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山子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方山子传》鉴赏  【作品介绍】  《方山子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识,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原文】  方山子传  作者: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

《方山子传》鉴赏

  【作品介绍】

  《方山子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识,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原文】

  方山子传

  作者: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注释】

  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 闾里:乡里。

  ④ 宗:推崇,归附。

  ⑤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⑥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 黄:今湖北黄冈 。

  ⑦ 使酒:酗酒任性。

  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⑨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 傥:倘或。 歧山:地名,指风翔。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 仰慕汉代游侠朱家、 郭解的为人, 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 年岁稍长, 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 想以此来驰名当代, 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 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 ,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 毁坏书生衣帽, 徒步来往于山里, 没有人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 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 有一次经过岐亭时 ,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他低头不语, 继而仰天大笑, 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 酗酒任性, 喜欢使剑 , 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十九年前, 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 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 ,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 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 ,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 例应有官做 ,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阳, 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 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 。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 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 常常假装疯颠、 衣衫破旧, 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解析】

  1、奇妙构思

  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

  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

  2、 奇妙语言

  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

  3、 隐约的折射

  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贫贱,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实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

  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