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一语文《荷塘……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1
第一课时:
1. 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2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语言鉴赏:
(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一是“通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
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三、探究:
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结合本单元的推荐阅读,由学生自己向同学推荐自己所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导入课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1. 自读感知
(1)布置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荷塘月色》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发言适当补充。
(2)整体感知:多媒体课、录音带或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学生自读,边读边作圈、点。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1)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归纳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明确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本文写到结尾,作者的心情其实并未平静下来,为何他“心里颇不宁静”呢?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可根据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性格等分析,有多种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据。
3. 探究阅读
(1)结合初中时所学过的朱自清所写的散文《春》,自由讨论:《春》与《荷塘月色》,比较喜欢哪一篇?
(2)当你心情郁闷时如何排遣烦恼心情的?请你向朱自清推荐一种更好的排遣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记录发言结果。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5
教学目的:
1、 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工具:
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 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
回答: 通过朗读来体会。
2、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
1、 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
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 点拨:很好。那大家读过几遍后,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
1、提问: 我们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 《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彷徨和烦闷的心情。
《哪里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罢了。”表现作者不满现实,但对革命力量还缺乏认识,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3、结论:从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作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他也有过苦闷彷徨。
4、 小结:不错,有了这么多资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几句话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谈谈自己看法。
讨论: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本文写作背景看,开门见山点明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彷徨的心境。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结合本段其它语句,作者越是喜爱这片静谧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的感受。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点明了作者虽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释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现实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观点显示在大屏幕上)
(四)、课文解读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通过直观优美的荷塘图片来启发引导)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展示动感的荷叶图片)
3、“层层”——高低有序。(图片)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句运用了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 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展示对比图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因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
(展示对比图片)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重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展示powerpoint课件中的对比页面)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强化理解记忆)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展示动感荷叶图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图片)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图片)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图片)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 “画”、“洗”。
“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 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 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确立课题(作业)
在比较中,我们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学还有想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想法,这很好,可以把刚才在比较中的出的结论总结成文,也可以提出,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想从哪方面继续了解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 “朱自清散文研究”这个大课题下,确立自己相关的子课题。
课后自评: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 《荷塘月色》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难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明确问题,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查找信息、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资料等,再到课堂上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利用图片、朗读录音以及动感的flash音画配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直观性,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课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学生也有兴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课外推荐阅读,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6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
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
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
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荷花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近景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似烟雾
静态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7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现当代诗歌,对其有了整体把握,知道诗歌是感情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毛泽东与徐志摩的诗中我们似乎看出了一个是豪放,一个事婉约。诗歌所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感情,具有跳跃性,要我们用想象与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咱们这单元要学习现当代散文,散文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和点滴情感,有人说阅读散文就好像我们同作者一同散步。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0页,大家用一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单元导读。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咱们这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抒情散文。
大家用笔记下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1、 通过品味语言来感知作品中的物象,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加强艺术手法的赏析和文章借景抒情的特点。
3、 多诵读。
二、 课文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看见过荷塘?能不能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
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
师:月亮呢,大家喜不喜欢?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三、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20日,因贫病在北平逝世,着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时任清华教授,文章的第一句说“这几天颇不宁静”不宁静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永远是个谜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阅读和掌握这篇文章之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四、整体把握
1、课文朗读
(1) 师:一个人心里不宁静或者说很烦,他会做什么?
明确:对,一个人不宁静,他就要想办法发泄,得到解脱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不宁静的作者来熟悉一下课文。先由老师开头读文章的第1、2、3自然段,其余部分我想找同学朗读。大家然后概括一下每段的段意。
(2)纠正字词
乘凉 屑路 蓊蓊郁郁 踱着 点缀 袅娜 霎时 脉脉 酣眠
峭楞楞 梵婀玲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3)段落大意: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4)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五、情感把握
1、情感变化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2、文章感情的基调: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六、作业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 作业抽查
二、 课文分析
1、 第一自然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祈祷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明确: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第二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明确: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如果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 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3、第三自然段
(1)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到的具体内容?
明确:“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4、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联系《再别康桥》)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明确: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第五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明确: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泡)太生硬。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印)
奏:同上。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明确: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烫伤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6、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
(1)为什么要写四周?
明确: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
明确: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作业:背诵4、5、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1、学生快速浏览7—10自然段。
2、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明确: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 文章艺术分析(先提问学生文章的特点)
1、 情景交融
(1) 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 语言的咀嚼
(1) 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 “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C、结合课后练习二讲解。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课后练习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鹢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习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习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习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3、4小节。
活动一:研习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习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