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周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周记 端午

管理员

摘要:

关于端午的周记范文  端午节的风俗_端午节周记700字  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一天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时候,每个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我也会编的哦,不过现在记……

关于端午的周记范文

  端午节的风俗_端午节周记700字

  小时候,记得端午节是非常隆重的。门口要悬一束艾叶、菖蒲避邪,节前一天还要紧闭门窗,拿铁簸箕装上苍术、白芷之类的在房中薰燃驱虫;正日子的时候,每个小孩都在胸前挂上用丝线编织的蛋兜(我也会编的哦,不过现在记不得了,嘻嘻),装个咸鸭蛋,还在额头、颈后点上雄黄,甚至泯一口黄酒。蛋要节后才能吃,小p孩们只能比比谁的鸭蛋大,谁的蛋兜漂亮,还撞来撞去看谁的蛋结实;比赢的自然兴高采烈,比输的当然不开心啦,心里会偷偷恨恨地想:你的鸭蛋大,考试也吃鸭蛋;撞碎的只能眼泪汪汪跑回家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

  主角自然是粽子。早一个月,外婆就把宽窄整齐的粽叶泡在水中,然后把准备的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方形浸渍成酱油色,米也拌匀了。一桶粽叶、一锅米、一盆肉、一堆麻线,外婆就坐在小板凳上包粽子啦:拿两张粽叶并排整齐,折成漏斗状,舀一勺米,夹一大块精肉和一小点肥的,用米盖上,手指捋平,粽叶翻来覆去包紧,再扯根线一头咬在齿间,一头绕几圈扎紧,扣个活结就成了,干净利落。包出的三角粽、枕头粽都边是边、角是角,绝不会散开,小赤豆粽更是连麻线都省了,直接把粽叶的末梢插入叶边就结实了。那时,一大家子的人都住在一起,外婆要忙活好多天才够大家尝鲜。外婆包的肉粽是我最爱吃的,煮熟之后肥肉都化开了不会感觉油腻,粽子则咸淡适中,糯而不烂,还有最解馋的肉。

  那一年端午后三天,妈妈忍着阵痛生下了我,爸爸特意起了个别致的单名:康熙字典上解释为“一种驱邪的草”,或许注定了我和端午的渊源吧。

  当传统越来越遥远而被淡忘时,端午适时地作为国定假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儿子的床头已经挂上香囊,冰箱里有妈妈送来的粽子和咸蛋,明天周末,我要留出时间拿店里买来的药材薰一薰房间,回忆端午的味道,回忆童年的味道。

  端午节的习俗_端午节周记700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