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年终总结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扶贫 年终 总结

管理员

摘要:

扶贫年终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扶贫年终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扶贫年终……

扶贫年终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扶贫年终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扶贫年终总结1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人民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法,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本公共工程“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xx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xx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本公共工程。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250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7.58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176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515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本公共工程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本公共工程: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58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188.9万元。

  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督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具体”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计划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454户1350人的扶贫对象并进行办事处、村两级公示。

  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组建“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查检查组,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

扶贫年终总结2

  一、主要做法

  (一)及早安排。去年初,办召开了全市扶贫干部会议,要求全市扶贫部门认真执行自治区和市的统一部署,确保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33个贫困村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并通过自治区抽查验收。

  (二)加强督查。办成立了项目建设现场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促进平衡发展,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发挥项目扶贫效益。

  (三)协调各方。使涉农资金优先投入第三批整村推进的贫困村的项目建设;二是引导挂钩定点帮扶单位出钱、出力、出计,大力支持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扶贫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动员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干部群众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不等不靠、奋发图强,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去。

  (四)注重实效。根据全市整村推进的规划和目标,工作下沉到村、对象追踪到户,措施落实到人,确保第三批整村推进的33个贫困村工作顺利展开二是以扶贫开发促进贫困村发展为宗旨,以扶贫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市扶贫开发全局,开展创先争优、绩效攻坚—工作落实年活动极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扶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练强队伍。办根据本办人少事多、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实际,结合主题活动,开展遇到困难想一想贫困地区现状、想一想贫困人口难处的思想教育,激励大家积极工作。二是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培训教育,提高全市扶贫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主要效果

  (一)全面按期完成去年扶贫开发各类项目任务。

  惠及千家万户。去年,1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重中之重,全年基础设施村屯道路项目投入264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47万元、群众自筹799万元)新修、扩建道路项目:村屯道路334条462公里,桥梁12座107延米,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已全部完成任务;人饮工程项目投入32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61.1万元、群众自筹101.5万元)新建人饮工程70处,去年12月5日已全部完成;沼气池建设项目投入186.5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77.4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9.1万元)新建沼气池910座,去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任务,解决了910户农户的燃料问题。完成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使全市267534人得到受益。

  总投资509.6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78万元)各县(市、区)正在组织实施(自治区要求在20xx年6月底完成)争取在20xx年2月底提前完成任务,2重点产业项目开发效果显著。去年我市在第三批实施整村推进的33个贫困村中安排了重点产业开发项目10个。通过产业开发项目可扶持带动贫困农户9040户,受扶持的贫困户每户年人均增加收入500元以上。

  市有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等5家国家和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获得自治区扶贫贴息贷款5800万元的扶持,3扶贫贴息信贷工作效果显著。去年。位贴息资金174万元,属历年扶贫贴息贷款到位率最高一年。获得扶贫贷款的扶贫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先后带动和辐射101个贫困村,有11994户受益,其中贫困农户3630户,受扶持的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800元以上。

  投入培训资金140万元(其中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万元,4农民培训工作扎实。去年。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77期,培训农民7806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实用技术小册子6300册、专项技术资料79260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8万元,培训1100人,其中学历培训900人、短期培训200人)培训内容分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具体有法律法规、乡村生活知识、个人权益维护知识、计算机应用、电工电焊、汽修摩修、模具、服装设计与制作、文秘等。通过培训,使受训农民普遍掌握了1-2门农民实用技术,促进了贫困村重点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些贫困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典型,使大批贫困户走上了依托重点产业脱贫道路;社区参与式培训试点工作,继续突出尊重农户意愿,按需培训,同时为试点村搭建继续开展培训平台,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目前贫困劳动力短期培训已完成任务,培训合格率100%大部分人在市内转移就业获得了工资性收入,少数人走上了守业之路,学历培训补助900人,正在培训基地继续学习。

  (二)全面按期完成去年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去年。实际培训139名学员,培训合格率100%198万元下达到县(市、区)]共安排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3个,受益村82个,已于去年7月下达给各县(市、区)扶贫办(老建办)组织实施,截止去年11月底已全面完成项目。

  (三)贫困地区和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去年。实行综合治理,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作为重点,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市贫困地区和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作出贡献。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6593人(其中减少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2703人、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13890人)

  (四)全市扶贫队伍干部作风新转变。去年。群众参与式扶贫开发,转变了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为完成年度全市扶贫开发、老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顺利推进,为“十二五”扶贫规划的科学编制,夯实了干部基础。二是经常深入到贫困村了解,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老实恳听民意,实实在解民困,兢兢业业帮民富,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增强各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廉洁从政,为推动落实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投入少、改变小。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的33个贫困村。集老边穷、老山穷、老库穷于一身,交通不通,信息闭塞,生产条件差,群众生活比较贫困。需建设项目多,工程量大,需要投入资金量也大。虽然经过两年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但资金投入缺乏,面貌改变不大。

  (二)补助少、修建村屯道路档次低。贫困村村屯道路建设补助资金偏低。局部村屯道路建成后,后续管理因缺乏养护资金,有的水毁后又出现行路难的现象,效益不够理想。

  (三)产业开发投入少、形不成规模。贫困村产业开发投入少。形不成重点规模产业,很难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临时稳定收入问题。

  四、下步打算

  (一)提高认识。提出到20xx年基本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市农村插花贫困人口多,依照年人均收入1196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市还有贫困人口52万人,占农村农业人口的9.68%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知识素质不高,见识不多,缺乏一技之长,普遍存在就地开发没有资金技术,外出务工难谋职,偶有职业,工资低也不稳定,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强化措施。下大力气,加大推进力度,奋力攻坚。要坚决执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的80%重点产业开发资金、扶贫沼气池建设资金的100%集中用于整村推进的贫困村的`规定。努力做到整合涉农有关资金用于整村推进,努力向上级争取项目补助资金。积极发挥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干部群众主人翁的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投身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去的热情。鼓励挂钩定点帮扶单位出钱、出力、献策,大力支持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扶贫项目建设。全体扶贫干部要发扬优良工作作风,工作下沉到村,对象追踪到户,措施落实到人,以确保第三批3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抓好扶贫项目落实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去年第一批基础设施村屯道路项目扫尾工作和抓紧实施追加241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去年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项目资金80万元。

  (四)把扶贫开发与革命老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落实我市建立的老区建设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我市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和项目,扎实抓好革命老区村特别是贫困村中的老区村的建设。

  (五)进一步推进贫困村产业开发和扶贫龙头企业对接。围绕全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的目标。通过扶贫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形成几个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增加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六)加大扶贫培训工作力度。根据当前返乡农民工较多的实际。抓好贫困村有意外出务工经商,特别是守业人员的培训,抓好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受训者掌握1-2门实用技术,获得更多工资性收入和就地开发脱贫致富的机会,下大力气创建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业主培训品牌基地。

  (七)严格执行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定。切实执行资金使用和投向制度。报批制度,公开透明制度,检查和审计制度。市、县两级扶贫办继续认真搞好参与式扶贫深入推进工作,继续抓好定点挂钩扶贫工作,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帮扶贫困村氛围。

  (八)做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工作。根据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编制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工作的要求。

  (九)继续深入开展绩效攻坚年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扶贫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努力做到思想真转变、实践真到位、行动真见效。

  (十)继续抓好社会帮扶、定点帮扶和督促机关单位挂钩帮扶贫困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