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 一周前接到比赛通知,到今天下午终于松……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
一周前接到比赛通知,到今天下午终于松口气走出录播教室,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也是从教以来打磨最久的一次课,前后经历6次试课,无数次修改教案课件,一次次推翻重来,到这一刻,过程中收获的,远比结局更重要。
一、情境服务课堂,为课堂增姿添色
作为一节信息技术融合课,必然离不了各种多媒体信息手段。一开始,只是想录一个音频,在本节课难点突破时,换一种形式来提醒孩子们注意。在制作音频时,独独相中了海绵宝宝的配音,紧接着,思路拓展,创设了一个海绵宝宝海底寻宝的情境,关于这个情境,也走了一些弯路。
备课之初,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甚至为此生搬硬套创设了一个海绵宝宝大杂烩,为什么说是大杂烩呢?你且来听一听,蟹老板为了拯救蟹堡王的生意,派海绵宝宝去海底深处寻找神秘配方,出发前,要送给海绵宝宝其中的一种调料,答对了才能送给它,结果被可恶的痞老板给替换成了藿香正气水……
现在回想,也不得不佩服当时的`脑洞之大。为了创设而创设,过于复杂牵强的情境,脱离课堂本质,只能被无情pass!于是,简化情境,只保留海绵宝宝海底寻宝这一条线,人物角色也只有这一个,搭配课堂评比机制,用海绵宝宝音效在关键节点提醒,贯穿全课,吸引孩子注意力,增添课堂趣味性,同时,也尽可能弱化了老师一直在强调,在环节之间过度的感觉。
但是,在比赛过程中,还是有些许紧张,因此,评价机制没有完全跟上节奏,心里有些许遗憾。
二、技术支撑教学,为课堂助力加油
信息技术课,玩儿的就是信息技术。这次比赛,我对希沃白板的操作更加熟练,ppt可能从此就要慢慢退出我的备课舞台了。
蒙板、白板、课堂游戏、计时器、班级优化大师、学科工具……太多的东西可以去挖掘。前后7次讲这节课,每一次玩儿课堂游戏时,孩子们都处于兴奋失控的状态,为什么不多创设这样的课堂呢!
这个课件,是花费时间最多的一个了。有一版被pass掉的不舍得删除,一个小小的图标,要经历抠图、文字修改、加动画、音效等等,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页,最多有将近30个动画,经历几个小时的调整,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每次到最后都安慰自己,还好达到了想要的效果,都值得。
但是,今天的赛课过程中,由于同时打开了希沃白板和鸿合白板两个软件,学生在玩儿课堂游戏过程中不小心触发了切换按钮,导致希沃整个控制面板消失不见,还好有翻页笔,对整个课堂顺利进行没有太大的影响。尽管预设了没有网络或网络卡顿的情况,但这种突发情况还是让我内心慌乱了一下,看来,凡事还是要多做计划,有planB、planC……才能游刃有余。
三、落实单元备课,紧抓难点突破
这个单元中,例2(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次进位),例3(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这两节课知识联系十分紧密。从课题来看,很容易区分这两节课的重点知识,但教材在例2中呈现了一次进位满十进一的情况,而例3中呈现的是满30进3,满20进2连续进位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一种例3的重点是“满几十进几”。
认真研读教材就会发现,例2的做一做中,已经出现了“满几十进几”,因此例3的重点在于突破“连续进位”。联系整个单元的知识编排,一切都迎刃而解,因此,备课要备全面。
这次赛课,整个流程基本顺利,但仍觉有很多不完美,只因着每一次的不完美,才要不断的去努力和超越,反思、提升,待下一次奔赴完美!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3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成功之处: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探讨算法→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巩固练习,总结得失。
首先我创设了带学生去游乐场交流图中给我们呈现的数学信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进而引入新课。让学生计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接着,我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第二组发现规律主要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搞清楚积的末尾到底有几个0。
最后,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先再次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后再拓展延伸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不足之处:
在合作学习、探讨算法和迁移类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要真正让学生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要开放学生的脑子和嘴巴,让学生多想多说。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4
【背景与导读】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生4和生2 的算法比较简便。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 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 × 4= 213 × 3= 两学生板演)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谁来列算式?
生1:3×18。
生2:18×3。(板书)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欢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 (学生独立计算,一学生板演,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
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 。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不写吗?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师:哦,看到了个位要相乘,8乘3等于24,个位满二十,要向十位进2。所以他先不写,等会要和进上来的2相加,脑子里要多记一次。如果从个位算起,会不会这样的?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生:写个小“2”。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师:我们继续算。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师:这样算要不要像刚才一样,先把数记在脑子里,再和后面进上来的数相加了,你们说从个位算起方便还是从高位算起方便呢?
生:个位。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用竖式计算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但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知道吗?
生:进位了。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师: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也想出了办法。那么一个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是怎么算的呢?我们能总结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第一个因数个位乘第二个因数,如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反思: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我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会提问题”的环节,给出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充提问题,巩固了学生的新知,但是由于例题时间用了过长时间,本环节没有顺利完成。
本次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提点和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讲的太多,不敢放手给学生。在讲例题时,总是怕学生不会,课堂上只是教师主要在讲,学生被动在听。
2、分析题目时重复过多。在分析问题时,总觉得学生没读懂题目,就反复带领同学分析,这就是造成教学内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3、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总想着要让学生一次就对,不懂让学生先犯错。
4、课堂中口头用语过多。
5、在全课小结时,学生对于“求单一量”这一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我自己总结,这个环节就没有起到效果。今后改进的方向:1、课堂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的就不讲或少讲。2、学生学习要以优带差。让优生教差生,这样既巩固了优生,也帮扶了差生。3、多让学生说自己的做题想法,不能只灌输老师的想法,让学生“活起来”。4、教学中不能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自己,然后在错误的基础上发现正确的知识。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累教学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6、尽量减少口头习惯用语。
本次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揭露了我的诸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让课堂尽量向优质与高效靠拢。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口算(估算)和笔算乘法。其中笔算乘法可以分为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连续进位乘法、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由于计算课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首先,口算方面,学生大多数掌握较好,都能够通过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中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估算这一单元,由于跟着师傅进行估算的教研,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对于一些题目,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鼓励算法多样化,对于学生的各种估算方法都给予的支持。但是,却发现学生大多数都是直接把一个数估成整百整十整千的数,而且还有些同学看到“大约”两个字就直接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做题。例如“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对于这道题,其实是直接用1500×6=9000计算的,但是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却是1500×6≈20xx×6=12000。对于学生看到“大约”两个字就想到用估算的方法,老师该怎么进行引导呢?经过多次思考,我觉得还是还是要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会选择正确的算法。估算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存在“先算后估”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理解清楚估算的意义。其次,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对于像“每张票19元,200元钱买9张票,钱够么”这样的题,很多学生的计算方法是“19×9=171,200>171,够”学生这样的答案也是对的,但是其实估算更容易解决问题。而学生选择了精确计算,却没有想到用估算的方法,是不是间接反应了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一个“估算很重要”的观念的。很多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常常会忽视估算的价值,为了教学的方面,为了给课堂节省点时间,都没有给学生一个估算的时间,在进行计算时,未能引导学生先对题目结果进行先估后算,这一点,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最后,对于估算教学,我还有一个思考就是:估算算式时有没有一个规范的格式,是否要求学生统一估算的格式呢?
笔算乘法是本学期重点学习内容,也是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继续学习多位数成多位数的基础。而且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这一单元学习连续进位乘法,对于连续进位,很多学生容易出问题。有的学生进位一次,而忘了连续进位;有些进位的时候加错数等等,这都是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笔算乘法的竖式计算基本问题不大,主要问题就在于做应用题时,未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而因数末尾有0这一知识点,由于以前的乘法的学习经验的干扰,很多学生在计算中,还是采取以前的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而没有利用现学的内容:利用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相乘,数位与0前面的数对齐,从0前面的数乘起,最后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上几个0。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但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引导不足,不能很到的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种算法的优越性。后来反思,我觉得应该设置多几道因数末尾有三个0或四个0的乘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体验到新方法的简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加强。最后,总结笔算乘法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没能很好讲通算理,有些题,学生通过预习,对于例题能够很快解决。而我在课堂上没有多加思考,以为学生真的懂了,于是,没有很透彻的讲清楚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算,每一数位上的得数的含义。以至于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做题正确率不高,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后一点小感想就是,在进行乘法教学时,老师其实应该注重乘法口诀的复习。乘法口诀是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这些内容必须抓紧。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计算课以及练习课上的更精彩,让学生更感兴趣呢?这将是我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7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一、教学设计反思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归纳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8
这两周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3和例4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
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
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怎样计算?
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孩子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讲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其中缘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讲解,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9
本单元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组织学生利用已有旧知类推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最后总结出简便算法,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发现不是所有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都符合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如50×6=300,其中第一个0与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无关,这是五六三十得出的,因此要在30后面添一个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0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通过学生常玩的游乐场入手,让学生在游乐场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而引导学生对观察情境图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但培养了学生提问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动手中发现规律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明白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要求学生把计算的方法与同桌进行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几道算式进行计算。通过计算,不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也为教学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作下了铺垫。因为我很巧的利用了这几道题,让学生把这向道题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让学生观察分类的结果,从而引导他们想到可以把这类题目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即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运用多种题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我把练习放到游戏中进行,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得有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更好地完成了。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感到厌烦,产生了易学,乐学的心理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在教学中一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1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2
一、目标定位决定内容取舍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提问激趣,引出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提问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提问列式探讨算理。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这固然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3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4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估算23×2引入新知,再设置矛盾冲突: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最后适时引导、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计算方法,让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等多种形式有效的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渗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计算。
其次,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注重知识间的层层递进,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像23×2、42×2……这类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笔算123×2、342×2、1234×2这类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慢慢引导学生去尝试找到一个总的计算方法,观察这些计算时共通的地方。使学生能形成一种习惯。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12╳3的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2表示2个一,2╳3=6,6表示6个一,十位1╳3=3,1表示1个十乘3是3个十,表示的是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1)12(2)12╳3╳33663036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