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优秀议论文及点评:自由与约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议论文 满分 约束

管理员

摘要:

2015高考满分优秀议论文及点评:自由与约束  范文一:适度自由,扎根前行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会失去自由。因此……

2015高考满分优秀议论文及点评:自由与约束

  范文一:适度自由,扎根前行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袤的,有猎豹可以驰骋。而我说,自由的人们,在过度自由时便会失去自由。因此,我们应适度自由,扎根前行。

  适度自由,保持平衡。

  美国亚利桑那体态优雅的白尾鹿,长期以来与当地的草原及其天敌美洲狮、狼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鹿群数量维持在4000头左右。1906年,为了“保护”鹿群,当地政府开始执行一项捕杀其天敌的计划。此计划实施之后,鹿群以每年20%的速度增殖,到1925年时达到了25万头,是自然状态数量的60倍。这时,意想不到的“自由繁殖”的结果出现了:许多鹿被饿死,另一些鹿长得很小或不健康。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饥饿的鹿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居地。它们吃农作物、菜园里的蔬菜、灌木等,直接影响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鸟类和小动物,生物的链条开始紊乱,生物群的平衡被打破。

  人们很喜欢这些体形优美、漂亮敏捷的鹿,多数人不希望看到这些鹿遭受饥饿或疾病的折磨。可是人们啊,不是你们给予鹿的繁殖的过度自由,反而使得鹿群失去了平衡,导致鹿群自身和生物群之间的生存危机吗?看来,自由应该是适度的,自由和束缚应该保持相对平衡。

  适度自由,保持心态。

  风筝很自由,可以翱翔于天地之间,它飞得稳稳的,不像燕子,它可以停在空中。风筝身上连着一条线,风筝线使得风筝在线轴的牵引下平稳地飞翔,不至于飞走。可是,当这根线拉得太紧的时候,风筝便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无目的地左冲一下,右滑一下;完全没有了线的牵引,失去平衡的风筝会很快从天上掉下来。风筝的自由,建立在线的束缚和牵引上。所谓适度的自由是让事情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不至于太多或者太少。线放多了,风筝由于风力不够飞不起来,而线少了呢,风筝又无法在风的作用下飞上天。没有线的风筝更不行。以此来比喻我们对生活自由的态度,那就是既不要过度束缚自己,也不能过度地放纵自己,更不能认为束缚是自由的天敌,而彻底舍弃它。在生活中,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颗善于平衡的心,一种健康的心态,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

  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从这件事忙到那件事,累个没完。其实,太累了,就该休整休整,调整状态。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保持休息就保证了健康。也有一些人,整天碌碌无为,荒废光阴,他们的螺丝太松了,这时候应该紧一紧,不然生活的螺丝就报废了。适度自由,这是工作的一大准则,张弛有度,生活才有滋有味。适当地约束自己,才能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理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渴望的最大的自由。

  适度自由,扎根前行,收获美丽人生。翅膀的两端,是生活的自由和束缚,用心去挥动翅膀,才能在生活中平衡地飞翔。

  【点评】

  此文最大的亮点就是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亮出中心论点:适度自由,扎根前行,总起全文;然后作者又分别从“适度自由,保持平衡”、“适度自由,保持心态”和“适度自由,获得最大的自由”三个层次来具体阐述“适度自由,扎根前行”的方法和意义,内容充实,论证深刻透彻;结尾水到渠成,照应开头,浑然一体。

  范文二:带着镣铐舞蹈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倘若完全失去了束缚,纵使远走高飞,灵魂也将因觅不得归宿而深深地叹息。何妨带着镣铐舞蹈?让心灵有所依,有所属。

  诚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将文学创作的根基牢牢地系在高密乡的沃土中,皈依大地,收获了脚踏乡土的厚重感。

  “接地气”的莫言成了“大器”。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多少人背井离乡,接受都市文明的洗礼。而他,始终带着镣铐舞蹈,他的心始终为故乡的一切所牵绊。正是那份浓郁的乡土情结,使他的作品始终扎根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厚土壤中,伴其在故乡的土地上聆听思想的足音,寻找精神的出口。

  当下,我们正遭遇“漠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尴尬,洋节受热捧。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倘若完全割断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我们便成了断线的风筝,随风漂泊,何以觅得心灵的归宿?在价值溃散的今天,多少人深陷信仰危机,而我们更应带着镣铐舞蹈,怀着民族敬畏感,用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言:“我站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舞蹈。”拒绝于云端跳舞的轻佻,我们尚可选择带着镣铐于地面舞蹈。

  功利之风盛行,物质欲膨胀的今天,唯有怀着孩子般的单纯与执著,方可增加自身的定力,为心灵寻觅归属。这样的人不与世风同流,不追名,不逐利,以宁静的心态,带着镣铐舞蹈。他们重塑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执著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而后“消磨绚烂归平淡”。

  克里尔说:“灵魂没有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然,一旦完全失去束缚,灵魂将无处安妥。何妨带着镣铐舞蹈?没有束缚即没有归属。如将生命融入乡土的莫言,“变成一段树根,深深扎进地层”,心怀敬畏,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何妨带着镣铐舞蹈,让心灵有所依,有所属。

  【点评】

  本文标题先声夺人,不仅能准确切中作文材料最佳立意角度“自由”与“约束”,而且能体现考生以独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如何对待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现出考生对文化的深刻认识。论证过程中,考生能紧扣文题材料辩证地就提出的问题展开深入论述,立意深远,且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以莫言“接地气”而成“大器”与当下“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展开对比论证,反复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心怀着民族敬畏感,用心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带着镣铐舞蹈,有效增强了文章议论的气势。此外,文章虽为考场作文,但文句大气磅礴,且不失深刻意蕴;引用恰如其分,文采斐然,是一篇名副其实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