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分数 初步 认识

管理员

摘要: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掌握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其意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六、教学过程

  《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㈠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我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上课我激趣问道:“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呢?你能用掌声表示吗?”学生兴趣盎然的拍手两次。我继续问道:“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小朋友,每人又得到几个呢?”学生均能用响亮的掌声回答。接着,我故作为难状地说:“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呢?”这时学生不能用完整的掌声回答,孩子们面面相觑。有的不由自主地说“半个”,我不失时机的说“对,是半个“,半个该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从而巧妙地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㈡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1/2。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一半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体都能找到它的一半吗?”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纸片,折出它们的一半,并说说是怎么折的。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认真地折着、说着,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接着,请学生上台演示汇报。有的学生说:“我将圆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一半。”有的说:“我将长方形对折,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还有的说:“我把长方形这样对折,一份也是它的一半。”对于同学们的种种折法和语言表述,我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时我揭示课前的疑问: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接下来指导分数的写法、读法,并让同桌相互交流,写一写,读一读,引导学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

  这一环节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了新理念。

  2、认识1/4。

  在学生初步理解1/2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一张纸的1/2,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会说:我能折出这张纸的1/3;还有的说我能折出它的1/4,我相机总结:像1/3、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接下来,分小组合作学习,拿出准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看哪组折法多?我也参与到学生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然后小组展示成果。

  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又通过展示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分数知识的基础上,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已不再是难事。我出示情境图:快看,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吃西瓜的时候,它们都想吃得最多,小猴子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心想:“我肚皮大,吃得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才行。”它们俩谁吃得多?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说:“小猴吃得多,因为小猴平均切2份的那1份要比小猪平均切4份的那一份大。”我满腔热情地鼓励这个孩子:“你真了不起!”接着,我又把问题推向更深层:“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看谁能从这些圆中发现规律?”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即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把同样大小的物体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分的份数越多,那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那一份就越大。

  这一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故事,使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了学生的探索火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

  ㈢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我设计了五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

  1、看图写分数

  2、判断图形中的阴影部分是不是1/2。

  3、看图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我设计这三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会读、会写、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巩固本课所学基本知识点。

  4、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折一折:用一根绳子,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是一道趣味性、开放性的练习。新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此练习避免了少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㈣质疑反馈,总结评价。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有什么地方值得表扬或需要改进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会说,我知道了分数也是一个数;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还有的会说我这节课学的很开心等等。

  这样做,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上就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式来有效地回避那种“灌输式”的数学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you do, you learn)。” 吴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她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倾听与辩论、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完善大有裨益。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下面谈谈我听完这节课的一些感受,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1、恰当地组织数学学习内容。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般认识分数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顺序,由1/2 、1/3、1/4等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通过图形演示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认识的分数是形式上的,并没有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将来要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需要有丰富的表象作支撑。因此,教学中呈现的内容不应是一个分数与一个图形的简单机械的对应,而应有更为丰富宽广的内涵。所以,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材料:各种形状的纸片和一条线段,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讨论、说理等方法,表示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一条线段等图形的—,在脑海中建立起—这个分数与多幅图象之间的对应联系,并突出1/2的本质属性。这样的1/2是生动的、具体的,富有活力的。练习设计中的“猜想游戏”和“色块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富于挑战性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尽显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2、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分数的产生包含着丰富的思维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充分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教师就以直接揭题法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为主动探究作了心理上的铺垫。接着,教师提出:既然是分数,与什么有关?自然地引出分东西,师生共同在分东西的过程中,经历的产生过程。在认识1/2基础上,教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分数,他们有各自独特的发现。不仅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而且还创造出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并且还能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不断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3、构建群体互动交流的发展区。

  “做数学”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反思中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活动的价值。如当学生利用学具充分操作后,及时组织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创造出分数的?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使认知结构得以扩充与放大。当学生提到“正方形的1/4”时,抓住契机,收集学生的不同的`折法,展开对—本质意义的探讨。教师只提出:看到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想法?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阴影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却都是这个图形的1/4呢?经过讨论才发现: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而与具体分的方法和分成的形状无关,从而剔除分数的非本质属性。在上述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明确本质,升华认识。又如:“奇妙的色块图”的问题解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采用小组讨论,合理反馈交流的活动形式,既总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形象思维,渗透极限思想。不仅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为部分困难学生创造了“最近发展区”,进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共享成果的层面。

  此外,本节课老师以满腔的热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的情,粘住孩子们的心。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知识信息的传授、思维的碰撞,还有心与心、情与情真诚地交流。其独特的学风格,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听吴老师的课,如同亲临精彩的演出,既让人精神愉悦又回味无穷,难怪孩子们上她的课不愿下课,老师们不愿离开。

  听完这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

  月饼总数421

  分的人数222

  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1)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12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2)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巩固12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1)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14、16、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4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2、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2、(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3、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月饼总数421,分的人数222,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2、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①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 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②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 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③巩固12 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 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12 。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 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①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②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 、14 、16 、18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九、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

  12 ——— ———

  作品

  14

  作品

  16

  作品

  18 ——————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初步建构分数概念和理解每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例题的教学。

  学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 ) 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⑴把4个苹果、2个梨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分得多少?请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⑵把一个西瓜分给他们两个,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半个,教师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二 )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 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 老师用一个圆代表西瓜。展示对折的方法:对齐,保证是平均分。剪开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进行展示。

  (这里要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半和一个的不同)

  “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师板书:二分之一,生读一读,

  ②这一份是西瓜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请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自己的纸片,并给其中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

  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⑶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在用纸创造二分之一后提问: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二分之一?

  请生说一说。如: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等。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新知识广泛存着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出示三分之一图,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不能,你觉得可以怎样表示?生说一说。

  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分别说一说。教师板书。

  (让学生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还是在巩固分数产生的意义。触发学生灵活思维。)

  二 :认识四分之一

  ⑴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说,师板书。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分数的大家庭有好多成员,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几分之一。 板书课题。

  ⑵动手操作:请大家折一折四分之一。

  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四分之一。

  ⑶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不同的折法,并互相说一说各自四分之一的意义。

  ⑷扩展延伸: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圆的五分之一呢?那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呢?请生分别来说一说。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这个环节先动手折出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象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产生,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几分之一?图略。

  (2) 看课本主题图,你能从中找到几分之一

  (3) 说一说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4) 折一根绳子,反复折,从而产生不同的分数。

  这四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知识梳理,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

  这样做,是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五):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二个人,每人得到二分之一,可是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同学们:你们觉得懒羊羊真的能吃到更多的西瓜吗?请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去验证一下吧!

  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一个很有趣味性又极富挑战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就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同时,也是对下节课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的有效的预习。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客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比较分数的大小是一个难点,我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五、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小朋友们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和沙僧找水喝,没想到,他俩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们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了,就商量着和沙僧先吃掉这个西瓜,可是俩个人该如何分西瓜才公平呢?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 引入“一半”,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从整体知识到分数

  知识”的数学化过程。

  (1) 学具操作,理解“一半”

  先让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分西瓜,怎样知道是“一半”, 然后通过折圆形纸片的一半,强调平均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白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为下一步理解分数的的意义打下基础。

  (2)发挥想象,创造符号,表达“一半”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画图、写字或者写数字等方式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

  学生自由活动,小组交流,展示,让学生说出理由。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针对画图的学生作品讲解。

  在小结中总结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注意到了平均分;第二,都平均分成了两份;第三,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师边说边板书―,2,

  1),引出在数学上,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数学上把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齐读分数。

  (3)进一步理解1的意义: 2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

  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故事衔接,深入认识分数

  (1)就在猪八戒和沙僧准备分西瓜的时候,孙悟空从天而降,批评了他们,八戒只好求饶,说西瓜四个人一块吃,你能帮他们再分一分吗?通过故事的发展,自然引出对1/4的认识。

  (2)动手操作,创造1/4.

  通过折长方形纸片的1/4,加深对此分数的理解。

  (3)利用图形,探索其他分数

  ①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②继续创造几分之几

  我们知道猪八戒是最馋嘴的,我们帮他们把西瓜分成了四份,可是猪八戒一不留心吃掉了两份,它吃掉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思考,展示交流 重点理解:里面有几个?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 基础练习:让学生辨别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2414

  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 提高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学以致用。

  3、 拓展练习:一条长1米的绳子,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 )。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完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喜羊羊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2)有2个草莓,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数来描述分的结果,这时我出示第三个问题:1个月饼,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学生会说每只羊分半个,“半个”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整数来表示吗?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

  (1)电脑演示,初步认识:

  多媒体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二分之一 1/2 )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月饼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明白平均分成的两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1)猜想:分数是否只有1/2这一个呢?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板书:1/3 、1/4 、1/5 ……)

  (2)探究: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几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比较分数的大小

  通过把同样长的绳子反复对折,再比较其中的一份。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本练习:

  (1)说出红色小正方形在下图中分别用哪个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却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下列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2、提高练习:设计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练习:看主题图,在图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选取图中的一个多边形问学生: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表示吗?这一问题无疑会与学生刚刚建立的新知产生矛盾,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抛出答案: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将是我们后面要继续学习的内容。这个练习力图渗透分数由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的扩展。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交流,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展现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逐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数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一分(一),教学课本P53—5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一练”。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1/2,1/3,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从日常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体会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5、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方面

  1、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以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适时总结,配合发现法、谈话法、讲授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学法方面

  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注意同桌互学,集体交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小黑板1块;涂一涂的图;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8张;苹果4个;彩色粉笔1盒。

  2、学生准备:彩色蜡笔;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4张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以旧引新。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抓住“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的。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谈话:有一天,淘气和笑笑到你家做客,妈妈拿出4个苹果来招待他们(教师出示4个苹果),你帮妈妈想一想怎样分苹果才能让两人都满意?

  学生:每人分2个苹果。老师:两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什么分?学生回答: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再问:如果妈妈只准备了两个苹果,应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每人分1个。如果只有一个苹果,要把它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老师出示1个苹果),他们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学生:半个。教师说半个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告诉学生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师板书:1/2。这个数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个数叫做分数。

  揭题,板书课题:认识分数。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由整数引入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①小黑板出示课本53页“涂一涂”中的图,谈话: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涂出它们的1/2吗?(也就是涂出它们的一半)。在动手之前,提示学生:先用眼观察,花瓶、脸谱、六边形、圆形、正方形这些都是前面学过的什么图形呢?学生答:轴对称图形。我们只要画出什么就能涂出图形的1/2(只要画出对称轴)。通过涂一涂,让学生体会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个花瓶、半个脸谱、半张纸等,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还可通过反例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②折纸游戏:自主参与,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动手折一折,涂上颜色表示它的1/2。学生动手折、涂好后,老师选出几幅不同的1/2图贴在黑板上,告诉学生它们的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但都可以用1/2来表示。肯定表扬不同做法的同学,讲清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的1/2,为今后学习分率埋下伏笔。通过游戏,发挥学生创造不同涂法。

  2、认识四分之几

  过渡: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能不能用这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板书:

  ①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每人折出一种1/4,并在1/4部分涂上颜色,动手折后,问:你在正方形纸中深色占几份?你是怎么折的?指名上台演示1/4不同的折法,同桌互相试着说说1/4的意义,老师适时引导说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1/4。

  ②让学生涂出自己折的正方形纸的2/4、3/4、4/4,分别让学生上台说一说,对多种折法给予肯定。

  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活动,认识1/4、2/4、3/4、4/4等分数的意义。

  3、创造分数

  过渡:在分数王国里有没有其它的分数?有你喜欢的吗?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长方形纸折出,让学生边折边说。展示作品,如:老师喜欢的分数是2/8,我用长方形纸折出八份,取其中的二份,用分数2/8表示。

  通过自己创造,在创作中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4、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读、写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让学生自学,自学要求:1、看课本54页红色栏的文字内容,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

  2、学生介绍,老师板书,像1/4、2/4、3/4、4/4……都是分数。

  ……分子

  ……分数线 读作:四分之三

  ……分母

  3、老师介绍写法,先写中间的分数线,再写分数线下的分母4,最后写分数线上的分子3。让学生书空写3/4。

  4、老师小结:实际上,分数就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大纲要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知度,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下列练习。

  1、模仿练习,完成54页的“说一说”。

  先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三个分数,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分数的意义。如:三分之一读作: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表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表示这根绳子的三分之一,通过读、写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认识,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基础学习,完成55页练一练第1题,(出示小黑板)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练习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教育学生仔细审题,养成认真做题的学习习惯。

  3、涂色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看清楚每个分数的分数,再结合图涂上准确的格子。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做完后,指名回答,有错让学生纠错,通过动手涂色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认识,强化所学知识。

  4、诊断练习: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法官,判断图中的阴影表示是否正确,设计让学生抢答,把课堂推向高潮,要让学生说出一、二小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平均分。

  5、对号入座,加深学生对1/2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及观察能力。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出本节课认识了分数,如认识了1/2、1/4……等这些分数。会用折纸、涂色表示分数,认识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板书突出教学的生、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打下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以下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晰。

  2、突出重点与课堂小结相呼应。

  认 识 分 数

  (平均分)

  ……分子

  ……分数线 读作:四分之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9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学好这部分的内容,既为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作铺垫,更为小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础,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二、说学情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具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制定的:

  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几分之一;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分数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等学习数学的能力。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因为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分数的基础。所以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

  又因为从整数扩展到分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抽象、困难,所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但学生对它的认识却各不相同。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并得以发展,就必须引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新课标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凸显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本课力求在教法上体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的思想;在学法上则突出“自主学习,实践感知”的特点。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从分数的产生背景出发,通过“看”中学、“动”中思、“比”中悟,体验分数的产生、发展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本节课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综合运用教法,以班级教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学习环境,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这个教育目标上。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复习平均分: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个苹果;2个橘子,怎样分给她的好朋友莉莉和聪聪呢?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让学生自己来分,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会说出这样的分法:“4个苹果,每人分两个;2个橘子,每人分1个。”这时提出问题:“这样分同学们满意吗?”“满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分得的都同样多。”“分得的都同样多可以说是怎样分呢?”“平均分”。这是要突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平均分是教学分数的基础。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每人分2个苹果可以用2表示,每人分1个桔子用1表示,但是小精灵还有一个桃子想分给他们,该怎么分呢?“每人分半个桃子,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教师提出问题,回答“不能”“那谁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分数”,在这让学生深刻体验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说半个桃子没法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了,怎么办呢?只有引出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既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又让学生体会出分数产生的重要意义。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那么这半个桃子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分数怎样写呢?分数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半个”,但怎么表示呢?学生的内心产生矛盾。

  1、认识1/2

  多媒体播放分桃子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平均分的情境,使学生知道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写1/2。

  紧接着组织学生用图形表示出它的1/2,展示学生的作品,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1/2表示?

  2、认识1/几的分数

  看着这个图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分数?学生例举联想到的分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接着组织学生读一读。再请学生按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

  学生独立操作后小组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分数,是怎么认识的?

  小组合作完成后,再请小组代表汇报,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让学生明确“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发展题、开放题。练习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做题时都要动脑想一想。练习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基础题:课本91页主题图让学生找找都有哪些分数。

  课本93页第1题。

  发展题:课本96页第1、2题。

  (四)引导学生全课小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掌握,特别是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单元教材的核心,对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分数在小学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学生对分数很陌生,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还不成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起来会比较困难。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一的分数。

  6、教具和学具准备

  基于以上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我作了以下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2张。

  二、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

  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以及表述的过程;

  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孙悟空、猪八戒的野餐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分食物才能让两人都满意?要求学生拍手表示每个人分到桃子、西瓜的个数,并且知道两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同时板书(平均分)。当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月饼个数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分数的过程,体会分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鉴于此,我在本节课开始就结合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纸代替月饼,小组合作探究,每个人分多少月饼?用什么数表示?最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配合课件演示,总结并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再引导学生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修正个体的思维,展示了学生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2、寻找生活中的,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3、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的,并展示学生作品,最后总结,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都可以用表示。

  [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丰富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它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4、判断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加深学生对的理解,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5、引导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

  第二层次:认识几分之一

  教师提问:认识了,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任取一张纸,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这里安排小组交流,然后动手操作,再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揭示课题,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最后从学生作品中选取不同图形的,引导总结出:虽然图形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第三层次:阅读课本

  通过阅读92页例2,掌握一个正方形的的不同折法,然后从91页主题图中发现几分之一的分数。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不仅考虑到“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解释应用,深化知识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下列练习:

  1、基本练习:用分数表示图里的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重点,加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2、发展练习:

  (1)通过不同的画面联想几分之一。巧克力一题,可以联想到、、,这是一块巧克力,也可以说是8块巧克力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从分一个物体到分一群物体的一个巧妙的过渡,为以后单位“1”的认识作了一个埋伏。

  [设计意图:此题也加深了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等。]

  (2)每部分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呢?明明是分成了3份,为什么是、呢?

  [设计意图:再次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重要性。]

  (3)欣赏短片,发现分数。这是一个广告,其中一个男孩分出一半来给第9个小朋友。如果是平均分的话,这一半是谁的,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渗透了单位“1”发生转变,表示的分数也就不一样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此题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既加深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四环节:总结升华,自我反思

  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总结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随想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紧紧围绕《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使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出处及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课本第5册第91—93页的教学内容,分数对此时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因为分数与学生认知并运用三年整数完全不同。读法上不同,写法上不同,外形上不同,更重要的是意义上的不同。所以,上好这一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分数学习尤为重要。这是学生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

  2、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生深入进行分数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说教学目标

  会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结合直观操作,会用折纸、涂色等简单方式表示分数。

  结合生活实例能说出用分数表达的数

  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分数。

  5、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以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对比发现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说学法

  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注意学生合作,集体交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后附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小黑板1块;涂一涂的图;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8张;苹果4个;彩色粉笔1盒。

  2、学生准备:彩色蜡笔;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故事导入新课题,以旧引新。首先抓住“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的主体思路。教学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谈话:有一天,小明和小叶到你家做客,妈妈拿出4个苹果来招待他们(教师出示4个苹果),你帮妈妈想一想怎样分苹果才能让两人都满意?(引入学生活动)

  学生:每人分2个苹果。老师:两人得到的苹果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什么分?学生回答: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再问:如果妈妈只准备了两个苹果,应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每人分1个。如果只有一个苹果,要把它平均分给淘气和笑笑(老师出示1个苹果),他们每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学生:半个。教师说半个能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告诉学生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师板书:1/2。这个数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个数叫做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授课

  (1)运用长方形折纸,初步认识概念

  “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讲解例1时,让学生通过折出长方形纸的1/2,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练习。学生通过对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几分之一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判断是否1/2的练习,引进技术出1/3,并让学生说一说。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创作出四分之一。先确定操作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几种类型正确折法。

  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老师设计的目的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此时举个反例子),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自由创造分数

  (三)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课内练习起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活动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练习的形式要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二是练习有层次性,让学生做题时能够感受到梯度。三是面向全体学生,练习要有“弹性”,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有较多的参与机会。

  (1)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一组判断正误基本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强化一下平均分。接着把教材中“做一做”练一练。

  (2)设计了一道分蛋糕的练习。

  1个蛋糕分平均分给小华和他的爸爸、妈妈3个人,小华吃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

  深入:如果我们班38名学生都来分这一块蛋糕,你能分到几分之几呢?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开始交流互动自己总结收获。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难、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文章来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并描述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经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喜羊羊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2)有2个草莓,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

  这两个问题,学生很自然的用2、1等整数来描述分的结果,这时我出示第三个问题:1个月饼,平均分给懒羊羊和美羊羊,每只羊分几个?学生会说每只羊分半个,“半个”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整数来表示吗?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分数——认识几分之一(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

  (1)电脑演示,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二分之一 1/2 )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月饼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1/2的,剩下的那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明白平均分成的两份中,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2)动手操作,促进内化: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1)猜想:分数是否只有1/2这一个呢?除了能折出这些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们的几分之一呢?(板书:1/3 、1/4 、1/5 ……)

  (2)探究: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经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几分之一。

  指出:像1/2、1/3 、1/4 、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比较分数的大小

  经过把同样长的绳子反复对折,再比较其中的一份。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体会和感悟: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完善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本练习:

  (1)说出红色小正方形在下图中分别用哪个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却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下列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2、提高练习:设计了一道喜羊羊分西瓜的小故事:三个同样大的西瓜,逐个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拓展练习:看主题图,在图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选取图中的一个多边形问学生:图中涂色部分还能用分数表示吗?这一问题无疑会与学生刚刚建立的新知产生矛盾,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抛出答案: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但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这将是我们后面要继续学习的内容。这个练习力图渗透分数由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的扩展。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经过回顾、交流,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展现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逐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1 …………其中的一份

  二分之一 —— …………平均分

  2 …………平均分的份数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些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3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节新课,往往是从旧知识引入,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拍掌回答把4个苹果和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4个苹果、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就无法用拍掌回答,就问老师半个怎么拍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从上课的情行来看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功的,通过拍手使得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使课堂的气氛变的很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四分之一时我先确定操作要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然后学生操作。由于实践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出现了三种类型正确折法,又请学生观察教师的另一种折法,并提问:所表示的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这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按说出:因为把这张纸都“平均分”成了四份,

  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教学之中也有一些使我感到遗憾的事,在教学四分之三时我把图画成了八分之五,当有学生说老师可以把每个小正方形再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是八分之五。我才发现少图了一半,没有对这个聪明的学生加以表扬,而是直接把少图的地方补了上去,错失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还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5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5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1之后,扶着学生认识13,独立让学生认识14,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三道小题,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实现新认知做好准备。)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半个苹果在教学上不能用学过的0、1、2、3……整数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今天就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2。教学例题

  (1)教学例1①师展示饼的模型,讲解,把这个饼看作一个整体,分开再重合,问是怎样分的?为什么?(强调平均分)指导学生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两块是同样多的,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②回忆分饼过程。刚才分饼的时候,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样分的?③指导写12。

  (2)教学例2①师出示一个圆纸片,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阴影,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②写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③用三句话,把这幅图表达出来。

  (3)教学例3师生将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共同操作。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想: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4)教学例4投影打出图,让学生先想,然后填空反馈

  (5)教学例5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提问: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在图上标出110,数一数这条线段上有几个110?

  3。教学各部分名称。

  (1)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以13为例介绍各部分名称。

  4。指导看书,完成做一做。

  5。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眼、脑、手、口并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七第1题给予一定的指导。

  2。练习二十七第2题要回答为什么。

  3。完成3-5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什么?(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加深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5

  说教材: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

  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 学知解困

  1、认识 。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5)判断。下面这些图形都能用1/2来表示吗?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案

  )

  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 发展思维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涂色的部分吗?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3.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但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流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