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别董大》译文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高适 译文

管理员

摘要:

高适《别董大》译文及赏析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先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以表现其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中,后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别董大》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别董大》  ……

高适《别董大》译文及赏析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先勾勒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以表现其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中,后表达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展现出豪迈豁达的胸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别董大》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别董大》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别董大》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当作于公元747年(年唐玄宗天宝六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席间咏琴客》)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天宝六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本诗是其第一首。

  《别董大》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别董大》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名家点评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适律诗:“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即此意。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慷慨悲壮。落句太直。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云有将雪之色,雁起离群之思,于此分别,殆难为情,故以莫愁慰之。言君才易知,所如必有合者。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上联具景物凄惨,分别难以为情。下联见美才易知,所如必多契合;至知满天下,何必依依尔我分手!就董君身上想出赠别至情。妙,妙。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雄快(其一末句下)。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此诗妙在粗豪。

  清·石渠《葵青居七绝诗三百纂释》:身分占得高,眼界放得阔:“早有文章惊海内,何妨车马走天涯?”

  作者生平

  高适出生于唐代,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高氏的一生可谓是半生困顿终封侯。不过这在历史人物当中也算是惯例了。大多数能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往往出身贫寒,壮志难酬,生活疾苦,通过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而有所作为,这也是当时大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虽然大多数的历史人物生于民间,都需要进行一番挫折才能实现大志。但高适的经历反而有所不同。高适出生的家庭背景可以说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与其他英雄人物有所不同。他为渤海高氏的后代于北齐高氏皇族有亲戚关系。出生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他父亲这一代已经衰落了,而且他的父亲也早逝了。对于小小的高适来说,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这样艰辛的背景之下,才造就了高适坚韧不拔的性格,成就了高适的大业。

  似乎每一个英雄历史人物背后都有着艰难的早年生活,说到高适的早年他小小年纪就流离在梁宋两地,一度以乞讨为生。但不是没有好处因为他早年混迹于市井底层饱尝人间冷暖所以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为他日后混迹官场打下了良好的性格基础。但是要想进入官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进入官场就要考取资格证,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高,是非常珍惜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毕竟可以理解他本身是望族之后更有飞黄腾达的渴望和重振祖业的使命感,所以它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更加珍惜。

  高适要想重振祖业,入朝为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在开元十一年,高适怀着其求取功名的热枕之心,来到长安应考。当时的高是十分年少才二十岁,可谓是年少轻狂。他认为自己对于这个考试,志在必得。但是考试的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高适落榜了。这也让高适十分受到打击。不过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当时唐朝虽然是科取天下,但是科举却是人脉的天下,高适没有什么人脉,所以就失去了科举的利益。

  科举的落榜让高是十分着急。与高适同时代的王昌龄是寒门出身,但也入朝为官。李白也写了很多被后人赞扬的名诗。如《将进酒》,《蜀道难》等等,李白的这些名诗也令李白名声鹊起, 进宫做了御用文人。但是高适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同样过着平民的生活。但是也就是高适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他没有浮躁的内心,使他仍旧仍然奋斗,每天坚持读书,厚积薄发。但是这一努力就努力了十几年,可谓是消耗了大量的光阴。高适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身边也有许多朋友,朋友来拜访他时,当时的高适竟然连酒钱都拿不起。可谓是生活十分艰难。于是他在《别董大》二首写到丈夫贫贱应为组,今日相逢无酒钱。来表达他对生活的困顿之情,以及他不甘堕落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抱负。也就是这个久前的事情,激发了她的羞耻心。他不相信自己一生注定无所成。

  也就是高适对自己内心的坚定,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使他一路坚持。所以说他是幸运的,它可谓生逢其时,当时大唐帝国国力强盛,四处征伐,所以有一些建立边功的机会。几年的边塞生活没让他的事业起飞,不过他的失意却突飞猛进,写出了一些名诗令人难忘。在边境无所作为,他回到中原地区与李白,杜甫三人一见如故,便结交为好友。也就在这个时候,高适才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45岁的高是抓住了一次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考取了人生的第一场功名,于是他被分配到河南当县委。高适的性格特别独特,他不愿意每天坐着迎合长官的事情,也不愿意压榨贫苦百姓,所以他弃官而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白薯,他就是这么想的。可以看出高士是一个非常有善心的人,愿意为百姓负责。但是高速的性格可以说是有勇无谋。他竟然敢投靠到永王名下。结果永王兵败,他被迫入狱。竟然还为了朋友与皇上发生正面冲突,因此可以看出高适的仕途可谓是非常艰难的。古代有很多的诗人,一生壮志难酬,仕途很难得益,但是高士却是幸运的,历经磨难终成大器。在他50多岁的时候达到了人生的逆袭。高是虽然大器晚成,但是在于对于那样的背景来说,他是幸运的。所以就有了那一句话,盛唐之时诗人接字称王侯将相,而能在板荡之际成就者为有一个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