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随笔 岁月苍柔成景,前路有风微澜。 那个平铺直叙的夏日午后,长约十余步,宽不过几丈的画室里,连空气都渗透着微微墨香。一排排黄花梨木的长案倚墙而立,案上洁白的布毡轻托宣纸,玉白镇纸温润无言,画碟中蓄满清水,毛笔静待提起。 她端坐在第一排案前,脊背挺……
风度随笔
岁月苍柔成景,前路有风微澜。
那个平铺直叙的夏日午后,长约十余步,宽不过几丈的画室里,连空气都渗透着微微墨香。一排排黄花梨木的长案倚墙而立,案上洁白的布毡轻托宣纸,玉白镇纸温润无言,画碟中蓄满清水,毛笔静待提起。
她端坐在第一排案前,脊背挺得笔直,肘边躺着那本烫金证书。而我伏在画案上,默默地叹了一口气,百无聊赖地摩挲着手中的'画作摹本。
这一届“水蕴幽兰”国画大赛终究落下帷幕,获奖名单里没有我。师傅欢欣的话语在这古色古香的屋中徐徐响起:“本次获得大赛奖项的同学,笔下的兰花线条勾勒细腻生动,画风流转灵动自如,着实体现了兰花的君子风度!”
回家路上,满地摇曳的深黑树影仿佛海底招摇的水藻。我踢踏着小石子,地上矮小的身影,略显落寞。身后,她轻声叫住我:“其实——”我生硬地扯出一抹笑,故作从容地摆摆手,却又迅疾地转身离开,跑上楼道,傲骄而又狼狈。
凝望窗外,残阳在香樟树叶的罅隙间翻覆闪跃,路上行走的人和车汹涌澎湃。没有尽头的单调,没有终点的惆怅。
铺展开宣纸却又久久停住画笔,侧身抽出书架上清代黄钺撰写的画论著作《二十四画品》,缓缓翻阅,细细思量。国画,中国之文化精髓!登高望远,收放自如,或激情澎湃,或凝重袭人!国画的意境则是建立在书法用笔、古典诗词美、中国的儒释道哲学的基础上,在乎“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它饱含了一种民族精神和哲人气度,灵气中有神韵,神韵中有儒道。
回到画案前,再仔细品味画作摹本。潘天寿画兰,几笔行云流水,兰花挺拔纸上,风度自然;张大千画兰,描绘出兰的轮廓与神韵,以形画神,风度盎然;朱屺瞻画兰,线条朴拙老辣,浓墨干笔擦出的飞白线条,风度翩翩。
日光微斜,时光铿锵。
一桌、一纸、一笔,觅兰之风度。
兰,富而不傲,容古留芳,淤泥而不染,岁寒而不凋,不惧荣枯生死,信奉虽败犹荣。清雅坚劲之美,真可谓是花中真君子。
提笔点墨蘸水,上淡墨勾轮廓,换一支大白云笔,干墨皴擦兰花纹路,仿佛一瞬间那兰花已久经岁月。接着清水晕开,笔触似有若无。最后浓墨点兰叶,一种“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的韵味荡漾开来,兰的傲然而又谦谦的君子风度跃然纸上。
次日,国画室前,紫藤树下。我迎着她,将新画递与她,微笑颔首。而她眉角清扬间,十里春风。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水蕴幽兰,风度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