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研读余秋雨的作品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余秋雨 多角度

管理员

摘要:

多角度研读余秋雨的作品  余秋雨的名字,我是在几年前就听说过。记得那是单位专门订阅的一份报纸,里面大量篇幅在刊登关于《文化苦旅》的相关内容,我只是浏览,记住了这个名字,也记住了这个作者。但是,那时,我的阅读,倾向于小说,因此并没有太在意这部作品,里面具体写……

多角度研读余秋雨的作品

  余秋雨的名字,我是在几年前就听说过。记得那是单位专门订阅的一份报纸,里面大量篇幅在刊登关于《文化苦旅》的相关内容,我只是浏览,记住了这个名字,也记住了这个作者。但是,那时,我的阅读,倾向于小说,因此并没有太在意这部作品,里面具体写的什么,我一无所知。

  我喜欢网上买书,每次买书,都要费尽心思查找。因为,我不想买一本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书,我看书有个习惯,一本书是要经常看的。比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每年都要读一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书店闲逛中,输入了余秋雨的名字,于是《行者无疆》这本书就走进了我的生活。看过之后,感觉他写的书还是真不错,作品确实有收藏价值。

  学生时代,我是最不爱学历史和地理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门课:枯燥无味。但是,读了《行者无疆》,我也开始对历史与地理产生了兴趣,找来世界地图,找作品中所介绍的国家在什么地方。后来我又从朋友那里借来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来读。

  一个人喜欢一本书,肯定有喜欢的理由。就拿我这么一个不喜欢历史与地理的人,不爱看知识性特强的人来讲,喜欢他的作品,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只能说他的作品有一种魔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魔力呢?

  一、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余秋雨确实是一个文化学者,学贯中西,不是一般人能所及的。他有聪明的大脑,超强的记忆。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哪怕是很枯燥深奥的知识,也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看他的作品,那种感觉近似于看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作品,亲近,自然,不做作。《山居笔记》中的《十万进士》,介绍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多么有意思啊,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感受科举制度的残酷,细想一想,如今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推荐制度或多或少还是受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毕竟选拔人才的方式离不开考试。

  二、多角度阅读

  余秋雨的作品,呈现给读者的是多视角的。读者可以把他的作品当作历史地理辅导材料来读,也可以当作游记来看,还可以当作工具书来查找。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要收藏一套余秋雨的作品。她还说,当初她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要是看了他的作品就太有帮助了。

  作为喜欢旅游的朋友,每去一个景点,可以先做点功课,看看余秋雨对自己所要旅游地点的介绍。这样,身临其境的时候,有准备的参观,会有更多的收获。去山西的朋友可以看看他写的《抱愧山西》,到承德的游客可以看看《一个王朝的背影》……

  当然,余秋雨作品中的文学功底还是不容忽视的。

  三、考实地察与文化思考完美结合

  但凡那些有着高深学问的学者,都是读书、思考、研究。当然,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也许由于研究的方向不同吧,余秋雨作为文化学者也就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实地考察。他的作品都是在实地考察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完成的。特别是《千年一叹》这本书,这是他在危险中考察了十个国家之后,引发的对文明的思考。考察时,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教授,但是他把生命置之度外,与凤凰卫视一道进行穿越危险地带的艰难之旅,留下了《千年一叹》这部真实的文字,真实的思考。尽管和他写的《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三本书来比较而言,语言表达欠失文采,但是设身处地来看,那些文字是作家在九死一生的壕沟间每天抢写出来的,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尽管粗糙,但觉珍贵。用我的话总结,朴实中透着真实,真实中透着纯净之美。

  三、很难定位余秋雨的作品

  说余秋雨的作品是小说,但缺少小说错综复杂的结构;说是游记,但也不太像,游记的要素还是不太全面;说是学习者的辅导材料,但哪有如此生动,耐人寻味的呢?这就是他的作品最独特之处,也是他的作品呈现出的魔力——与众不同。否则,怎么有那么多人爱看,怎么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余秋雨的作品,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当今,随着人们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休闲的方式,一种文化。恰巧,他的作品又适应了人们的旅游热潮。因此,他很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四、作品中传播着文化

  今年的青歌赛,余秋雨的出场,是青歌赛的一大亮点。据说,当初于丹是综合文化考试的评委候选人。但是后来,还是余秋雨上场,因为,青歌赛,有很高的收视率,人们一方面是看参赛选手,一方面是看余秋雨。余秋雨是青歌赛的一大亮点。他学贯中西,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很巧合,晚上第一次看青歌赛,董卿宣布:请选手参加综合素质考察。我看到评委提了几个问题,选手迟疑半天也没有答出来。他用几句精炼的语言,宣布了答案。我注意了一下评委的名字:余秋雨。接连几天的青歌赛,余秋雨提问后的解答,都是那么一语中的。前两天,我的一个老领导告诉我,下一届青歌赛你一定要看,你看余秋雨的解答多到位啊。我才知道,余秋雨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现象,他的这种现象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因此他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生命力。

  后来在采访赵易山评委的时候,赵易山说:“在台下,余先生说他传播的是一种文化……”

  其实,一些读者认为,学者不应该在电视中经常出镜。学者的出镜率高无疑也是一种炒作。反过来思考,学者出镜的目的,在于传播一种文化,那有什么不好呢。电视是大众媒体,它走进及千家万户,让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后退呢?我想答案只能是唯一的。

  与余秋雨的作品相遇,是一种缘分,这种缘来自几年前的报纸,来自网上书店的闲逛。缘的根基是作家的作品带给读者对文明与文化的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