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杜甫的《八阵图》不仅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篇,更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八阵图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八阵图》审美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杜甫的《八阵图》不仅是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篇,更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八阵图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八阵图》审美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解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拓展阅读:杜甫的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对仗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深远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参考资料:
1、刘廷富.《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第10期 (简体中文)
2、吴沆.《环溪诗话》
3、元稹;杨军.《元稹诗文选.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ISBN 702004484 (简体中文).
4、秦观; 王醒. 《秦观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论韩愈》. 山西省: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ISBN 780598585 (简体中文).
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2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词句注释:
⑴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⑵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⑶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⑷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白话译文: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创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便是其中一首。
作品鉴赏: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3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赏析的注释
《八阵图》是杜甫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它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
杜甫《八阵图》赏析出题
1、说说杜甫《八阵图》语言生动的表现。
答:“功”、“成”,精炼自然概括了诸葛亮的军事功劳。“不转”,形象再现八阵图的牢固;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不二。“遗恨”,突出诸葛亮因刘备攻打东吴失败而破坏自己的联吴抗曹计划的.伤心遗憾。
2、杜甫《八阵图》怀古绝句有什么特点?诗人把怀古与什么融为一体?
答: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
杜甫《八阵图》的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第四句,诸葛亮的遗恨是刘备破坏了他的联吴抗曹的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
杜甫《八阵图》与其说是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杜甫诗《八阵图》审美赏析 4
原文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释义:
诸葛亮建立了盖世功勋,力压三国。他的声名从创制八阵图开始。
任凭江流的冲击,到如今那阵中的石块依然牢固不动。
最让人遗恨的是,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吞并吴国是刘备的失策?
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曹丕)最强,吴国(孙权)次之,蜀国(刘备)最弱,所以为了自保,诸葛亮原计划是联吴抗魏,但因孙权暗中联合魏国杀了关羽,刘备刚打下汉中后头脑发热,便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兵攻打孙权,想要一举拿下吴国,结果一败涂地,刘备也死于白帝城。
蜀军损失惨重,而刘禅又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由此埋下了蜀国灭亡的祸根,最终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第五次北伐时,突患急病,逝于五丈原。
赞颂诸葛亮功绩
这首诗是杜甫到夔(kuí)州时感怀诸葛亮所作,夔州正是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守之地,诸葛亮在夔州江滩修建了八阵图,作为攻吴失败的补救措施,而夔州也被刘备改名为永安县,也许他是想以此表达永享平安之意,可惜天不遂人愿,仅过了一年,刘备于永安宫病逝。
此诗首两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开门见山地对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表达了赞颂之意。刘备本无帝王之资,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才使蜀国能够三分天下。
“八阵图”则是诸葛亮用石堆根据“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进行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军事作战阵法图,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突出反映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华,正是有了八阵图,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抽象的将才形象得以具象化和有了参照物,使他的名声更加显赫。
抒发壮志未酬的遗恨
后两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精炼的描写出了“八阵图”历经六百年江水冲激依旧岿然不动的神奇。“八阵图”石堆建于江滩,一到夏天就会被洪水淹没冲刷,但它一直保持着当年的状态,体现了“八阵图”建造的精良,同时也隐喻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和一统天下的坚定信念,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但即使有如此良才的辅佐,却算不过刘备走出了吞吴的错棋,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遗恨非常。
杜甫在这里一方面为诸葛亮感到惋惜,其实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结构格式的完美
杜甫在诗写作上,炼字精到、格律工整,注重声律对仗,被誉为“格律大师”,他自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自己情性孤僻,醉心于写出好的诗句,如果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不罢休。他又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到了晚年,诗的'格式韵律越发精细,这些都表明了杜甫对格律和音韵美的注重,体现了他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如这一首《八阵图》即充分展现出了这方面的特点。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首联二句以对仗开篇,精巧工整,后两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则体现了杜甫句法气象万千的特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浓烈的情感在里面。正如他的另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才能明白诗中的真情感,也才能真正读懂杜甫。
《八阵图》在格律上也是很优秀的。总是有人说格律是今人搞出来的东西,唐人写诗都不按格律,这话后半句说对了一半,因为格律诗是在唐初才开始形成,至中唐时完善,所以部分唐人写诗确实不依格律,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啊。但在格律诗完备以后,会写格律诗成了每一个诗人必备的技能,毕竟那时的科举考试中,格律诗是必考题(以五言为主,有四韵、六韵、八韵等)。
当然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大家就只能写格律诗,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格律、古体两者兼备,最出名的就是李白,因为古体诗更符合他即兴成诗的需要,所以李白的古体诗非常多,成就斐然,但李白也有很多格律工整的近体诗。
成都杜甫草堂
回到《八阵图》,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首句第二字“盖”(仄声)和尾字“国”(仄声,注:以平水韵为准),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句式,它的平仄格式是(括号中表示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八阵图》的平仄格式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除了“石”字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符外,其它均是合律的。“石不转”形成了三仄尾,但相对于格律诗中完全不能出现的三平尾,三仄尾在唐诗中相当普遍,因此有观点认为这并不是出律,是可以归入格律诗(近体诗)的——如果有三平尾,则只能划入古体诗。
所以从结构上分析,这可以算是一首比较标准的格律诗,也体现了杜甫在格律方面的造诣。
正是因为《八阵图》语言朴实而情感充溢,将怀古与述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结尾又给人余音不绝、情深意长之感,兼之格律完美,《八阵图》作为杜甫少有的五绝,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唐宋诗醇》——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