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下面小编带来的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下面小编带来的杜甫诗词《蜀相》的诗意赏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词句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白话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作品鉴赏: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传说之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几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蜀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歌,研读诗作,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研读诗作,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一位是蜀汉的丞相,他用至死不渝的诚心铸就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位是大唐的诗人,他用嘶哑带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忠心也好,至诚也罢,最终都敌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公元760年,诗圣杜甫在成都拜谒了诸葛武侯祠,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圣哲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诗歌,谈初步感受。
2.杜甫在诗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平生功业,是哪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的哪些功业?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定计天下,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如此英雄伟业,确实让人感慨。
3.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到杜甫抒发了对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敬仰追慕:雄才大略,忠心报国。
感叹痛惜:事业未竟,壮志未酬。
(三)共同探讨,深入研析。
1.这种情感在前两联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问句式: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因思其人,才会寻访其庙,饱含杜甫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之情。
柏森森:“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杜甫)”高大茂密的柏树,不仅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而且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自、空: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两字将美好的草色莺声一齐抹倒,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慨叹与痛惜。
2.师生合作,再次诵读诗歌,加深情感体验。
3.诗人借武侯之事,想要表达什么呢?
读懂诗歌,归根结底还是要读懂诗人。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760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百姓生灵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杜甫此时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
(1)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融洽,鱼水相得,诗人借此希望唐肃宗也能亲贤远佞,政治清明。
(2)诸葛亮最终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作者也借此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得申。
(3)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虽然身居下品,但仍然期望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
4.总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武侯的无限叹息,而且是英雄暮年的穷途之哭。这“英雄”不仅是指诗人自己,还指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
追羡之泪:羡慕诸葛亮和刘备君臣二人鱼水相得的君臣关系。
感动之泪: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痛惜之泪:痛惜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遗恨之泪:为国为民、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何日才能得以伸展呢?
唐代伟大改革家王叔文但吟此诗,唏嘘泣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临终前诵读此联,又大呼三声“渡河”,才离开人世。忧国忧民的杜甫是在借诸葛亮之事浇心中块垒,为自己,也为千百年中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同声一哭。
(四)温故知新,拓展延伸。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五、小结
杜甫一生,风尘仆仆,困顿漂泊,但他志在匡国,情系万民。他不似李白,意气扬扬,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他也不是苏轼,起起落落,豪放豁达,始终有人赏识;他徘徊在社会最底层,为温饱而屈辱奔波,尝尽了人生最悲凉的滋味,但他对天下苍生了最大的热情和关怀。杜甫用如此多的诗句表现社会的苦难和黎民的悲哀。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中国文化因为有了杜甫而愈显深沉。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这就是不朽的杜甫。
六、缘诗生情,有感而发
给诸葛亮的颁奖词:
南阳山水,潜蛟卧龙。从躬耕南亩到出师北伐,中原大地留下了你坚实的脚印;从隆中对策到三分天下,华夏史册书写了你不朽的传奇!抚百姓,荐贤臣,明法度,示仪轨。你用过人的谋智,开创蜀汉的大业;你用宽宏的度量,俘获荆南的民心。白帝托孤,那是对你怎样的信任与厚望啊!一朝承诺,死而后已,至诚忠心,天地可鉴!出师未捷身先死,满腔忠义永留名!
作业:仿写给杜甫的颁奖词。
蜀相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板块中。比较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可以看出必修教学的落实点在诗歌的内容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上,而选修教学的落实点则在诗歌的情景分析和技巧的鉴赏上。本单元的“赏析指导”与“赏析示例”对所选诗作的具体分析,对学生起了总领和示范作用。“自主赏析”部分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赏析活动。他既是对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中提供的鉴赏方法的运用,也为“推荐作品”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打下基础。本节课就是基于本首诗对学生学习鉴赏诗歌具有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设计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三环一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较为合理
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厌倦,而太多变的教学又不能形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教学本首诗时从“选择对联”进行导课到用“问题法”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了解作者;再到师生的“诵读展示”、“思考交流”“梳理探究”;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检测训练”等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较为合理,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较为充分
本节课的设计及课堂教学都是从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为出发点。给学生创设了较多的展示机会。例如:导课时让学生谈对对联的理解;知人论世时让学生评价杜甫、介绍背景;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诵读展示,谈自己对诗心的理解;鉴赏诗句,思考交流时,让学生找意象,描意境,悟诗情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的突破比较到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二是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在前两联的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找意象,描意境,然后体会“自”“空”两字体会作者的感情,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而且也教给学生鉴赏“寓情于景”诗句的方法,教学重点得以突破。在后两联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感情,例如“泪满襟”一词,引导学生谈理解时联系到杜甫壮志未酬,功业不就的处境,不仅自然而然体会出来诗人的叹惋之情,而且也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情感交流较为充分
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痛苦的。所以本每节课中能让学生能把自己从诗中读到的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真情流露,与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比如学生在完成“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这个作业时有的学生充满敬仰之情,有的学生充满悲叹之情,还有的学生充满愤懑之情。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学生更是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五、注重了拓展训练,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学习和高考结合起来
课堂上的“拓展训练,学以致用”环节中教师关于“高考练字型考题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技巧”的点拨让学生把学与考结合起来,明白高考就是对平时学到的鉴赏方法的整理和运用,消除对高考的畏难情绪。
六、作业设计能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水平并加入了时尚元素
本节课后设计了三个作业:
1、背诵并默写此诗。(必做)
2、学习了此诗,你内心涌动着很多话想对杜甫说,请你以“杜甫,我想对您说 ”为句式穿越时空隧道,发一条信息给他吧。(选做)
3、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诗歌。(选做)有必做作业,有选做作业。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水平,第二个作业加入了时尚元素激发学生了选择完成兴趣。
七、板书设计合理美观,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突出意象组成的意境特点,突出情与景的关系,突出重点词语中包含的作者感情。本节课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教学内容还不够开放灵活教学时,课堂还不够开放灵活。比如学生问道诸葛亮讨伐魏国的情况,诸葛亮卒于五丈原的情形等教师处理的比较仓促。
二、课堂结构安排还有不合理的地方每一个环节几乎平均用力,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课堂检测这个环节也进行的比较仓促。
反思是为了寻找问题,自我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保持优点,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蜀相》说课稿
一、说教材
《蜀相》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是一篇自主赏析篇目。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字义、词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蜀相》是第一单元的重点篇目,也是杜甫的名篇,这首诗歌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指导的很好素材。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此前已学习过不少古代诗歌名篇,初步具有了阅读并鉴赏诗歌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诗歌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赏析,但学生对杜甫诗的认识支离破碎,甚至很少静下心来去思考和理解杜甫。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很薄弱,有待于提升。
三、说教学设计
本次课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蜀相》为主的群文阅读”。这是旧教材向新教材过渡,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新课程模式的一种探索。群文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更能有效地让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诗歌,或者对某一类型的诗歌有所了解和学习。它能在对比中非常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主题很显然是让学生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即语文四大核心素养里面的“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选取杜甫后期的几首诗歌,让学生感知杜甫颠沛飘零时还不忘国民的伟大人格。
基于此,我们教学目标是按照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设计的。
1、组诗阅读,整体感知杜甫后期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主题思想。
2、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读懂诗歌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品读重点词句,把握诗歌景和情,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理解和传承杜甫位卑却不忘忧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重点字词在诗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感情和深层次意蕴。
四、说教学策略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精心品读法:
2、情境教学法:
3、合作探究法:
4、炼字引导法。
五、说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会让学生:
1、上课静心阅读、自己感悟诗歌情感;
2、合作探究,讨论杜甫的人格魅力。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思路是:情境入诗,激发兴趣——走进文本,理解内容----走进作者,知人论世——《蜀相》解读过程中,课外诗歌补充----结合学过重点篇目,感知杜甫人格魅力。基于此思路,我确定了以下教学设计。
环节一:课堂导入
一位是蜀汉的丞相,他用至死不渝的诚心铸就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位是大唐的诗人,他用嘶哑带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忠心也好,至诚也罢,最终都敌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公元760年,诗圣杜甫在成都拜谒了诸葛武侯祠,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圣哲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很简单地引入诗歌,也引发学生思考。
环节二:品读鉴赏《蜀相》
思考问题是:(1)整首诗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情?杜甫对诸葛亮是怎样的感情?
(2)思考: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空”的内涵。
(3)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
在讲第一个问题时,穿插《咏怀古迹》(其一)。讲第二个问题时,穿插《秋兴八首》(其八)。引用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对比、类比中提升诗词鉴赏能力,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环节三:思考:结合今天所学,及《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登高》,谈一谈杜甫的人生格局。让学生认识到杜甫关于写景、写情都是有大格局的,这种格局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环节四:课堂小结儒家学者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怎样的“穷”,都能把人民的忧乐和国家的荣辱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课堂小结也是本课的一个总结和提升,让学生在一个高度去认识杜甫,敬佩杜甫,传承杜甫。
环节五:课后作业为“感动唐朝十大诗人——杜甫”写颁奖词。
为什么在课堂你关键词,为学生下来写颁奖词一个思路,关键词出来了,才能写到位,即使语言不是很美。
对于课堂重难点突破,我是采用本单元教学重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法。学生能知道《蜀相》是借诸葛亮写自己,但不知道怎么将个人的身世命运融入诗歌当中。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我展示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本课的创作背景。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诗人是在把自己和诸葛亮做对比,从而在羡慕与敬仰中表达最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也就理解这首怀古诗表达感情的方法---对比。在感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时,选取《秋兴八首》中的一首,让学生在类比中感知诗歌中通过炼字理解诗人感情的方法。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1]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文学成就
诗歌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