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石帆 南湖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泛南湖至石帆诗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登陟苦跋涉,?盼乐心耳。  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  翻译   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棹湖上游……

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泛南湖至石帆诗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登陟苦跋涉,?盼乐心耳。

  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

  翻译

  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棹湖上游览开始。

  涟漪丛生繁波荡漾,远方群山错落耸立。

  村落稀疏野趣丛生,绵延不绝白云升起。

  登临高山苦于跋涉,观赏风景乐在心里。

  尽情游玩定有终时,而我兴味无时可止。

  注释

  息:停止枻:桨鼓:摇动。

  涟漪:细小的波纹参差:错落不齐。

  峙:耸立。

  萧疏:稀疏逶迤(:弯弯曲曲、延绵不绝。

  陟:登高。?

  盼:泛指观赏风景。

  竭:完,

  尽已:停止,完毕。

  创作背景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会稽太守马臻筑堤蓄水,在会稽境内的叫东湖;在山阴县境内的叫南湖。石帆山在绍兴市东南十五里,山北有石壁,形如张帆。作者为记录下南湖至石帆山的山水景色,便作下该诗 。

  赏析

  诗的首二句,交代启程游览的经过:刚刚从陆路停下车,连忙就划起桨开始游湖。从驱车,暗示诗人是长途跋涉而来;车一停就划船,又显示出诗人游兴甚浓,好山好水吸引着他,使他迫不及待。起句简炼清峭,于叙述中见情致。

  中间四句写湖上风光,是全诗的主体。“涟漪繁波漾”,写湖水浩渺,清波荡漾;“参差层峰峙”,写湖上峰峦迭翠,错落有致;“萧疏野趣生”,写两岸烟村竹树时聚时散,朦胧疏淡;“逶迤白云起”,写远处白云出岫,徐徐升起,连绵缭绕。这四句,每句描写一个方面,又互相映衬、烘托。波光粼粼的湖水,重重叠叠的峰峦,疏疏落落的树木、村舍,冉冉出谷的白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远近高低,组合成一幅萧疏清旷、野趣横生的`山水画,令人有溪山无尽之思。这里是采取“大写意”的笔法,诗人抓住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独特的美的感受,选用“涟漪”、“参差”、“萧疏”、“逶迤”等富有动感等形容词,略加点染,用以显示客观景物内在的情韵。读这样的诗,使人如观米家山水画,从近处局部看,只有几个墨点,似乎用笔甚草草,但从远处整体看,则景物粲然,满纸云烟。

  诗的后四句即写游览中的体验和感受,诗人徜徉于此佳山丽水之中,触景生情。“登陟苦跋涉”,此句与开头“轨息陆涂初,鼓枻川路始”呼应,极言游途的辛苦。“?盻乐心耳”,此句与上四句写景呼应,极言游览的快乐。这两句富有理趣,诗人以亲身感受启示人们:经过“跋涉”苦,方得“?盻”乐;乐从苦来。这一哲理使诗的思想内容得到升华。诗以“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煞尾,表达了诗人留连忘返的心情,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令人寻思而萦回不已。

  该诗写得很洗炼。短短五十个字,概括了丰富的内容。诗中不论是叙述、描景还是议论,都含蕴着诗人独特感受到的情趣和韵味,故耐人品赏,发人深思。诗的章法,起承转合井然有序,造句清秀俊逸,也增添了艺术光彩,使全诗显得玲珑剔透,清新可爱。

泛南湖至石帆诗原文翻译及赏析2

  泛南湖至石帆诗

  南北朝谢惠连

  轨息陆途初,枻鼓川路始。

  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

  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登陟苦跋涉,盼乐心耳。

  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

  译文

  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棹湖上游览开始。涟漪丛生繁波荡漾,远方群山错落耸立。村落稀疏野趣丛生,绵延不绝白云升起。登临高山苦于跋涉,观赏风景乐在心里。尽情游玩定有终时,而我兴味无时可止。

  注释

  息:停止。

  枻(yì):桨。

  鼓:摇动。

  涟漪(lián yī):细小的波纹。

  参差:错落不齐。

  峙(zhì):耸立。

  萧疏:稀疏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绵不绝。

  陟(zhì):登高。

  (bì)盼:泛指观赏风景。

  竭:完,尽

  已:停止,完毕。

  赏析

  诗的首二句,交代启程游览的经过:刚刚从陆路停下车,连忙就划起桨开始游湖。从驱车,暗示诗人是长途跋涉而来;车一停就划船,又显示出诗人游兴甚浓,好山好水吸引着他,使他迫不及待。起句简炼清峭,于叙述中见情致。

  中间四句写湖上风光,是全诗的主体。“涟漪繁波漾”,写湖水浩渺,清波荡漾;“参差层峰峙”,写湖上峰峦迭翠,错落有致;“萧疏野趣生”,写两岸烟村竹树时聚时散,朦胧疏淡;“逶迤白云起”,写远处白云出岫,徐徐升起,连绵缭绕。这四句,每句描写一个方面,又互相映衬、烘托。波光粼粼的湖水,重重叠叠的峰峦,疏疏落落的树木、村舍,冉冉出谷的白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远近高低,组合成一幅萧疏清旷、野趣横生的山水画,令人有溪山无尽之思。这里是采取“大写意”的笔法,诗人抓住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独特的美的感受,选用“涟漪”、“参差”、“萧疏”、“逶迤”等富有动感等形容词,略加点染,用以显示客观景物内在的情韵。读这样的诗,使人如观米家山水画,从近处局部看,只有几个墨点,似乎用笔甚草草,但从远处整体看,则景物粲然,满纸云烟。

  诗的后四句即写游览中的体验和感受,诗人徜徉于此佳山丽水之中,触景生情。“登陟苦跋涉”,此句与开头“轨息陆涂初,鼓枻川路始”呼应,极言游途的辛苦。“?盻乐心耳”,此句与上四句写景呼应,极言游览的快乐。这两句富有理趣,诗人以亲身感受启示人们:经过“跋涉”苦,方得“?盻”乐;乐从苦来。这一哲理使诗的思想内容得到升华。诗以“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煞尾,表达了诗人留连忘返的心情,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令人寻思而萦回不已。

  该诗写得很洗炼。短短五十个字,概括了丰富的内容。诗中不论是叙述、描景还是议论,都含蕴着诗人独特感受到的情趣和韵味,故耐人品赏,发人深思。诗的章法,起承转合井然有序,造句清秀俊逸,也增添了艺术光彩,使全诗显得玲珑剔透,清新可爱。

  谢惠连

  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