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风声鹤唳 笔记 读书

管理员

摘要: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声鹤唳》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风声鹤唳》读书笔记1  追随着《京……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声鹤唳》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1

  追随着《京华烟云》的脚步,懒懒散散地终于把《风声鹤唳》看完了。我不会欣赏林语堂先生的文笔思想及写作技巧和手法,只是单纯地对书中所描述的两种爱情有所感悟。

  虽说《风声鹤唳》是《京华烟云》的续集,但相对而言,后者所描述的场面浩大壮观,犹如一个大家闺秀。而前者更像一个小家碧玉,整个故事只围绕了三个人展开。梅玲作为爱情主线的核心人物,牵动博雅和老彭的心,也牵动读者的心。故事描述了两段不同的爱情,即博雅和梅玲的“燃烧爱情”、老彭和梅玲的“锤炼爱情”。

  首先当然是博雅和梅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一切的爱与欢,离与悲都被装上了特有的色彩。在我眼中的梅玲是个乱世之中漂亮、聪明、善良的女子。很多人会对她的过往评头论足,是啊,包括书中的人物多对她有所非议,除了老彭、木兰和博雅。梅玲的过往怎么能怪她呢,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连男人都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儿,更何况是失去双亲,无人依靠的美丽女子呢。博雅,如果放到现代就是标准的白马王子或钻石王老五了。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家庭显赫,秉承了姚家特有的神秘。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是一个战略家,对中国国情有自己的分析——虽然有时难免是纸上谈兵。在姚家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成长的博雅,遇见妩媚动人,年轻漂亮,刚从别人姘妇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尚且还需要依靠别人而活的梅玲,自然而然会产生爱情的花火,再加上对原配妻子凯男的不满,当遇到这样一个玲珑剔透的江南美女,怎会不心动?梅玲对博雅的爱充斥着对他个人、家庭、社会地位以及财富的爱。梅玲是个缺少家庭温暖的人,在做了多年的姘妇之后更希望能得到家庭的温暖。在她眼中只有博雅这样的大家庭能够容纳她并不干净的过往。加之她过惯了繁华虚荣的生活,在没有人指点的情况下,仍追求这样的物质生活。所以在我看来,博雅和梅玲的爱情并不纯粹,或许随着时间的消逝,博雅会想厌倦凯男一样厌倦梅玲。当然前提是梅玲一成不变的情况下。但此时出现了另外一个人,老彭,改变了梅玲。

  老彭与梅玲的爱是能经得起岁月锤炼的爱情。这种爱,在艰难困苦中慢慢磨砺而成,今后的岁月里,纵使经历再多砍,也不能使两人相忘。老彭,也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奇怪的是若把他放到现代,他的不作为,他失败的养鸡场、番茄园、孜孜不倦的教导妻子识字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的不修边幅甚至邋遢都不应该得到想梅玲这样美丽女子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平凡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高尚的灵魂。为了救助灾难中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惜倾尽自己的所有,为了实现对朋友博雅的承诺选择与自己的目的地完全相反的路线送梅玲到上海,收留玉梅建难民屋等等。是他让梅玲脱胎换骨,原来的梅玲已死,丹妮获得了新生。是老彭创造了善良美丽的观音姐姐丹妮,丹妮的人生之所以能发生巨变,与其说是丹妮本身具有一颗善良的心,不如将这巨大的转变归功于老彭伟大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他不想博雅那般有雄韬伟略,只是在做着无愧良心的事。丹妮在老彭面前可以倾述自己的过往,老彭也能用他的包容和虚怀若谷原谅丹妮的错误并一直给予她帮助和鼓励。在一起逃难的过程中,他们在无意间生死相伴,经历了战争中的离别反而更加珍惜眼前。当老彭知道博雅回来后要离开丹妮时,这样的舍己、这样的逃避放在一个中年且自认为看透红尘的男人身上更让人心痛。老彭一人在徐州生病,丹妮的突然出现时全文中最让人感动的一幕。这一刻,他们互相吐露真情,只是老彭呵,太过理性,太过善良,任然坚持自己,让丹妮回到博雅身边。

  最后的结局是出乎意料的,总觉得博雅的死有点牵强。这样的结局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丹妮任然选择嫁给已故的博雅,为她守寡,将孩子抚养成人。而老彭,一直陪在丹妮身边。就我个人而言,我崇尚这样的爱情。即使两个人无缘结为夫妻,但能相伴一生,做着两人都喜欢的事,相濡以沫,就够了。

  这,或许是两段爱情最好的结局。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2

  终于读完了,本来是先读的风声鹤唳,但是读了半天却发现很多读不懂,一查相关资料才发现它是京华烟云的后续,只有读完京华烟云才能了解此书的人物关系和背景!

  书中随着丹妮和老彭的思路下去,觉得博雅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他对丹妮也仅仅局限于新鲜刺激好奇,丹妮本来是爱他的,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外因和误会却爱上了老彭!只不过在这段爱情里两人的成长速度不同导致两个人的误会和错过,但是在这场三角恋里,老彭和博雅都是真男儿,愿意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牺牲自己,很多事情考验了他们的.真心!

  其实爱情里也需要遇到对的人,她或他会让彼此成长成熟!老彭为丹妮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她能够放下过去,重新开启新生活,学会自尊自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丹妮也让博雅学会了博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能够配得上丹妮!在这场爱情里,他们都变成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

  而对于自己呢,要学会宽容,不要再轻易的使性子,同时付出也是一种成长,一种幸福!愿我们在爱情这门功课里,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成就彼此!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3

  某人推荐我看这本书的理由是,让我学习怎样成为更值得被欣赏的女性。然后我就抱着提升自我的态度去学习。

  看之前,我先看了林语堂写的散文,觉得很多东西我都理解不了。所以就搁置了看这本小说的计划。

  因为十一毫无计划,就把阅读这本书变成了我三天假期的消遣。

  或许是我不太全身心的投入来看这本书的缘故,或许我还存着对文字诸多的不理解,我在看这本书时,有很多的疑惑。

  我看完第一部分的时候,我还不太有什么感触。可某人却叫我备好纸巾,所以,我又做好看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的准备。

  越深入的阅读,越了解,我该读懂的其实并不只是是爱情。越到最后,越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情感。

  而且,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情感细腻,让人很有想象的.画面感。文字的真实,很贴切生活。

  他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来描写这样的爱情,注定就是一个充满悲剧的故事。

  “这段中国抗战史和所有伟大运动的历史一样,铭刻在这一代的脑海和心里。

  五十年或一百年后,茶楼闲话和老太太聊天时一定会把几千个风飘弱絮的故事流传下来。

  风中的每一片叶子都是有心灵、有感情、有热望、有梦想的个人,每个人都一样重要。

  我们此处的任务是追溯战争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她也是千百万落叶之一。“他用这段话来形容人和他书中的女主角。每一个人都是这千百万的落叶之一,每一个时代其实都一样,都有故事,都有传奇。而出生在那样的时代,却拥有更多值得叹息的故事。

  我看到快结局的时候,我骄傲的以为我又猜到了结局,可看到博雅的死,我还是稍微的震惊了一下,或许一切的错都是因为丹妮,因为她爱上了老彭。

  但我也觉得这才是博雅啊,我不知道他是否原谅,或者是否后悔,这样死去,因为他大可不必这样做。

  最后他的一篇日记写到:今天去洪山。噢,我真是大笨蛋!莲儿一定变了不少,她已超越我了。我还得尽力了解她——佛道啦、她对战地工作的兴趣啦。我简直觉得配不上她了,不过我最气自己的是玉梅那番话。她的话令我双颊发烫,原谅我,莲儿,从今以后我要尽量使自己配得上你。我瞎了眼,如果我没来内地,也许我早就失去她了。我相信她至今仍爱我。不过万一她不爱我……我绝不娶别的女人,也不可能爱别人。但愿不太晚。

  我才知道,原来他爱的这么深,他用死,来把问题简单化。关于爱人和朋友的纠结。。。

  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们的爱只是存在于肉体,欲望,和虚伪的表象。我在最后一刻崇拜他,并明白友情和爱情对他而言的意义。

  我在小说的结尾爱上了博雅。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结局。爱,或许不单单是一个字。

  我一直觉得因为阅历的关系,我无法真正的读懂这本书。有太多关于生离死别和没有音讯的等待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不是看几本书就能了解的。

  没有经历的空谈永远都只是感想。

《风声鹤唳》读书笔记4

  由于疏懒,一部《风声鹤唳》两三个月终于看完。掩卷沉思,既为林语堂先生驾驭语言的艺术所折服,也为文中几位主人公的命运而感慨万千。

  故事:感人至深,耐人深思

  这部书以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抗日战争为背景,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踏上了中华民族的大地,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军队依仗精良的武力装备迅速席卷我国东三省,然后北平,南京,上海相继沦陷,也波及到全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成千上万的家庭都上演了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的惨剧,他们因为战争颠沛流离,流离失所,纷纷迁入内地。丹妮、老彭、博雅几位主人公也从北京到上海,到武汉,在这辗转迁移的过程中演绎了一个个救援难民的感人故事,也穿插了他们三个人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整个故事除最后博雅的死稍显牵强以外,可以算是入情入理,发人深省,耐人深思。

  深思问题之一:一个民族的灵魂究竟是什么?是强大的武力,不对。是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不对。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书中提到“当人们看不起征服者时,征服者永远不可能将他们征服”这个观点,也将日本人的种种不自信,不自尊的行为与英国人的自信、自尊相比较,日本人用飞机,大炮长达八年地进行武力征服,而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英国用优雅的礼帽、时髦的短裤统治了印度一百多年,这就是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有一句话曾说“武力灭国,但文化可以灭种”。可见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它就是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住和灵魂。

  深思问题之二:战争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应该做什么?日寇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人家甚至因为买不起船票而活生生将自己的儿子留在日军阴森森的刺刀下,有的因船只无法运输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骨肉被推入江中,如此场面,令人痛彻肺腑。尽管如此,日本人的性和暴行却是日甚一日,肆无忌惮地犯下滔天罪行,狂笑的士兵把婴儿抛入空中,用刺刀接住。让遮住眼睛的囚犯站在壕沟边,当做刺刀练习的标靶。妻子在丈夫面前遭人暴,女儿在父亲面前被人蹂躏,刺刀刺入孕妇的下身,战俘被活活烧死或活埋,进而彼此间相互挖掘的坟墓……连大猩猩都不如,如此行径,十恶不赦,万劫不复。面对这样一个泯灭了人性,禽兽不如的.民族,如此野蛮残暴的行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怎么做呢?是像博雅那样成为一名谈古论今的战略家,或是像老彭那样默默无闻,一声不响地援助难民,还是像丹妮一样全心投入救援行动,抑或是像博雅的舅公一样明哲保身……我想这应该是林语堂先生这本书提出的一个深刻问题。风声鹤唳的词意为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林语堂先生为这本书命名《风声鹤唳》,我想应该是指明那个年代是风声鹤唳的时刻,并唤醒人们的行为不要象风声鹤唳那样惊慌失措,而要勇敢地拿起枪投入到抗日战争的行径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