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光中作品有感 最初接触余光中的作品就是那首《乡愁》的小诗,不多的几行字,把个游子的心酸和无奈写得真是淋漓尽致,在质朴的文字中尽显荡气回肠。后有在散文精选里读过他的散文,书卷气十足,喜欢得不得了。终是买了一本他的作品选,以犒劳自己。 文集按照时间的顺……
读余光中作品有感
最初接触余光中的作品就是那首《乡愁》的小诗,不多的几行字,把个游子的心酸和无奈写得真是淋漓尽致,在质朴的文字中尽显荡气回肠。后有在散文精选里读过他的散文,书卷气十足,喜欢得不得了。终是买了一本他的作品选,以犒劳自己。
文集按照时间的顺序收录了他历年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百六十多首诗歌,三十四篇散文。喜欢他的五岭少年还有不开灯的缘故,喜欢他用历史的深沉来拨响心底最低音的弦子,喜欢他的手轻轻的放下,轻轻的拨起,怕惊醒了什么,又怕错过了什么。喜欢他文字里的博大,喜欢他文字里的清澈,喜欢他文字里那些与我们一个节奏的心跳声。
“高斋临海,读老杜暮年的诗篇\不觉暮色正涉水而来\苍茫已侵入字里行间\天地悠悠只一头白发\凛对千古的风霜”这诗写于1984年,那时候余光中已经年近六旬了,诗人的情怀依然如此敏感,宛若青春的少年对着古人发呆,对着长夜遐想。虽然诗中是一种对于自己进入暮年的感伤,但是却用这是不开灯的理由来开解,真是可爱的老人。
一九六零年的《五岭少年》是余光中二十二时候的诗作。诗中的转折和比拟肆意洒脱,顺畅欢快,不着些许雕琢痕迹。青年人的意气飞扬就在来一瓶高粱的'呼喝中被特特地素描了出来。依然是思乡的调子,依然是对祖先的崇拜,也许就因为这些,除去散文和其他学术成就的余光中才在无数的诗人中不温不火地显露出来,成为为数不多的当代名诗人。
喜欢他诗歌里不曾老去的青春。
再说说他的散文。读的他的第一篇散文就是《听听那冷雨》。诗人的散文从来不会有冗长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有诗歌轻灵的节拍,整个文章配合着雨滴的节奏写下来,更觉雨下在心上。是沉沉的乡愁把冷雨拽了下来,还是因为乡愁把雨变得如此清冷?雨下在余光中少年和青年时候住的旧屋瓦片上,下在老祖先留给他的方块字里,下在他贴在窗户眺望家乡的眸子上。“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僧庐下”。乡愁成就了余光中的文学之名,也啄伤他的敏感之心。与他一起听着年华老去的雨声,一起吟诵乡愁在荷叶上的凄楚。文章,也可以如此晶莹剔透呵。
《四月,在古战场》文字华丽肃穆,联想恢宏,与听冷雨完全不同的手法。《牛蛙记》生动有趣。《四个假想敌》将一个女儿的父亲的心理写得让人忍俊不禁。呵呵,女孩的父亲们啊,端端都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和警惕性高昂么?
其余或写景或写人或情景交融的文章都是余光中版的深情款款。是一个长衫的书生临风而立,坦荡荡襟怀,暖洋洋笑容,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