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 【案例】 某市一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办公楼的施工任务,建筑面积56073m2,地下3层,地上10层,基础采用筏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该项目位于该市二环路以内繁华闹市区。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
【案例】
某市一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办公楼的施工任务,建筑面积56073m2,地下3层,地上10层,基础采用筏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该项目位于该市二环路以内繁华闹市区。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工序指令的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第3层混凝土部分试块强度检测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于是请某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经该检测机构检测鉴定,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了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施工单位由于加强了预防和检查,因此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再发生类似情况。在顶层雨篷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现雨篷钢筋位置放置错误,因此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发现之后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
问题:
(1)简述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哪些?
(2)对第3层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请说明理由。
(3)如果第3层实体混凝土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4)说出屋顶雨篷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要点。
(5)简述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答: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1)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程;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2)答:第3层的质量问题不需要处理,因为虽然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强度满足要求应予以验收。
(3)答:如果第3层实体混凝土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4)答: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要点:1)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位置、间距、形状;2)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3)检查钢筋锚固长度、钢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4)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5)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① 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 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 注意综合治理。
④ 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 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 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 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2017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备考试题二
【案例】
某市一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办公楼的施工任务,建筑面积56073m2,地下3层,地上10层,基础采用筏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该项目位于该市二环路以内繁华闹市区。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工序指令的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第3层混凝土部分试块强度检测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于是请某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经该检测机构检测鉴定,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了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施工单位由于加强了预防和检查,因此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再发生类似情况。在顶层雨篷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现雨篷钢筋位置放置错误,因此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发现之后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
【问题】
(1)简述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哪些?
(2)对第3层的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请说明理由。
(3)如果第3层实体混凝土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4)说出屋顶雨篷钢筋隐蔽工程验收的要点。
(5)简述工程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答: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1)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程;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3)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2)答:第3层的质量问题不需要处理,因为虽然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鉴定强度满足要求应予以验收。
(3)答:如果第3层实体混凝土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4)答:钢筋工程隐蔽验收要点:1)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位置、间距、形状;2)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3)检查钢筋锚固长度、钢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4)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5)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① 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 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 注意综合治理。
④ 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 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 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 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