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荷塘 月色 教案 语文 高中

管理员

摘要: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欢迎……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格多侧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学生读品味课文,理解课文精巧的构思。

  2.把握重点字词来理解文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从整体上阅读后感受文章。

  2.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

  3.抓住课文语句进行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作心灵漫步,去游荷塘、赏月景,感受荷香月韵。

  二、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他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著名长诗:《毁灭》(1923)

  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 春》《背影》《荷塘月色》。

  散文诗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朱自清的父亲是苏东坡的铁杆迷,朱自清出生后,他父亲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得到灵感,给新生儿取名“自华”。“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据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不过,朱自清最感动人的还不是他的文字,而是他的气节。他长期患有严重的胃病,贫病交加,家里孩子又多,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国**政府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曾发给他可以低价买“美援面粉”的配给证。这配给证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但他出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气节,拒绝了配给证。1948年8月,朱自清贫困交加,患胃病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配给的美国面粉。”在朱自清逝世一年后,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郑重颂扬了他,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说明: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先生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表现他的细腻思想感情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通读全文加强第一感受

  2.通过放录音,让学生细细品味

  3. 题解

  从课题来看,本文属于哪类散文?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哪些段落?(由分析题目的短语类型入手)

  我们来看一下“荷塘月色”这个标题,本文属于写景散文,重点写了荷塘和月色,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构成了一幅美丽清新的自然风景画,体现在文章的第四五六自然段。

  四、景物分析(分析第4~6自然段)

  听第4至6自然段朗读录音,思考各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6段写荷塘的四周。

  (一)分析第4段:(月下荷塘)

  1、女生朗读第4段,其余同学要求用“-”画出它所描写了的景物,并思考作者写的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远→近,上→下,静→动。

  2.为了表现景物特征,作者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比喻、拟人等修辞)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中“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既新奇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明珠”写荷花之洁净,“星星”写荷花之明亮。“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看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

  (博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连用共同描述同一个事物的修辞方法。其通过不同的喻体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表现同一事物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征。如写点缀“层层的叶子”的荷花时,连续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非常准确、生动。)

  再来看一下拟人,拟人手法主要体现在“袅娜”与“羞涩”这两个词上。“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难为之状,忸怩之态。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

  3.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涵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释]通感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由于感官发生了转移,所以这种修辞格又叫移觉。

  本文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把嗅觉与听觉沟通了。风的流动,送来的缕缕清香,最先触及的是嗅觉,所以,在描绘时,再现了人们的这种感觉:微风过处的缕缕清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和女子在高楼上唱歌,由于楼高和距离的遥远,人们在听到时,总是断断续续的,作者借助通感将这一情景形象的描述出来。这正是作者的手法的高妙之处。

  4.动静结合。

  5.叠词:叠字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文中的叠词具有增加作品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的效果。今后在阅读时,无论是在散文中还是在诗词里,我们都可以去感悟其丰富的表现力。

  6.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二)分析第5段:(荷上月色)

  1、齐声朗读第5段。(读得太快了,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2.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叶子、荷花、树,写出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用“—”划出描写月光的动词,并说明用这些词语来写的好处。

  (1)泻 ——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2)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3)洗——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从侧面反映月光的柔和与洁净。

  (4)笼——《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

  月光的朦胧、柔和。

  4、“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作者更喜欢小睡,表明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通感,将视觉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是指光与影在微风中和谐的摇动,它与梵婀玲上的名曲的和谐有着相通之处。这里,作者将视觉与听觉连接在一起,写出了荷塘月色的不均匀,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把我们带入一种环境中去。

  (三)分析第6段:(荷塘四周)

  1.这一段景物描写的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

  2.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找出有关词语: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3.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

  4.“我什么也没有”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不仅有“热闹”也有喜悦的情感。与前面作者抒发的感情相称。在这里,作者以景带情,景物暗淡微弱,情感转入低落消沉。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开篇所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流露出的那种不安的情感是否就在这月色下、这荷塘上消融了呢?作者的心绪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课下再次学习这篇文章,来寻找一个答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2

  一.导入:

  荷花端庄清静,自古就有“花中君子”之美誉,自古以来,借描写荷叶、荷花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文俯拾皆是,像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但是因为作者的生活经历、审美情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同一事物也不尽相同。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在《荷塘月色》中,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分析课文

  作者所描写之景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学生思考讨论中,提示学生“作者描绘的景色是浓丽明媚还是素淡朦胧”,从中来选择。

  明确:素淡朦胧

  从所描绘的景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也许不能概括出来,因此,可先避开,引导学生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一说此处景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语)

  明确:“幽僻”

  2.作者此处之景写的如此幽僻,说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哀愁

  3.这种“哀愁”是不是浓烈的呢?那是怎样的?

  让学生从文中寻找语句,体会分析进行概括。

  明确:不是“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说明作者的“哀愁”是“淡淡的哀愁”。

  4.作者的.心情为什么是“哀愁”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语句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

  5.作者只交待了“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就有人认为是源于对*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困苦和诸多矛盾;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介石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 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6.作者此处的景写得“幽僻”,而“荷塘月色”之景又写得“素淡朦胧”,这说明作者的心情有无变化?(有)  这种心情的变化是怎样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第3段寻找关键性的语句

  明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说明作者的心情由哀变得喜。由情与景的结合看,这种喜也只能是淡淡的喜悦。

  7.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明确: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

  8.从荷塘出来,作者为什么写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采莲赋》:少男少女在荷塘那种纯纯的感情,自由自在的生活,是非常有趣而且美好的,然而作者却在叹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