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国文学遗产要采取科学的态度 对于外国文学遗产和当代西方现代派,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尤其要重视我们当前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不然,就会被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所侵蚀。“松懈我们的斗志,瓦解我们的信仰,搞乱我们的思想”。 二步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歧途。第二,曝……
对于外国文学遗产要采取科学的态度
对于外国文学遗产和当代西方现代派,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尤其要重视我们当前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不然,就会被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所侵蚀。“松懈我们的斗志,瓦解我们的信仰,搞乱我们的思想”。
二步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歧途。第二,曝外国文学,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创作,而族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民族心理、民族欣赏习惯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假如不顾我们的国情民俗,生般硬套,是决然没有好效果的。只有把外国文学真正有益的成分与我们民族固有的特点和风格相融合,转化为我们今天广大祥众所需要的东西,才能促迸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才能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一件文学作品问世以后,在读者中往往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响和评价:有大体相同的,也有差异很大的,还有截然相反的。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普遍地存在着。如北宋诗人宋祁的《玉楼春·春景》这首词,全词不见得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但那最后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却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它曾使得许多读者和评论家为之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还特别赞誉句中的“闹”字用得好,说此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可是,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却对这句诗大为不满,他说:“斗争有声之谓‘闹’……红杏闹春,予实未见也”,指责“‘闹’字极粗俗,且不入听,非但不可加于此句,且不当见之诗词”,而且还认为“近日同中争尚此句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窥词管见》),对这句诗来了个全盘否定。
文学史上这类例子可谓举不胜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和读者中,这种规象也仍然大量地存在着。即使象《牧马人》、《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等比较优秀的作品,也仍有人就是不喜欢。
而一些格调较低甚至有严重间题的作品,却也有人欣赏。至于说,对于同一篇作品,你喜欢这一点,我喜欢那份点,他又喜欢另外一点的现象护则更是非常普遍地存在着。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外,是否还和读者的思想水平、艺术修养以及趣味、心理等因素有关呢丁作为一名读者,如何才能吸取精髓,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以满足自己多方面精神生活的需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