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评课稿(通用14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
高中化学评课稿(通用14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整理数学公开课的评课稿,以供参考。
高中化学评课稿 1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我们备课组有幸听了XXX老师上的课——《化学键》,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同时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的相应的变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
本节课,X老师围绕着两个核心的问题展开教学:一是化学键是什么?二是微粒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学键进而相互作用的?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X老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情境,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或问题链。首先,为了让学生形象化地感知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X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由无数沙子垒成的一个沙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沙子为什么可以构成沙雕?构成沙雕的沙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烈吗?继而得出结论:
(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
(2)微粒间的作用力有强有弱。
然后,请学生相互讨论,谈谈他们对“化学键”的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认为化学键是一种“连接”,是一种“吸引力”。在赞赏学生之后,向学生展示了前人对化学键提出的两种模型:连接式模型和引力式模型,进而请学生思考:前人的认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促使原子间强烈作用的本质性的粒子是什么呢?在学生回答本质性的粒子是电子之后,又向学生介绍了第三种模型:8电子稳定结构模型——原子间的作用力的实质性微粒是电子,每个原子都力图达到外层充满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钠原子会转变成怎样的稳定结构?如何实现?判断氯原子达到稳定结构的途径有几种?从而引导学生分析NaCl和Cl2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并最终得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为了检测学生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理解,随后设置了一组问题链,并将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的书写融于问题链中。
一、从整节课来看,我认为X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较好地通过设计台阶式问题,降低了提问的难度,课堂的连续性较好。 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这一抽象概念的时候,X老师先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宏观世界感知中体会微观世界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当学生提出各自对化学键的认识之后,通过分析存在的不足,进而引出从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角度理解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过渡自然,层层推进,也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个人觉得个别问题设置较难,并且问题表述不太容易让学生理解,比如“促使原子间强烈作用的本质性的粒子是什么呢?”学生很难思考到教师预设的高度,致使课堂出现了片刻的“冷场”。
2、创设可视化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比如在分析钠原子和氯原子可通过何种途径形成稳定结构的时候,X老师类比生活中的投资做生意——要做成一桩生意需要4000元的启动资金,可是手头上只有2000元,如何办呢?通过形象化的比拟,学生自然地想到了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两种途径: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和共用。当然,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氯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途径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但对钠原子如何形成稳定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建议只让学生分析氯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途径。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NaCl和Cl2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X老师巧妙地制作了动态的幻灯片,通过形象化的视觉感受,学生非常明了地理解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3、十分注重教学设计的科学化、程序化。
教学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可以说X老师十分注意教学进程的逻辑关系,一环紧扣一环,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信息来源,以课本为基础,把课本的知识总结加工提升。例如在让学生思考哪些元素之间可以存在离子键时,就以课本给出的几种常见离子化合物进行分类处理,让学生很容易总结得出经常存在离子键的几类化合物。
4、体现课改精神。
从上课情况可以看出X老师事先已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确立了教育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组织材料,设计教法,并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表现出来,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我能看到课堂教学中,X老师热情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他的课堂里,学生充满活力,热情参与,勤于动脑,积极思维,争先回答问题,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叶老师饱满的激情不但感染着学生也感染着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教师饱满的激情,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热情洋溢的老师更容易带领着学生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去感悟知识领域的奥妙。X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二、值得商榷之处
1、教材处理有待改善。这次公开课是按照第一课时离子键、电子式,第二课时课共价键旧教材的模式处理教材。第一节课教学设计在总结四点常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太绝对化,没有注意特例,例如氯化铝虽然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盐,但是不含有离子键。做练习时学生对硫酸是否含离子键出现了模糊,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在水里的电离情况的相关知识,所以在这里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硫酸不含离子键。由于在这里耗了无为的时间,导致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等内容没有讲完。这节课如果把离子键的判断练习留到讲完共价键概念以后在做比较归纳练习比较好,这样既保证这堂课的完整,又便于讲透两个概念。
2、学生思维参与不够。主要表现:第一老师过多的引导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如何处理动与静的关系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应该让全体起学生进入思考层面,有了思考之后再经行交流,学生之间才有思维的碰撞,思维的深度广度才会扩大。“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提升。
第二、学生之间互动评价不够,新课程强调对话,而且这个对话应该是多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后,可将平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评评好不好,对不对,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及应该怎样完善。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被点燃,从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做好组织、引导调控工作,也可以参与到交流之中去。
高中化学评课稿 2
今天有幸听取了高一化学课《物质的量》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下面是我对潘老师的课进行的点评:
潘老师这节课为物质的量第二课时,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在本节课中,将计算题很好地进行分类,将计算分为过量计算和混合物计算,习题过程中由易到难,将难度进行分割,使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生反映良好。
在潘老师板书上,将例题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练习和思考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体会。学生紧能够紧跟跟老师的步伐,较好地完成了这堂对高一新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化学习题课,一堂课下来,学生反应热烈,课堂练习完成良好。
首先,而李老师利用“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哪段又是具体描写他的发现的?”这两个问题,不仅将课文串了起来,还让学生懂得在文中找到答案,另外李老师口头解释补充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再次在课堂上,李老师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找画、批注,随着问题的解决,不光理解了课文内容,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李老师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来对课题发出质疑,然后又让他们在文中自己找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也学生要懂得发现问题,然后再努力解决问题。总之,李老师的课堂过渡语真是非常精彩。我们知道,适合的课堂过渡语不仅能理清学生的思路,也能让学生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这么精彩的过渡语离不开老师课前的辛苦准备,真努力。
高中化学评课稿 3
观摩了李老师的《电化学复习》 一课。这是一节单元复习课,旨在帮学生巩固电化学这块基础内容的同时,再加以巩固练习。李老师对这节课做了精心的设计, 紧扣考纲,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同时将知识进一步深化。归纳出学生易混淆的概念。李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了两个反应装置,让学生判断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继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电子流动方向,离子移动方向,把整个电化学的知识脉络做了系统的回忆。之后,李老师又通过让学生书写分析另外两个反应装置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加以巩固,同时对其中出现的离子放电优先顺序加以复习。
看了本节课的教学后,感觉整堂课井然有序,每个环节的衔接都很流畅。尤其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把所学知识系统地整理出来,从而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在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通过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本节课更加注重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预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在课的结束时通过合理设计习题,既巩固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知道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希望能够给再多关注一点差生(后进生),给他们更多一点的展示机会和空间,或者把某些问题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论证来得出正确的答案。
高中化学评课稿 4
导入采用播放《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切题,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着认识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资源为主线进行的。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海水淡化和海水制镁,并由此引出从自然界中获取有用物质的途径,海底矿物采用阅读及收集资料的形式完成,重点突出,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最后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利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利和弊,深刻体会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录音材料等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通过音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小实验(探究能否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使学生在课上既动脑又动手,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学得好、记得牢。课后学生上网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及与海洋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自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海水淡化主要体现的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做这个实验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淡水,所以侧重的是如何引导设计对照实验让学生感受蒸馏得到的水是淡水,所以装置都是给学生准备好的,学生只组装后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节省时间。考虑到氯离子的检验没有学到,这个做为信息直接以方程式的形式给学生了。
高中化学评课稿 5
观看了郑老师执教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优质课视频。 郑老师这节课非常精彩,让我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层层深入
教学知识 按照先 从 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化学性质部分知识从金属与氧气反应到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有无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再到如何更准确测定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多少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最后运用金属性质解决证明铝表面是否生成氧化铝的问题。这样教学安排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既遵循人类认识自然的发展顺序,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流畅,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方法指导
整个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中总结物质的性质,再用物质的性质运用于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和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得出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的性质,最后解释铝表面形成氧化铝并用实验证明。这样的由现象到物质的性质,再 运用性质的方法正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学生亲历这样的过程对人与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 、课堂体现学为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置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不但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 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堂课中,知识的落实始终是建立在学生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学生设计,学生汇报,学生得出结论这样的形式展开的。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作用,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这样的方式正是我们在课堂中应该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优点还有很多很多,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好好学习运用 郑老师 课堂优点。
高中化学评课稿 6
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是空气中的哪种物质在起作用呢?很好,大家都知道,是氧气。在之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氧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的是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注意观察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在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之后有什么变化。好的,视频播放完了,谁来回答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呢?嗯,你来说,请坐。他说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是发出白光,倒入澄清石灰水之后震荡变浑浊。观察的很仔细啊。那现在我们就发现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其实是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文字表达式表示木炭与氧气的反应(板书:木炭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不仅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还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
把一段细铁丝绕在一根火柴棍上,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燃烧过程中也会对细铁丝加热,之后缓慢的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底部已经实现放了一层水。大家注意观看实验现象!好哒,视频播放完了,大家看到什么了呢,谁来告诉老师。好的,你来说。好的,请坐。这位同学说他看到火星四射好像放烟花一样,描述的很形象啊,还有没有其他现象呢,有谁要补充一下呢。好的,你来。嗯好,你还看到了有黑色物质生成溅落下来,观察的很仔细啊,请坐。那么这种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四氧化三铁,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的,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就是(板书: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那现在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呢?对,可以增加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那么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事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呢?老师看到大家都很疑惑,那现在老师解释一下,大家认真听,这是由于铁丝与氧气会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直接落在瓶底的话可能会引起瓶子炸裂,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需要预先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者放一些水。
金属、非金属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那么其他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石蜡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判断石蜡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大家在看完视频之后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5分钟之后老师请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好的,时间到了,哪个小组代表愿意回答呢?好的,第一小组,嗯请坐。他说石蜡与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中有水,因为石蜡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候瓶子内壁上有水珠出现。那么其他学生有什么补充的呢?好的,你来,嗯请坐。他说反应完后,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产物中有二氧化碳。那么现在我们综合两个小组的结果就知道了石蜡和氧气反应的产物,现在谁能写一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呢?(板书:)现在大家不仅能够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了,也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产物了,很好啊。
那现在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实验现象:三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呢。很好,大家都发现了,这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要比在空气中更加剧烈。由此就知道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那么大家再来看一下这三个表达式,看反应物有什么相同点呢。没错,都有氧气。我们就把这样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在这里氧气显示出来的就是氧化性。大家在看一下生成物的种类有什么不同点呢,好的,你来,请坐。他说呀,第一、二个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第三个的生成物有2种。像这样的(手势:指示第一、二个)由两种或者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我们就给他叫做化合反应。那现在老师问大家:已知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那么大家判断这是一个化合反应吗。并不是,看来大家一下子就能抓住化合反应的特点:生成物只有一种。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哪位同学说一下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来,你来说。好,请坐。他说到他学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并且是具有氧化性的,还知道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化合反应,总结的很全面啊。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根据我们本节课学到的氧气的性质,它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回家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高中化学评课稿 7
今天听了XX老师执教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这节课,令我印象比较深刻,其主要特点我认为有:重学习过程、重学习方法、重学以致用。
一、 精心设计,调动了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二、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通过对古代字画的长期保存和一颗钻石永流传,引申出单质碳的稳定性,再由生活中的燃料使用,引出单质碳的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进一步提出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这就引入了碳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十分的准确到位,这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教师准备实验相当充分,并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足可说明教师在钻研教材上是下了功夫的。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错误,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课堂氛围宽松有余,而有序不足。
(2)整课,以提问作为全课贯穿的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但提问太多,从而显得课堂平铺直叙,没有高潮的出现。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高中化学评课稿 8
张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过渡的非常巧妙,印象最深的就是过渡语:
1、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过渡到可燃性的过渡语: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那么我们也知道碳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这两点有没有矛盾?这样的过渡语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中找到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性质较活泼条件的不同之处,又能很巧妙地过渡到碳的`另一种性质。
2、从碳的可燃性到碳的还原性的过渡语: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的微观理解实质上是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碳和氧气不充分反应的微观理解实质上是一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碳不仅能结合氧气中的氧原子,还能结合其他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即碳与氧化铜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非常巧妙地过渡到碳的还原性。
一个计划:以后无论我们组谁上研讨课,张老师都可以来点评过渡语,李老师老师点评引入,黄老师点评语言逻辑,我点评整体思路,这样我们分工合作,一定能让我们的评课越来越有效,讲课人评课人双丰收,我们的课一定会越来越好!
高中化学评课稿 9
听了《化学能与电能》,收获颇多。
本节课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完整,过渡自然,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注重讲练结合,及时巩固,在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置切合学生实际,要求明确具体,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应掌握哪些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值得借鉴。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落实“三讲三不讲”,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观察对比现象和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神七发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flash动画演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最后的趣味实验——水果电池可以是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引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也略有不足:
教师在课前根据试讲情况调整了学案上小部分内容,由于时间仓促,未做到尽善尽美,出现了一些偏差,另外学案和课件中化学式上下脚标有些地方不规范。
个别环节教师应做一下评价。如学生通过flash分析原电池原理后,教师应用准确的语言将原理总结一下或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在学生做完水果电池实验后,教师应点评一下。
总之,本节课从最初试讲到最后上课,前后调整较大,如果准备的时间再充足一些,会更加完善。
高中化学评课稿 10
陈老师的课堂从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导入,既吸引兴趣,也为本课题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在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运用好了这个载体,从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层层递进,深入剖析,解决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之后用弯曲的铁丝,向学生展示仅在形状、大小等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之后通过对比铁锈的性质、砝码生锈以后不能继续使用的特点,说明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陈老师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逐层深入揭示本质,得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认知来举例,加深理解。
在说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之后,陈老师又做了两个演示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镁带与稀盐酸的反应。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而且利用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实验上的这个时机,说明了化学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实验前、实验进行中、实验结束后的观察,解释这类变化的属性,从而提出化学变化常伴随着的现象,以及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之间的联系。
经过演示实验,学生们情绪高涨,老师又交给学生两个任务,区别水和酒精、让一张纸发生变化,从任务当中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个概念,过渡自然、流畅,概念交代清楚、明晰。
整堂课听完之后,总体感觉很舒服,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有很多地方是我要努力的方向,非常值得学习与回味。
高中化学评课稿 11
其实关于说课的程序,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谙熟。我仅仅是结合我参加市优质课的一些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1、激发潜质,储备能量。
“惰性乃人之共性”“懒散也是人之性情”,无压力难以产生动力。不是因为晋级需要优质课,而参加优质课需要先说课的话,估计也不会有时间和心情去整理关于说课的材料。当这些逼着自己整理好以后,我感觉说课不再害怕了。当你领会说课的程序和要求时,等于有了模式。只要对教材理解的到位,说任何一节课都会有的放矢。所以建议青年教师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也是为自己积蓄能量。有未知到已知需要一个过程,但经历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说课不同于讲课,重在说给同行。需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讲述你的教学设计思路,所以必须要有理论依据,要有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方法,它是你设计的理论根生点。明确了具体目标,他像一颗种子,决定了教学设计是一颗挺拔的白杨,还是成长成一颗婀娜多姿的垂柳。
3、思路清晰,过程详实。
在说课之前,要让被听课人熟知你的教学思路。要明白你在说什么,比如一般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在这几个环节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此处占用的时间至少要过半,否则有些喧宾夺主之嫌,也不利于你把课说清楚,说透彻。
4、合理分配,浑然一体。
把时间细化和具体化,让一节课时间分配合理,使其自然浑成。
总之,自己的这次说课在和教研室的周老师交流时,说课的设计较迎合周老师的要求罢了。其实并非自己真的很优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准备充分,方能有的放矢。套用卖油翁的一句话“无非圣贤,唯手熟而。”所以我感觉“无非优秀,唯稿熟而。”
高中化学评课稿 12
张老师设计的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微视频,包括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还包括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气体的收集等基本实验技能相结合综合实验,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找出其中的实验操作,通过整节课的听课学习,我发现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充分利用微视频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及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结合动画演示过程,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亮点二: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亮点三:实验器材的充分准备,由于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和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必须考虑各种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器材。
亮点四: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实验,根据学生猜想所提出问题的类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确定实验目的,共同完成实验电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锻炼学生交流思想、分工合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本课在探究教学上可以说是完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但在实验操做阶段,部分学生似乎还有较大问题,教师应该加强个别指导;学生实验后没有及时的实验记录反思,巩固知识阶段,练习的第二题难度稍大,应更换成较简单的,而这道题作为一道思考题,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的学习,效果可能更好些。
高中化学评课稿 13
校级教研活动中,在六中八3班听了吴老师上的“空气与氧气”。感觉颇多,受益匪浅。
一、三维教学目标明确,将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融合在过程与方法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拉瓦锡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效果良好。
二、课堂教学符合设计者的理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吴老师首先运用了一个简单适用的实验引入新课的同时,也为后面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这一难点作了一个铺垫;接着她将重点放在了“重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这一情景中,通过讨论与学习,再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然就了解了实验室“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反应物、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知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三、“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生成性,给了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过程。本节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吴老师并没有把实验室中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而是用了较大篇幅重点学习“拉瓦锡的钟罩实验”,没有简单说故事,而是采用了四种不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1)讲解;
(2)讨论;
(3)实验演示;
(4)动画模拟。
在生生、师生的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的原理等知识潜移默化,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生成实验室“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原理等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高中化学评课稿 14
20xx年4月21日听了王冬容老师的《溶解度及其曲线》的复习课,认为教师对这节课是通过了精心设计课程,合理安排内容,用心组织教学,耐心引导学生,整节课的教学比较成功,效果很好。老师的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板书清晰、规范;教学中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教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但做为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的.复习,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
一、记时间分配。教师在教学中,对时间的安排比较合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生对复习知识理解和应用上,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记语言评价。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很好,比较准确,规范,引导性和激励性比较强。
三、记师生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也比较强,教师对学生提出激发性较强的问题,并不断引导学生做答,而学生也非常积极地争答,相互配合得很好。
四、记组织教学环节。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让学生怀着疑问去学习,采用了探究和抢答比赛形式进行教学,这让学生产生很多趣味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乐学情绪较高。
五、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每到每个选项都要讲出理由,和教师一样的理解深度和高度,是否有点过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