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1篇)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读书 唐代:柳宗元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1篇)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读书
唐代:柳宗元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译文: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幽居在这偏远地方丝毫不问世事,每天只低头把唐尧、虞舜钻研。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从上下千年细察古今世事,其间历史长河波澜起伏,千变万化。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遇到高兴的事便暗自窃笑,感到悲哀时只好无奈叹息。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看的次数太多,裹书的帙套都已解散,书卷的前后紧紧相连。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因瘴气所引起的疾病扰乱了心境,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打开书本刚读时觉得清清楚楚,丢开书本又像是一无所知。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一天到晚可以和谁去说话?只能与书籍日夜相伴。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疲倦了便倒头而睡,睡够了精神又渐渐恢复。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伸伸懒腰舒展肢体,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中自觉愉快。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之意契合,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就闭口,心情闲散抛弃了拘囚的束缚。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那些心机巧妙的人会认为我拙笨,那些聪明的人会认为我愚蠢。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阅读史书足以使自己快乐,何必为追求名利而劳碌?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不要为名利所驱使!
注释: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yú)。
幽沉:幽谷沉论。指诗人被贬在穷乡僻壤。谢世事:不问世事。谢,谢绝。俯默:低头不语。窥:窥探,研究。唐虞: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起伏千万途:指历史长河波澜起伏,千变万化。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xū)。
欣:高兴。戚:悲伤。吁:叹气。
缥(piǎo)帙(zhì)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缥帙:用青白色帛做的书套。这里指书卷。逾:越过,超越。
瘴痾(kē)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瘴疴:泛指南方湿热蒸郁引发的各种疾病。瘴,瘴气;疴,病。灵府:心灵。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wù)若无。
临文:打开书本阅读。乍:刚刚,初。了了:佛教语,清楚明了。彻:通“撤”,撤除。彻卷:丢开书本。兀:犹兀然。依然还是。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竟夕:一天到晚。竹素:指书籍。古代在使用纸张之前,文字都刻在竹简或书写在绢子上。俱:在一起。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更:一作“便”。熟寐:熟睡,睡足。苏:苏醒,引申为精神恢复。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欠伸:伸伸懒腰。吟咏: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自愉:心里自觉愉快。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世儒:只会传授经学的儒生、庸俗的儒生。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道尽:把书中的道理阐述清楚。捐:除去,抛弃。囚拘:拘囚,束缚。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巧者:乖巧的人。为:谓,说。智者:聪明,智慧的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讽刺那些逢迎投机,争名夺利的世儒。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qú)。
勤与劬:指为争名逐利而奔走钻营,费尽心力。劬,劳苦。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贵:珍惜。尔:你。躯:身躯。六尺躯,疑为七尺之误。名:名利。驱:驱使。
赏析:
诗反映了诗人读书的情形和感受,展示了一个憨态十足的书痴形象。前六句为第一层,谈读书的起因及收获;中间十六句为第二层,叙述了读书的困扰与乐趣;后六句为第三层,反映了不为名利所驱、不为世俗指责的心态。全诗语言简洁传神,风格古澹平和,与陶渊明诗风很相近。
第一层,谈读书的起因及收获。“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起笔不凡,身遭贬谪,幽谷沉论,远离朝庭,似乎不问世事,然而默默地读着圣贤书。“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诗人博览群书,从中知道古今的兴替和社会变化的道理,思考历史长河的波澜起伏,千变万化。一会高兴,一会悲伤,一会叹气,与书中人物命运同悲欢。说明作者的感情并没有麻木,追溯历史是为了面对现实。
第二层叙述了读书的困扰与乐趣。因为经常翻阅,所以“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书看的次数多了,裹书的账套都已松散,书卷的前后相连在一起,说明读书的勤奋。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吴文治认为这二句的意思是“把几种书都摊开,前后翻阅,互相比较。”这样理解,反映了柳子的探讨、钻研精神。“瘴疴扰灵府,日与往昔殊。”因瘴气所引起的疾病扰乱了心境,诗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30多岁就已早衰,疾病缠身,最显著的症状是遗忘,“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打开书本刚读时似乎都清楚明了,丢开书本又像是一无所知。他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说“往时读书,自以不至抵滞,今皆顽然无复省录。每读古人一传,数纸已后,则再三伸卷,复观姓氏,旋又废失。”这与诗意互相印证。“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一天到晚只有与书相伴。“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读书疲倦了就倒卧在床上,熟睡后精神遂又恢复,继续攻读。“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休息时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身体,声调抑扬地吟诗读书心中自觉愉快。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王充《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说经为世儒。”作为崇向尧舜之道的柳子,其思想体系主要是儒学,但对那些只会传授经学的儒生、庸俗的儒生是不屑一顾的。读书得意是因为与书中的意义相契合,而并不是想成为世间的大儒。“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读书的收获,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精神获得自由,抛弃了拘囚的束缚。
第三层反映了不为名利所驱、不为世俗指责的心态,体现了诗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高尚情操。“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柳宗元的“智愚说”受佛学的影响,也与他的生活遭遇密切相关,内涵深刻、丰富。在诗中,他不为世俗偏见、流言蜚语所左右,公开讽刺那些逢迎投机、争名夺利的世儒。最后四句立意更深:“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阅读各种书籍,了解圣贤、历史,已足以使自己快乐,又何必要为追求名利而劳碌奔波!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躯,不要为名利所驱使。
此诗展示了一个憨态十足的书痴形象:时而自笑,时而悲戚;倦极了便倒头睡下,醒来后伸展一下肢体,吟诵几句诗文,其境若此,如何不乐?所以诗人不由地感慨说:“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由读书之悦悟到虚名之无益,并以旷达之语作结。通观全诗,可见柳宗元在谪居生涯中不乏足于其心、自得其乐的一面,由此形成平和古澹的诗风,与陶渊明诗风甚为相近。有专家认为该诗写的是子厚“夜读”,实质上是其读书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其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全篇主要是叙述、议论,但写得“萧散简逸,秾纤合度”,“诗亦无穷起伏”,是了解柳宗元,研究柳宗元的一首重要作品。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2
读书
宋代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注释
归志:返回的念头。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赏析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 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 。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创作背景
《读书》一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后,夜晚读书,眼神不如以前。却依然心系黎民。于是写下了《读书》。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注释
归老:归家隐居的志向。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赏析: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这两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是为了平民百姓,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这两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是五十三岁,视力减退。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注释: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行:实践。躬行:亲身实践。
赏析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5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古诗简介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夜读的缘起,起笔虽平,却表现了作者济世的理想抱负。颔联写老来读书兴味盎然,令人倍感亲切。颈联说明诗人秋夜常读书至“二鼓”时分,还恋恋不忍释卷。尾联以睡前进食作结,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好学不倦的情怀。这首诗笔调清淡,意境深曲。
翻译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可叹一生碌碌无奇,却只爱前人留下来的著作,从不将我欺骗。
白发无情地爬上头顶,渐渐地进入老年,读书的青灯却依旧像儿时那样亲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响,传来一阵阵寒意,读书兴致正浓,忽听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饥肠辘辘,再也难以读下去,喝杯山药煮成的薯粥,胜过那佳肴美味。
注释
⑴以二鼓尽为节:指读书读到二更天才停止。二鼓,指更鼓报过二更。
⑵腐儒:作者自称。
⑶碌碌:平庸,无所作为。
⑷遗编:遗留后世的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⑸不我欺:并不欺骗我。
⑹策策:象声词,指风摇动树叶发出的响声。
⑺叠鼓:轻轻击鼓,指更鼓。
⑻冬冬:象声词,指鼓声。
⑼迫睡期:催人睡觉。
⑽作祟:暗中捣鬼,形容夜深了还没有睡觉,肚子饿了。
⑾琼糜:像琼浆一样甘美的粥。糜,粥。
创作背景
陆游到南昌前,任镇江通判,与友人韩元吉、张仲钦、王明清、张孝祥等,得同游、唱酬之乐。改判隆兴,孤寂无侣,郁郁寡欢,公余更加肆力读书。陆游自少至老,好学不衰,集中写夜读的诗篇,到八十岁以后还多见。他诗歌创作的高度成就,和这种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年)秋天他初任隆兴通判时。这首诗是为描写作者在他乡夜晚苦读诗书的情形,表现乱世中人难能可贵的好学精神而作。
赏析
首联自叹为“碌碌无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遗书可读,是夜读的缘起,诗笔平平。联系陆游的生平抱负和志越,内涵却不简单。陆游早年即饱报国壮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顾以“奇才”自负;自称“腐儒”与“叹无奇”,都含有“世不我许,我不世与”——即当道不明,才不见赏之慨。“独喜遗编不我欺”,则含有不屑与世浮沉,而要坚持得自“通编”的“济世”理想之意。与五十二岁时作的《读书》的“读书本意在元元”,六十七岁时作的《五更读书示子》的“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七十三岁时作的《读书》的“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兔愚”,七十五岁时作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雷一灯青”,八十一岁时作的《读书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饥讲虞唐”,“古言不吾欺”,八十五岁时作的《读书》的“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环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等句参看,其事自明。
次联从室内写夜读,是全诗最精彩的两句。陆游到老还以眼明齿坚自豪,而头上可能早已出现一些白发,故四十以前,即已谈及“白发”,这里出句也说是“白发无情侵老境”。这句孤立看便无奇。与下句作对,却构成很美的意境: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还觉得意味盎然,象儿时读书一样。“白发”“青灯”“无情”“有味”“老境”“儿时”’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联想。凡是自幼好学,觉得读书有味,到老犹好学不倦的人,读了这联诗,都会感到亲切,无限神往,沉浸于诗人所刻划的夜读情景。这一联与后期的《风雨夜坐》中的“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胸中”一联,最能打动中老年人胸中的旧情和书味,把他们的欲言难言之境与情写得“如在目前”。诗人六十三岁时作的《冬夜读书》:“退食淡无味,一窗宽有余。重寻总角梦,却对短檠书”,七十七岁时作的《自勉》的“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等句,可和此联参证。
第三联从室外写秋夜。在“高梧”树叶的摇落声中传来“寒意”。重复敲打的更鼓报过二更,明日公务在身,虽书兴犹浓,而“睡期”却苦不能延。策策、冬冬,声声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联以写入睡前的进食作结。忍饥读书,一杯山药煮成的薯粥,却认为胜过“琼糜”。从进食情况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贫乐道、好学不倦的情怀。八十四岁时作的《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的“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等句,更可见出他这种生活与情怀贯彻始终。这两联笔调清淡,但意境不薄。
陆游诗风格在统一中富有多样化,这首诗是他的平淡疏畅又富有深味的作品。
名家点评
商丘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教授王增斌《陆游集》:“陆游这首写自己读书的诗,可见他的这种读书生涯与情怀是贯彻其一生始终的。”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斋中读书
南北朝:谢灵运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译文: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曾在京都做官多年,却从未忘怀过山水。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何况是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都感到空虚。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官衙内没有狱讼案件而显得清闲,官堂庭院空旷清静以致招来鸟雀止息觅食。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卧病在床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文章诗赋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怀抱典籍图书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展开谈论说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即嘲笑长沮和桀溺的苦,又讥笑扬雄投阁自杀一事。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做官既然太疲倦了,耕种哪里能算快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要寻求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只好寄希望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注释: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斋:指谢灵运在永嘉郡时的书斋。京华:指当时的京都建康,即今南京。谢灵运来永嘉前曾在京都做官多年,游京华即指这一段时间。废:忘怀。丘壑:泛指山水。
矧(shěn)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矧乃:何况是。归山川:回归到山水之中,实际是指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心迹:指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两个方面。双寂寞:都感到空虚,即作永嘉太守既无事可想,也无事可干。
虚馆绝诤(zhèng)讼(sòng),空庭来鸟雀。
诤讼:狱讼案件。
卧疾丰暇(xiá)豫,翰(hàn)墨时间作。
丰暇豫: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翰墨:笔墨,代指文章诗赋。时间作: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xuè)。
怀抱:似指怀抱典籍图书。观古今: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戏谑:谈论说笑。
既笑沮(jǔ)溺苦,又哂(shěn)子云阁。
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贤人,不肯游仕,结伴耕种,一辈子辛苦劳作。哂:讥笑,嘲笑。子云阁:指扬雄投阁自杀一事。扬雄在西汉成帝时在朝为官,王莽篡汉,立“新”朝,扬雄作《剧秦美新》加以吹捧,并受任大夫之职校书天禄阁,后来因事被株连,投阁自杀,几乎死去。
执戟(jǐ)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执戟:秦汉时宫廷的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执戟而得名,这里泛指做官。以疲:太疲倦。岂云乐:哪里能算快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达生:老庄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作纵向展开,从过去写到现在。开头两句说过去,接着四句主要讲述到永嘉担任地方官以后的情况。中间六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结尾四句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这首诗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通篇又具有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游京华”与“归山川”、“未尝废丘壑”与“心迹双寂寞”,隔句映衬,在文义上递进一层。这一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更明白提示前后两个时期之间存在着的变化。诗人自述到永嘉以后,“心”不预世事,“迹”绝交以息游。
“虚馆”二句更具体描画出“心迹双寂寞”的景象。事实上,身为一郡之长,是不可能如此清闲的。《宋书》本传说:“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可见“绝诤讼”并非真的没有“民间听讼”,而是由于心远地自偏,“不复关怀”,有意不闻不问罢了。以上几句,对于“斋中读书”的诗题来说,看似闲笔,实际上这是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显示的是读书时总的心态意绪与环境气氛。以下写“斋中读书”的正笔,正是从这一大背景上推出的。
从“卧疾丰暇豫”起,即转入“斋中读书”的描叙。“卧疾”就只能在“斋中”,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为了排遣无聊,除了写诗作字以外,便轮到了“读书”。“怀抱观古今”等四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诗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了解历史以增进对现实的认识,方法上有读有评。诗中论到的人物有消极避世的隐士长沮、桀溺和热衷仕进的文人扬雄。谢灵运对沮、溺则取批评的态度,认为隐居耕田是一“苦”事而予以非笑。扬雄在易代之际的言行,历来受人非议,如李善说他“露才以耽宠,诡情以怀禄”。谢灵运也不满于扬雄的屈节事人、钻营爵禄,故在非笑沮、溺的同时,对扬雄也采取了哂笑的否定态度。
结尾四句是在读书论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由“既笑”二句引出,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执戟亦以疲”,说明自己对于仕进已心灰意冷;“耕稼岂云乐”,又表示自己不愿过躬耕隐居的清苦生活。诗人让自己站到了三岔路口,是仕,是隐,无一理想,无可适从。故不由得叹道:“万事难并欢。”在仕隐矛盾的煎熬下,诗人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慰藉心灵的'人生道路:“达生幸可托。”以“达生”处世,就会避免贪多务得,不受物欲的困扰,摆脱世务的牵累,在精神上求得自我解脱,近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结尾所表示的生活态度:“乐乎天命复奚疑。”
谢灵运为官时不理政事也是“达生”思想的表现,而“达生”思想的进一步实践,尚有待于绝意仕进,归隐田园,更远地离开尘世俗务。谢灵运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广有田产,归隐而仍可免于沮溺的耦耕之苦,这大概是他的“达生”思想的最完美的实现了。不久,他果然踏上了归隐的道路。
全诗以“斋中读书”作为结构的中心,向前推衍,说到过去;往后演绎,谈及未来。读书是在斋中,说前道后的情事则及于斋外的广阔世界——京城的丘壑,永嘉的山川,执戟殿中,耕稼田间。仕隐矛盾的抽象主题,由于结合读书论书的具体内容提出,显得不玄不泛;又由于视野开阔,有回顾,有前瞻,联系长期以来的生活体验坦率剖白,通篇又具有了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作为一首宣扬老庄“达生”思想的记事说理诗,而能不落抽象说理的魔障,写得迥异于“平典似《道德论》”的“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钟嵘《诗品序》),足见诗人艺术上的功力。至于诗中宣扬的所谓“达生”的消极避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与生活理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肯定是不足取的,但对于了解谢灵运全人及其创作演进的轨迹,则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注释
归志:归家隐居的志向。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赏析: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一二两句,确是议论。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确是可贵。三四句是写实,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仔细琢磨,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了。既对自己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怎么能不说它寓意深远呢!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1、示:训示、指示。
2、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3、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4、遗:保留。
5、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6、少壮:青少年时代。
7、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8、始:才。纸:书本。
9、终:到底,毕竟。
10、觉:感觉,觉得。
11、浅:少。
12、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13、行:实践。
14、躬行:亲身实践。
翻译: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赏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当然自己不可以满足在这不完整的书本内容的东西了。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一个途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你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种独到的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大有裨益,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9
昌谷读书示巴童
唐代 李贺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译文
虫噪灯暗,我的家境是那样贫寒;夜寒药浓,我的身体是那样孱弱。
茕茕孓立、形影相吊,我是那样孤单;只有你,怜悯我这垂翅败落的苦鸟,不畏艰辛,与我作伴。
注释
薄:微弱。
宵:宵夜。
君:指巴童。
垂翅客:诗人以斗败垂翅而逃的禽鸟自比。
尚:还。
简析
虫噪灯暗,夜寒药浓。政治上的失意与贫病交加,令诗人感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诗人把他的感激之情奉送给了日夜相随的巴童。不难发现闪烁其中的,还有诗人横遭委弃的悲情。此诗可与诗人代巴童作答的诗—《巴童答》对读。“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诗人百般无奈,又借巴童对答来做自我宽慰。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舟中读书
清代: 宋琬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译文: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总是背着行囊奔波在路上,已经抛开书籍很久了;加上蚊子、苍蝇的侵扰,实在难以静心读书。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但我毕竟是一条书虫,读书是前世欠下的债,为了还债,在黄河壮奇雄阔的浪涛间,在小船窗前就着单薄的烛灯读书。
注释:
久抛青简束行幐(téng),白鸟苍蝇甚可憎。
青简: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泛指书籍。行幐:行囊。幐,盛物的布袋。白鸟:蚊子。
身是蠹(dù)鱼酬夙(sù)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蠹鱼:这里指书虫。
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平平,诗人说自己已经抛开了书籍很久了,腰束干粮袋四处奔波,加上路途上蚊子和苍蝇之扰,其实也无法读书,但他毕竟是一条书蛀虫,读书是他前世欠下的债,为了还这个债,——于是,结句“黄河浪里读书灯”就跳出了!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到过黄河的人们,谁能不被它九曲横空、万浪啸天的气势和力量所震摄?它那狂放无羁的暴烈和雄奇,也似乎只有同样狂放无羁的诗仙李折,才足以挥动如椽巨笔,为之写照传神——“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这就是李白描摹过的那水来“天上”,波颠万里的壮奇黄河。
而今,正是从这一派震荡天地的黄河浪影里,驶出了一艘傲岸不驯的行船,时令正当秋夜,水天一片迷蒙。但在波涌浪叠的船窗前,却可见到我们的诗人宋琬,正须髯飘飘,就着高烧的烛灯,执卷诵读!
倘若这是在庐峰月下,对茅窗孤灯,聆松涛千仞,那境界一定将格外清美幽渺吧?倘若这是在西子湖畔,仰修竹千竿,听游鱼唼喋,于执卷吟赏之际,也一定会更添几分韵致吧?但“黄河浪里读书灯”之句,却把这“读书”的背景,转换在了壮奇雄阔的浪涛之间,而且是在烛照浪影的舱间“灯”下,那境界又岂是上述这境所可比拟?
此刻的舱中当然也是幽清的。幽清得连一只令人憎厌的蚊子苍蝇都没有。然而这幽清,又是以何其惊心动魄的舱外之景为陪衬的啊:浩荡的黄河在夜天下狂暴喧腾;荧荧的船火,还可照见一阵又一阵掀天浊浪崩裂眼前;涛声隆隆,如疾雷碾过船之两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突然推出挑灯抚髯,执卷而诵的诗人近景,那气度和仪态,该带有怎样一种睥睨古今、笑傲万浪的沉静和潇洒!
如果说“黄河浪”所蕴含的,是极大的动荡之境;那么“读书灯”所显示的,则是迥然相异的静谧之境。这两者本来很难相容,诗人却以身临的浪舟读书之兴,将它们奇妙地组接在了一句诗中。大“动”与大“静”由此相反相成,雄奇的“黄河”夜浪之涌,与潇洒的诗人“读书”身影,由此相叠相钱,辉耀了整首诗行。一个为前人不到的崭新诗境,在行舟黄河的诗人宋琬笔底,就这样兴象峥嵘的创生了!
这诗境的创生虽说出于偶然,却是宋琬悲苦生涯中哀愤之情的必然触发。倘若不是在顺治七年、康熙元年“两度系狱”,饱尝过宦海沉浮的险恶“风涛”;倘若不是憎恶于“白鸟(蚊子)苍蝇”式谗人的陷害,厌倦于“久抛青简束行幐”的仕途奔波,而向往着一种放浪无羁的自由生活——那么,宋琬又怎么会觉得,黄河的“掀天浊浪”,并不比“人间”的风涛险恶?又怎么会激发在“黄河浪”中化身“蠧鱼”,挑灯诵书而一“酬夙债”的豪兴?
由此反观此诗之前三句,你便不会因为它们的吐语平平而以为无足轻重了——其实,“久抛青简束行幐”之卑陋,“白鸟苍蝇甚可憎”之烦嚣,恰都是运笔上的一种铺垫和反衬。它们之存在正是为了在结句中造成诗情的巨大逆转,以翻出一个之与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有了这卑陋和烦嚣的反衬,“黄河浪里读书灯”之境,便愈加见得雄奇潇洒,超世脱俗,而令你无限神往了。
读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1
原文: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译文:
清晨赶赴宫中,晚间往金马门待沼。
翻看前人的残卷遗篇,探讨古贤的著述穷极奥妙。
哪怕只有片言与前人暗合,也不禁掩卷而笑。
苍蝇点污白玉轻而易举,《阳春》《白雪》却难以找到同调。
我本是疏懒散漫之人,却多次遭到狭隘之人的嘲笑。
天高云淡正值秋高气爽,不禁回忆起昔日林壑间的游眺。
有时清风徐徐吹来,闲倚着栏干我放声长啸。
严光在桐庐溪畔垂钓,谢灵运通游天涯海角。
何时才能功成身退,从此在烟波间投钓?
注释:
⑴翰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学士主要负责为朝廷撰写文件之事。集贤:指集贤殿。唐代集贤殿学士主要负责搜集、修订书籍之事。
⑵紫禁:犹言皇宫,皇帝所居之处。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收华紫禁。”李善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李延济注:“紫禁,即紫宫,天子所居也。”
⑶金门:即金马门,汉宫门名。汉代东方朔曾待诏金马门,这里以翰林院比金马门。《汉书·东方朔传》:“待诏金门,稍得亲近。”
⑷帙(zhì):书套。散帙,即打开书套读阅书籍。《说文》:帙,书衣也。谢灵运诗:“散帙问所知。”散帙者,解散其书外所裹之帙而翻阅之也。
⑸青蝇:比喻小人的谗言。陈子昂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盖青蝇遗粪白玉之上,致成点污,以比谗谮之言能使修洁之士致招罪尤也。
⑹白雪:曲名。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因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很少。
⑺疏散:意谓爱好自由,不受拘束。
⑻贻:遭致。褊(biǎn)促:狭隘。诮:责骂。
⑼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桐庐溪:即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江,江边有严陵濑和严子陵钓台,传说是严光当年游钓之处。章怀太子《后汉书注》:“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下可坐十人,临水,名曰严陵钓坛也。”
⑽谢客:即谢灵运,南朝刘宋时的山水诗人,客是其小名。生平好游山玩水,曾写有一首题为《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的诗。临海:郡名,今浙江临海县。峤:山尖而高叫峤。张铣注:“临海,郡名。峤,山顶也。”
⑾谢人间:意谓辞别世俗,遁隐山林。
赏析: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诗歌的开始,使用了虚中带实的手法,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和感受。翰林院、集贤殿都在宫禁中,故言“晨趋紫禁中”。从表面看,又是“紫禁”,又是“金门”,不仅说明职务之重要,还更带有一种显赫的威势、甚至炫耀的口吻。的确,当时翰林供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而又显赫的。据《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738)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包括拜免将相、号令征伐诸大事。以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所以当时有“号为内相”或“天子私人”之称。李白夙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宏图,当他被诏供奉翰林时,内心是异常激动的,而且初入宫禁时,他也的确曾为自己所受的殊宠与显赫的地位而自豪。他在《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中曾以自诩的口吻说:“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翰林秉笔回英盼,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然而,时隔不久,当李白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这种天真浪漫的情绪也就惭惭消沉了。所以尽管这两句诗表面上带有显赫的威势和炫耀的语气,但从“晨趋”与“夕待”两个词中,已向我们暗示了一种投闲置散而又焦虑如焚的心态。可以说“晨趋”、“夕待”也正是李白自入宫禁以来的形象写照。
接下来具体写投闲置散的读书生活:“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我博览珍秘的群书,深入钻研其中的奥妙所在;如果发现有只言片语恰恰道出心曲之事,便会乐不自持、掩卷而笑。这几句写得轻松自如,可谓一片清机。但是,这种轻闲的读书生活与一个身居翰林供奉之职的人来说,却是极不协调、极不相称的。作为翰林供奉本来所应该做的事,已如前述,而事实上李白入宫之后,只不过被视为文学弄臣,是供奉帝王后妃遣兴愉乐的玩物。这对于李白来说,是痛心的,也更是悲哀的。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青蝇”句本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白雪”句本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两句在章法上是上承“片言”二字,可以说是“片言”的具体内容。这两句是说:我本来就是爱好自由,无拘无束之人,可每每总是遭到心胸狭隘之人的责骂。这是上承“会心”二字,从古人的至理名言中,领悟到自身遭遇的缘由所在。李白本是性格傲岸,行为放达不拘之人,但是入宫之后,却遭到高力士、张垍等奸臣的嫉妒与谗毁。“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愈来愈受到皇帝的疏远与冷落。李白在《感遇四首》其四中也说:“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惑登徒言,恩情遂中绝。”尽管此时“恩情”尚未完全中绝,但李白早已预感到了。严酷现实的打击,迫使诗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程与人格的完善,因而诗歌的下半部分,就着重表白对另一种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局促在宫禁之中,整日在嫉妒与谗毁中度日,不仅是对人格的迫害,也是对人性的压抑。此时此刻,诗人不禁回忆起昔日委运自然、遨游林壑的布衣生活。那是何等的惬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面对明媚的云天与幽静的林壑,清风徐来,倚栏长啸。一个“闲”字,道出了诗人的心境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契机所在。
接下来诗人继续写道:“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这两句反映了李白对严光和谢灵运的企慕,希望自己将来能象他们那样,摆脱世俗的烦恼,寄迹林下,度安闲隐逸的生活。因而诗歌的最后两句说:“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功成身退,是李白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也是他毕生的生活理想。他早在二十七岁时所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就表示过:“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其《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亦云:“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可以看出,李白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尽管在遭谗受谤,皇帝疏远的情况下,仍抱定功成然后身退的信念。因而在政治上的期待,暂时战胜了寄迹林下的愿望。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从李白此时的心态与他初入宫禁时相比,则可以明显看出其心理的变化。上文所引《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中,已可以看出诗人当初那种春风得意、喜不自胜的情态。此外,李白在《效古二首》其一中也以相同的情调写道:“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快意切为乐,列筵坐群公。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但是此时此刻,诗人已不再是“羞比垂钓翁”,而是希望要在“功成”之后,决绝地表示“从此一投钓”,要像严光那样,远离尘嚣,过着安闲自乐的隐居生活。
总之,这首诗突出表现了诗人那傲岸不屈、不同流俗的高洁品质,其中有对好佞小人的斥责,也有对自身遭遇及仕途的深深忧虑。尽管诗人此时仍怀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对朝廷也还抱有一线的希望,但此后不久,诗人尚未及“功成”,便愤然离开了朝廷,踏上了自得其乐的布衣漫游生涯。可以说这首诗正是李白在长安为官时期心理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是一首“言怀”之作,像是在同“诸学士”们娓娓而谈。它一反李白所常用的那种奔放的激情与奇特的夸张,而是将眼前之事及心中之想如实地一一道来,在婉转清爽的背后,蕴籍着十分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这一特点的形成,与诗人当时所处的地位及其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