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训练:《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临洮 北庭 岑参 留别 诗歌

管理员

摘要:

高考诗歌训练:《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引导语:岑石是唐代著名边塞派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另外一首边塞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

高考诗歌训练:《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引导语:岑石是唐代著名边塞派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另外一首边塞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鲁木齐。

  8.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案】

  8.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的“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是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9.第一问(3分):表现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诗歌前两联借“闻说”他人之语,想象北庭“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的朔北风光,越是极写北庭环境之寒冷艰苦,越能凸显自己戍边卫国、勤王立业的豪情壮志,颈联以“白草”“青山”两种典型景致写途中所见,尾联则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升华主题、提升格调的作用。

  两道考题前者要求考生对比常见的景物描写角度,发现该诗间接描写的特点,从而认识到想象力在古代诗歌艺术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后者虽然问的是最后一句的情感,其实就是结合最后一句谈谈全诗的情感。那么结合题目、作者生平、主要风格,还有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岑参把保家卫国、完成王命和同家人团聚孰轻孰重分的非常清楚,虽然思乡思人,但依旧以国家大事为重,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家风格】

  岑参的诗歌,以边塞诗最有价值。他的边塞诗所以具有较高成就,主要由于他怀抱为国安边的壮志,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还由于他“用心良苦”(《唐才子传》),努力下过艺术上的提炼功夫。

  自天宝八载冬至至至德二载春,岑参两度出塞,他的那些最出色的诗篇,多写于这个期间第一次出塞是天宝八载冬至十载春赴安西,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僚属;第二次出塞是天宝十三载夏秋间至至德二载春在北庭,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僚属。诗人首次出塞,由于不习惯边地的荒凉景象与艰苦生活,加上感到在塞外也和在长安一样“寂寞不得意”(《安西馆中思长安》),所以情绪不十分高昂,曾写过较多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思想情绪的作品。第二次出塞时情况有所不同。首先,使人已经历过边塞生活的磨练;其次,这时的主帅封常清,原是诗人在安西幕府任职时的同僚,从岑参献给他的若干诗歌看来,他们彼此的关系是谐和的。因此这次出塞,诗人的情绪比较开朗和昂扬,他那些豪气横溢的七言歌行,都创作于这个期间。

  戎马风尘的战斗生活,大大开拓了岑参的诗境。他出塞期间的作品,有的抒发为国安边的豪情壮志,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有的歌颂边防将士的英雄气概,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得激昂高亢、气势雄壮,能给人以鼓舞力量;有的描绘祖国边疆的奇异风光,如写火山、热海、雪海、沙漠、白草等景物,不仅为过去的诗歌所未曾写过,也为“古今传记所不载”(宋·许顗《彦周诗话》)。诗人还常常于写景寄寓豪情壮志,倾注自己热爱边疆的深厚感情,请看茫茫的沙漠、无边的积雪在诗人笔下是何等壮丽奇伟:“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的反映边地的生活和风习,如《玉门关盖将军歌》描写了边将生活的奢华,《赵将军歌》、《胡歌》等描写“蕃王”和汉将共同娱乐,关系融洽,《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等描写了边疆优美的音乐和舞蹈,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怀乡诗,如《逢入京使》、《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_》、《忆长安曲二章寄庞氵隺》等,感情真挚动人,都是值得一读的佳篇。

  【翻译】:

  听说轮台这个地方,连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春风吹不到这个地方,朝廷派来的使节也应该很少啊。沿着满是白草的路通向疏勒,翻过青翠的山经过武威。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 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

  【写作背景】: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赏析】:

  本诗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岑参是一个成功的诗人,但是从前作诗并不是一种职业。以后,作诗也不应该是一种职业。因此,他觉得自己“入错行”还是可以理解的。

  岑参一生中干得最没劲的时候是他在朝廷里当谏官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他在写诗时也展现出了比较高超的技能,但比起他当年从军时作的诗,还是逊色很多。那时他随军远征西北,面对大漠、戈壁、天山、飞雪,写下了一生中最灿烂的诗行。

  这首诗说不上有多“灿烂”,但是可以看做是岑参的“创作大纲”。读着诗中“轮台”、“雪飞”、“春风”、“白草”等关键词,可以想起他的《轮台歌》、《白雪歌》、《走马川行》等几大杰作。

  诗的最后两句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