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全诗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寓居 全诗 杜甫 谷县作

管理员

摘要: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全诗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全诗,欢迎阅读!  作品介绍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全诗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全诗,欢迎阅读!

  作品介绍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作于杜甫处于穷愁绝境之时。这组抒情诗的意义在于:展示了诗人当下复杂不平的心态,真切感人;融合了屈原等前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并有所突破,使激越的悲情得到了动人的传达;标志着杜甫前、后期思想转型的最终完成。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携家人一路簸荡,流落同谷,并和以血泪创作了《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组抒情诗,无论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还是就其与杜甫前、后期思想的关系而言,都在杜集中具有重要意义。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杜甫

  (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四)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五)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荒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六)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七)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释:

  [1]《诗经·周颂》:“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杜甫是寓居,故自称有客。子美,杜甫的字。杜甫和李白一样,都喜欢在诗中用自己的姓名或字号。

  [2]岁拾之“岁”,指岁暮,因下句有“天寒日暮”之文,故可从省,兼以避重。旧诗因受字数限制,往往使用从上文或从下文而省的手法,必须合看,不能孤立作解。如杜甫《昔游》诗:“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观下文“寒芜”、“寒霜”诸句,知所谓“晚”,实指岁晚,亦因为字数所限而略去岁字。施鸿保《读杜诗说》疑“岁拾”当作“饥拾”亦非。橡,是一种落叶乔木,种类很多,名称也不一,南京叫栎树,浙江和东北都叫橡树,四川叫青杠树,是一种有食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橡栗,即橡子,江南人尝用来做成豆腐。狙,音居,猕猴。狙公,养狙之人。《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芧,音序,亦即橡子。随狙公,可能是事实,因第四首提到林猿,可见这里是有猴子的。王维诗“行随拾栗猿”。

  [3]皴,音村。皮肤因受冻而坼裂。皮肉死,失了感觉。

  [4]末句是作者主观的感情作用。仿佛风也为我而悲恸。

  [5]镵,音蝉,锄类。

  [6]子,是称呼长镵。李因笃说:“说长镵宛如良友。”杨伦说:“叫得亲切。”其实,这种感情乃是从惨痛的生活体验中产生的。没有锄头,便掘不到黄独,性命交关,所以说“托子以为命”。

  [7]黄独,是一种野生的土芋,可以充饥。戴叔伦诗“地瘦无黄独”。因雪大,所以无苗,难于寻找。

  [8]胫,膝以下。衣短,故不及胫。

  [9]子,仍指长镜。因雪盛无苗可寻,故只好荷镵空归。

  [10]这句是说空室之中,除单调的呻吟声外,别无所有,别无所闻。愈呻吟,就愈觉得静悄悄的。

  [11]杜甫有四弟:颖、观、丰、占。这时只有占跟着杜甫。强,强健。何人强,是说没有一个强健的。

  [12]展转,到处流转。

  [13]这句申明不相见之故。

  [14]鴐,音加。鴐鹅,似雁而大。鹙鸧,音秋仓,即秃鹙。弟在东方,故见鸟东飞而生“送我”之想。

  [15]结语又翻进一层,莫说各自漂流,你纵得归故乡,而我究不知何住,你又到哪儿去收我的骨头呢?

  [16]钟离,今安徽凤阳县。

  [17]良人,丈夫。痴,幼稚。

  [18]钟离在淮水南。浪高蛟龙怒,形容水路的艰险。

  [19]南国。犹南方,指江汉一带,箭满眼,多旌旗,极言兵乱。二句补写不见之由。

  [20]猿多夜啼,今乃白昼啼,足见我之悲哀,竟使物类感动。同谷多猿,故有此事。林猿旧作竹林,云是鸟名,非。

  [21]蔡梦弼说:“同谷,汉属武都郡,唐天宝元年更名同谷,其城皆生黄蒿,故云古城。”云不开,云雾晦冥。

  [22]跳梁,犹跳跃。人少,故狐狸活跃。

  [23]穷谷,即上面四句所写的。中夜,半夜。阮籍《咏怀诗》。“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在旧社会,一个有良心的诗人是没有出路的。

  [24]这是倒句。魂早归故乡去了,故招之不来。古人招魂育两种:一招死者的魂,一招活人的魂。

  [25]同谷万丈潭有龙,杜甫有万丈潭诗。湫音秋,龙潭。

  [26]巄嵷,音聋竦,楂桠貌。樛,音鸠,枝曲下垂貌。

  [27]蛰,音直,伏藏。

  [28]蝮蛇,一种毒蛇。

  [29]这句是说蝮蛇竟敢出游于龙湫,未免可怪。杨伦释“怪”作“畏”,以为杜甫怕蝮蛇而不敢出,恐非。

  [30为什么欲斩且复休?前人有两说:一谓“权不在己”、“力不能殄”,一谓“不足污吾刃”。按杜甫自言“疾恶如仇”,这里面确有文章。

  [31]心有犹疑,故歌思亦迟,迟则从容不迫,故觉得溪壑也好像带有春意。第六首诗中的龙和蛇,大概是有所指的,但到底指什么人,也很难说。浦起龙注谓龙指皇帝:蝮蛇指安禄山、史思明。但如果真指安史,为什么又欲斩复休呢?沈德潜说:“言外有君子潜伏,小人横行之意。”也不见得妥当。

  [32]杜甫这年才四十八岁,过多的苦难,已使他变得衰老了。

  [33]从公元757年(至德二载)至759年(乾元二年)为三年。

  [34]这两句是愤激、嘲笑的话。并不是杜甫真的羡慕富贵,真的劝人争取富贵。

  [35]宿昔,曩昔,即昔日。

  [36]杜甫是一个入世主义者,又有他的政治抱负,而今年老无成,故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鉴赏:

  这组诗是杜甫在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旧历十一月所作。这一年是杜甫行路最多的一年。所谓“一岁四行役”,说的便是这一年。这一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年,像这七首诗所写的,真是到了“惨绝人寰”的境地,他采用七古这一体裁,大概也就是为了“长歌可以当哭”。在内容上,第一首从自身作客的窘困说起;第二首写全家因饥饿而病倒的惨况;第三首写怀念兄弟;第四首写怀念寡妹;第五首,由悲弟妹又回到自身,由淮南山东又回到同谷;第六首由一身一家说到国家大局;第七首集中地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在结构上,七首相同,首二句点出主题,中四句叙事,末二句感叹。沈德潜云:“七歌,原本平子(张衡)《四愁》、明远(鲍照)《行路难》等篇,然能神明变化,不屑屑于摹仿,斯为大家。”文天祥曾拟此体作歌六首。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甫的诗全集栏目。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