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不足分析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 不足 高等 分析

管理员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不足分析论文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加强专业建设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不足分析论文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加强专业建设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为增强职业院校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更具有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各类高职院校快速扩张发展,高职院校只有抓好专业建设,突出职业院校本身的特色,才能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并在日渐激烈的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概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也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加强专业建设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通过专业这一载体展开具体的实施。而学生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可以说,专业建设是解决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培养及教育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次,专业建设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专业建设涉及到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再次,专业建设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侧重职业性、技术性而非学科性,因而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不但能有效巩固高职院校的现有成果,还能有效深化专业改革,增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为其办学特色增添亮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通过大胆尝试,努力改革及调整,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其职业教育的特点得以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得以凸显,基本形成高职的学科体系,专业种类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职业种类,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日趋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当前社会、市场、择业等方面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其专业建设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提高。

  (一)专业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专业结构失衡,优势专业与弱势专业发展不协调,导致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较差;专业交叉重叠现象对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困难;专业设置上存在数量与质量、“长线”与“短线”之间的矛盾。

  (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学科带头人和名师数量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完善;师资力量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低,实践教学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普遍亟待加强。

  (三)高职专业育人模式尚待形成

  人才培养方案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方面仍无法摆脱“本科压缩”和“中专延长”的影子,教学课程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尚未真正落实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过分强调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

  (四)专业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保障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资金来源不足、投入不够且缺乏机制保障,制约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始终把专业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重点。专业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根据产业、技术、社会岗位等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将行业相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并对品牌专业进行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出行业特色。

  (二)根据地方实际优化专业结构

  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规模与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需要立足于地方实际,切合当地社会实际及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应着眼于长远,切忌“跟风”,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总体规划,深入调查社会、行业、产业等,做好针对性的走访调研,加强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分析并找出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论证并预测所设专业的规模、结构,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新技术含量及新知识含量,且具有较广专业服务面的重点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技能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职人才,以更好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的就业志趣发展专业群,调整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扶持潜力专业、整合相似专业,努力与市场接轨,不断升级并改造专业,拓展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时代发展的主题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专业建设及调整的力度,全力建设特色专业,逐步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及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且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骨干队伍。引进一批学历高、素质优的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来自生产、管理一线专家、学者、工程师等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切实实现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为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方向与目标,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机制,可通过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的穿插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全面把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求提高其职业能力的举措。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考证等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四)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改善教学设施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教学与实践的衔接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顺应现代社会对高技能实践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手段上应大胆综合运用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案例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此外,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课程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的配备,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现代技术含量、设施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系列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广泛联系各企业,不断开发并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学习及实习机会,促进高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增强其专业知识,丰富其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卢小萱.试论影响高职专业建设的三大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邝守敏,郭利平,薛萍.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张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北方经贸,2010,(2).

  [4]陈广山.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