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粉坊散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粉坊 冯家 散文

管理员

摘要:

冯家粉坊散文  早年滦河街,有三十多家粉坊。粉坊生产“三大产品”:粉条、粉皮和粉团(淀粉)。粉坊还有一样副产品,就是滦河老被人全爱喝的豆汁。为买豆汁,我去过西南营的马家粉坊、南旱河沿的衡家粉坊、西大街的孟家粉坊、财神庙的陈家粉坊和孟家粉坊=北街的冯家粉坊,……

冯家粉坊散文

  早年滦河街,有三十多家粉坊。粉坊生产“三大产品”:粉条、粉皮和粉团(淀粉)。粉坊还有一样副产品,就是滦河老被人全爱喝的豆汁。为买豆汁,我去过西南营的马家粉坊、南旱河沿的衡家粉坊、西大街的孟家粉坊、财神庙的陈家粉坊和孟家粉坊=北街的冯家粉坊,还有红旗营子两家姓刘的粉坊(两位掌柜的,一位叫俊起爷,一位叫刘三儿)。早年粉坊卖豆汁,可是一椿“抢手货”,有时得“转悠”两、三家粉坊才能买到。当年,“豆汁粥”可是滦河人上好的吃喝。

  我见过冯家粉坊加工粉条和粉皮,老辈滦河人叫做“漏粉,片粉皮”。那种加工工艺,当年看着觉得“挺好玩儿”。

  冯家粉坊座落在北街中断,靠近小十字街,和我姥姥家住对门。冯家粉坊是个“住户连作坊”,家居和生产设施混合在一起。冯家粉坊有三间大瓦房,坐西朝东。其中一间是门房(账房兼宿舍)。两间是作坊。作坊里摆放着一盘石磨,一排大缸(有六、七口),还有两口大铁锅。后院有三间草房是孩子们的住房,南面有个小仓库,有个驴棚。粉坊养着一头毛驴,用来拉磨。当院挺宽敞,能够晾晒几十挂湿粉,晾晒上百帘子粉皮。

  “漏粉”,就是制做粉条。要先把制做粉条的原料合好(用湿淀粉搅拌成面糊状,名为粉坯子),盛在一个大瓷盆里。然后烧上一大锅开水,就可“漏粉了”。

  “漏粉”是用“漏瓢”(干燥后的水葫芦,葫芦底上钻有十来个窟窿眼),装满“粉坯子”,由两个人操作。一个人端着“漏瓢”,站在开水锅的旁边,一只手托着瓢,一只手不停地敲打瓢根,于是就有几根粉条从瓢底下源源不断地掉进沸腾的开水锅里。另外一个人“掌锅”,负责摆弄掉进锅里的“生粉条”,等到“生粉条”熟透成型了,就用打笊篱把“湿粉条”捞到当院的“漂水池”里(漂水池是用木板钉成的槽子,有三尺多宽、五尺多长、两尺来高)。槽子里的湿粉条,经过漂洗冷却后,再着人上架子晾晒。上架子,是先把三尺来长的“湿粉条”平排搭在一根小木杆上(两尺多长),然后搭在院子里的木架上。木架由两根立木连根横杆组成,横杆上栓有细麻绳套,晾晒“湿粉条”时,把“横棍”往绳套里一挂就行了。这种晾晒方法是“最原始”的,也是十分经济适用的,至今还在应用。

  “片粉皮”,就是制作粉皮。粉皮是由淀粉做成的圆形食品,是夏天人们常吃的一种凉拌菜原料,讲究的事“炒肉拉皮”。

  “片粉皮”,是由制作方法而得名。“片粉皮”,也是要用一口大铁锅烧开水。与“漏粉”不同的地方是:制作工具不用“漏瓢”,用“漏镟子”;原料不用“湿淀粉”,用“湿淀粉水”。“铜镟子”,是用红铜片打制而成的,形状像个中号搪瓷盆似的。操作时,盛一勺“湿淀粉水”倒进“铜镟子”里,操作的人双手提着“铜镟子”两边,一晃悠,让“湿淀粉水”在“镟子”底上分布均匀,立刻把镟子插进沸腾的开水锅里,再一转悠,镟子里的湿淀粉水就被烫熟了,然后再立刻把镟子插进装满凉水的槽子里面,慢慢的用手把已经熟了的“粉皮”起出来,就成了一张透亮的湿粉皮,经过漂洗,再把湿粉皮一张一张的平铺在长长的“拍子”(也叫帘子)上。“拍子”是用长秫秸串成的,长六尺、宽二尺,一张拍子能平摆十来张“湿粉皮”。冯家粉坊每次“片粉皮”,都要晾晒几十张拍子。等到晾干之后,把粉皮一张张的摞起来,包成大包小包的批发出售。

  冯家粉坊的掌柜的,叫冯老四,是从乡下搬来的。他从小扛过活、种过地。老伴也是个实在人。老两口雇一个伙计,忙乎一个粉坊,确实够辛苦的。加上家里人口多吗,日子过的也挺紧吧,整天吃“黑粉干粮”(用红高粱面掺淀粉缸底层的杂质淀粉蒸成的小勃勃)。这老两口有一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是在苦难也要供孩子念书。他们说要“想方设法”改变门风,不能让孩子们在向他们那样“土里刨食”、“受苦大累”。

  他们家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都给“供出来”了,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愿望。他大儿子上县苗圃当了技术员,大女儿随丈夫在东北煤矿当工人,二儿子和小女儿当了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三儿子还当上市图书馆的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