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河灯,寄托与传承同行杂文随笔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杂文 传承

管理员

摘要:

放河灯,寄托与传承同行杂文随笔  我国民间的岁时节令,俗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七月半”,这天,既是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则因传说这天是鬼门大开之日,所以称之为“鬼节”。一页日历,三个节日,既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又有共同的表达形式,……

放河灯,寄托与传承同行杂文随笔

  我国民间的岁时节令,俗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七月半”,这天,既是中国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则因传说这天是鬼门大开之日,所以称之为“鬼节”。一页日历,三个节日,既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又有共同的表达形式,比如说,白天祭祀祖先;黄昏焚香布田;夜晚水边放灯。

  放灯,就是放河灯,绍兴人称“点湖灯”。据说,放河灯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当时只有僧人在放生池里放河灯,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人们寄托对先人的思念,普渡水中怨魂的祈福习俗。现代女作家肖红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按旧时民间说法,河灯是给冤魂怨鬼引路的,灯灭了,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怨鬼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河灯的制作材料、工艺没有特别之处,只要适合在河水中流放,保证能平稳漂流且灯火不灭就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做河灯的材料也是就地取材,用得最多的是水蛤的'外壳,绍兴人称为“壳子”。水蛤是淡水湖的贝类,外观很像河蚌,两者之间,估计也是文蛤与花蛤的关系。做河灯选用凹陷较深的“壳子”,里外轻盈光滑,越大越好。用“壳子”作底,搓纱线成芯,蘸上香油,点亮后轻轻放入河中,任其漂泛。但是,“壳子”做的河灯有一个缺点,就是自重大,吃水深,河水波动,容易沉没,所以点“壳子”做的河灯时,人们会用晒干的稻草挽个草秸,垫在“壳子”底下增加其浮力。

  如果没有合适的“壳子”,家里的大人会在这天买个西瓜,切成两半,让孩子用调羹勺着吃,强调把瓜瓤刮干净后,吃剩的青皮就可以做西瓜灯了。西瓜皮含较大的水份,香油、灯芯无法点燃,白天祭祀剩下的蜡烛头正好可以派用场。也有的用小油漆罐做成煤油灯,安装在西瓜灯底部,使河灯燃放时间更长。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河灯多采用泡沫塑料,蛋糕盒子是简单常用的,只要用彩笔在其外表涂上祈求平安的图画,周边插上竹签彩纸糊成的旗帜,盒底点燃三、五支红蜡烛,在水面漂流几小时是没有问题的。如今,人们喜欢用泡沫塑料做成车辆、轮船或军舰模型,同时应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使传统意义的放河灯,演变成一场航模赛。

  在绍兴,也许是约定成俗,七月初七,“乞巧节”,是女孩的节日,摘荆叶、洗发辫、玩巧针,几个女孩凑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七月十五,既然称为“鬼节”,自然得“敢拆天”的男孩唱主角。这天,男孩们早早吃完晚饭,便把精心制做的河灯摆在河埠头,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占个好位置,近水楼台,天黑后第一个放河灯,可免与其他河灯“磕头碰脑”挤在一起;二是炫耀成就,守着忙了好几天做成的河灯,听听长辈们的夸奖,心里的滋味蛮不错的。

  天渐渐暗下来,人们纷纷点亮河灯,选择一个宽畅的河埠、一处平缓的低岸,或划一条乌篷小船,将河灯放到水面上,用手掌轻拔河水,送河灯驶离河埠,然后伫立岸边,目送自己的河灯随波逐流,渐渐远去。

  一盏、二盏、三四盏,五盏、六盏、七八盏,随着河灯数量的增加,一时间,水映灯影,灯耀波光,忽明忽灭的灯火似点点繁星,在轻盈的碧波上跳跃漂移。河岸上,放灯的人们内心满怀虔诚,默默祝福着属于自己的那盏灯、那颗星,能绕过险滩、越过暗礁,亮到崭新的明天,漂向理想的彼岸。

  一盏灯,就是一颗心,既是情感的寄托,更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