清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情绪,将自己调整到“成人状态”,改变了从前对工作的看法,唤起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兴趣。
苍鹭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询问、引导蛤蟆先生思考、回顾过往经历的方式,让我联想到Steve(史秀雄)在他的播客里提及的课业故事。Steve说他有一门学科的考核不是考试,是交一份论文,论文主题很特别,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经历并将这些经历写成论文。我当时听到这段的时候,就觉得很别致,也产生了写写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想法,然后这也就是想法,至今没有动笔。不过后来我会在发呆的间隙里回忆回忆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结合当下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或方式,发现过往种种经历对我现在的影响是有迹可循的。弗洛伊德主张的“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是真实的,但阿德勒提倡的“创造性自我即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有机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合理的。从蛤蟆先生的经历中,读者可以发现这两个理论共存且不矛盾。
书的后半段提到“自证预言”,关于这个概念我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也看到过。什么叫“自证预言”呢?苍鹭举的例子是:如果蛤蟆先生认为日子过得很糟糕,今天很难过,晚上喝了酒,大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头痛欲裂、全身不得劲,这一天会继续觉得糟糕。如此往复下去,就会像最初“预言”一样,日子真的很糟糕。细想之下,“自证预言”带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潜意识中想法和态度会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这样就彷佛冥冥之中命有定数一般,预言成真了。如此看来,鸡汤文里提倡的“每天清晨给自己一个微笑”、“对自己说你真棒”这些观点,还真有一定的效果。
我特别喜欢阅读过程中发现在读的书里内容和以往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观过的影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虽然有着种种联系是正常且合理的.,但当我自己发现这些相似点后会收获微妙的成就感和喜悦,有一种画面感:在我的脑海里,各种乱糟糟记住的东西慢悠悠、颤巍巍地伸出一根细线,链接在一起,接着知识地图一点点的显露出轮廓。这样的发现也让我之前因为“读过书却无法写出满意的读后感”、“读过书后记不住具体语句与内容”、或者“无法向他人介绍我读过的书籍”这些情况,产生我读了书却什么都无法获得的焦虑感得到缓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人物设定是沿用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话书《柳林风声》里的人物,因为前者在书里提及了蛤蟆先生一段偷车、入狱、逃狱等惊险刺激的经历,可都是一笔带过,于是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准备之后阅读《柳林风声》一探究竟。巧的是,在新关注的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中,作者晓雪引用了《柳林风声》中的一段话:“文学、童话,在逻辑上都是写的另一种生活。尤其是文学里的童话,是鼓励着人们不要只在真实的生活中来回徘徊,看尽琐碎,那实在是很容易日渐狭小,日渐短浅,日渐猥琐。”我很是喜欢,这不也是阅读的妙处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
一、只有当事人自己愿意,心理咨询才会开启和奏效
尊重每一个人是否主动寻求改变和接受心理咨询的意愿。这代表的是,不管别人怎么说,你还是可以痛苦。如果没有准备好,你就保留现在的状态好了。
要承认这一点本身就需要勇气,更何况是面对一个抑郁的来访者。在书中,咨询师苍鹭第一次和受访者蛤蟆先生见面,仍然坚定地承认这一点,不把他当成一个弱者对待。
“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在首次会谈结束后,蛤蟆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咨询。临走前他还是有许多疑惑与不安,于是问咨询师:“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此时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说: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关于心理咨询中共同因素的研究也发现,对于咨询本身的期待与希望,可以解释咨询效果中的15%,这算是非常大的比例了。
二、我们经常处于儿童或父母自我状态,而很少保持成人状态
不快乐的根源也许是自己依旧处于儿童状态以及偶尔处于父母状态,而不是处在所谓的成人状态,导致无法自己快乐起来。
1、儿童自我状态,指我们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它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幼年时将刚出生就具备的几种基本情感抓紧发展演化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感受融为了自我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长大后,依旧自动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反应,童年时的情感和行为处理模式和小时候一样,然后再次体验到童年时候的感受,这种感受好的坏的都有。许多感受与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关。
2、父母自我状态,就是表现的如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语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挂念和价值,会很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
父母状态就让自己犹如一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惩罚他们,有时候甚至是自己判定自己的罪,谴责自己,但这些都是处于父母状态。
3、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都有情绪化的地方),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而不是重复儿童时的自动反应或是重复父母的处理方式。
在成人状态下,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为自己所用,行事可以理性而合理,能够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
(注:思维导图引自豆瓣用户“陌上花花儿开”)
三、是我们自己在潜意识里选择了不快乐
这类似于阿德勒的观点:我们无法改变痛苦的经历本身,但可以选择改变看待经历的看法。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错待他、让他不快乐的时候,心理医生苍鹭却指出: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
说到底,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个人怎么能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别人或许会影响你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请记住,“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看清这一点,才能逃脱我们给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无期徒刑。
所以让我们不再谴责自己的方式是,自己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并从经验中学习,而不再只是陷入情绪的泥沼,感到无力、内疚和懊恼,慢慢地,我们就会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深入记忆之流,并从中领悟和学习。
四、警惕自己完全不自知的“自我预言”和“心理游戏”
“自证预言”是指一旦我们在童年时决定了用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就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我们的选择行为,构建了我们的底层架构,我们通过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通过控制事情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一样。
就比如,某些人确信自己是不幸的,他随时可以给你报出一连串他遭遇过的不幸的事情,有些人会忽略美好的时光而选择性的记忆那些悲伤和不开心的事情。又比如某些人确信自己不够优秀,陷入自卑与自责,或者说是困在“我不好,别人都好”的自我预设里,所以潜意识里做的行为都是为了印证这样的预设,形成“赢了预言游戏,输了自己”的状态。
“心理游戏”是指在每个人的人生坐标里,为了达到必然后果(自证预言)而采取的行动。最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自我预言”和“心理游戏”完全不自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大众心理学书。我没有系统的学过心理学,有的仅是对心理学的些许热情和对亲子教育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对拓展区域的一些零散认知。但我仍然想以一个门外汉的角色谈一谈对这本书的理解。
蛤蟆先生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变得抑郁起来,于是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去看心理医生苍鹭。经过与苍鹭的十多次见面,蛤蟆先生开始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在苍鹭的帮助下,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做回了快乐的自己。
文章虽简短,内容却很丰富。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其实心理咨询师的作用便在于帮助咨询者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直视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一切,找到根本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就会发现,其实心理问题的解决,或者说情绪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靠我们自己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第一步就是正视自己的过往。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
所谓儿童自我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儿童来处理问题,比如遇到问题喜欢逃避;父母自我状态即是把自己当成父母一样来处理问题,比如像个法官一样挑剔和教育别人,而成人自我状态则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三种状态没有绝对的好坏之称,但我们只有处在成人自我状态,才能更好的了解自我。
这些状态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所存在的状态是对过往经历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经历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经历,这就好比同一父母所生的双胞胎即使经历相同,也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为他们对自己经历的看法不同。
我们常说:三岁看老。一旦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中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价值观,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于是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大脑里的信念和预期。换句话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打个通俗的比方,如果我们一直确信自己运气差,就会发现,在经历的所有事情中,我们都是运气差的,即便有时候我们有可能中奖,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与中奖失之交臂,而这种失去,大多与自己相关。
说了这么多,最想表达的一点,就是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逃避,正视它,诚实的对待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好的处理,包括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