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整米卖散文 我的老家在重庆梁平区,盛产水稻,解放前有“川东粮仓”之称。那时人们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叫“整米”,意思是大米是用稻谷整出来的。整米要经过砻子破壳、风车分离出谷壳和糙米、用礁窝把糙米舂成熟米、风车风去米糠,最后用筛子过筛除掉碎米等流程。完全靠人……
父亲整米卖散文
我的老家在重庆梁平区,盛产水稻,解放前有“川东粮仓”之称。那时人们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叫“整米”,意思是大米是用稻谷整出来的。整米要经过砻子破壳、风车分离出谷壳和糙米、用礁窝把糙米舂成熟米、风车风去米糠,最后用筛子过筛除掉碎米等流程。完全靠人的力气,一手一脚地去做,辛苦程度不亚于田间种水稻。
我的父亲家庭贫穷,没跨过学堂门,从小务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个子不高也不壮,但从小干农活,膀能挑一百七八十斤的重担,单手能提六七十斤的重物,是种田的行家里手。为了养育儿女,为了一家人能吃饱穿暖,一年四季没有闲过。他农忙耕田耙地、栽秧挞谷,农闲就整米卖。其实整米卖也不赚钱,主要是赚取米糠养猪。常言“圈里无猪田里无谷”,那时种田的肥料主要是猪粪尿,没有养猪的农家,水稻的收成就不好。因此,父亲每年夏季和冬季的农闲时间都要整米去卖。
那时赶场是三天一次,父亲两天整米一天卖米。父亲把稻谷倒进破稻壳的砻子,砻子样子很像推米粉的石磨,但是用竹木制成的大磨,磨齿是小竹条,下磨固定,上磨转动。推砻子的磨钩是从屋梁上挂的绳子吊着的,父亲的两手握着磨钩把子开始用力推上磨,砻子就转动起来,破了壳的稻米、谷壳也就纷纷从砻子里钻出来。
父亲把准备的稻谷经砻子推完以后,就把破壳的糙米、谷壳,倒进木制的手摇风车里,风车前面有一个车鼓,里面是风页,外面连着手摇柄,中间是一个装破壳后的稻谷的车斗,并连接有一个开关,下部有出米槽。父亲开始时打开车斗的开关,用力摇动风页手柄,谷壳从车尾飞出去,糙米从米槽里流出来。
父亲整米最辛苦的是把糙米整成熟米的.过程,我看到他把糙米倒进一个大石碓中。石碓床是掘地安放的石臼,像一个大缸陷在地里,离石臼不远有两个大石墩,中间有一个五六尺长的木杠杆,杠端装有几十斤重的圆石杵,杠杆中间有一个横杠,固定在两个石墩上,现在看是利用杠杆原理,他用一肢脚踏动木杠,使木杠杆前头的圆石头抬起,然后脚松开脚落下舂米,一起一落地不断舂,边舂还边用一支手拿一个有竹竿把的小铁刮,不断地翻动碓窝里的糙米,直到把糙米的米皮舂掉,全部变成孰米才停止。舂米相当地费力气,父亲脱了衣服,肩膀上搭一块汗帕子舂米,汗水如雨下,边擦脸上的汗珠边舂米;一礁窝米要舂上千次,大约两个小时左右。
糙米舂成孰米后,父亲再用风车把米粒和米糠分离出来,然后装进吊在屋梁下的大米筛子里,用两手摇动筛子,把碎米筛出去,留在筛子里的整米,就成为洁白晶莹的大米,装进箩筐里,第二天把米挑到离家十多里的集上去卖,卖了以后又要去其它农家买回稻谷,继续加工大米。
我的父亲整米卖,一年四季劳累,为的就是养育儿女长大。时光已过了七十余年,父亲整米卖的情景,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历历在目,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