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东莞 冬至 习俗 哪些

管理员

摘要:

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是中国节气之一,我们常说冬至吃饺子,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已经测定出了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时间一般都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希……

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

  冬至是中国节气之一,我们常说冬至吃饺子,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已经测定出了冬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时间一般都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冬团

  普及地区:东莞水乡片镇区(城区、高埗、中堂、望牛墩、麻涌、道滘等)。

  正所谓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东莞水乡人则吃“冬团”。在往时,冬至到,东莞家家必做冬团。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选择多了,有些传统小食已经没有往日那么流行,但在不少人的家里,“冬团”仍是过冬至的必备食品。

  据了解,“冬团”是过冬时候吃的,寓意团团圆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会做“冬团”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辈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自己动手做,很多家庭都是老一辈在做。

  红薯糖水加汤圆

  普及地区:东莞沿海片镇区(虎门、沙田、长安等)。

  虎门、长安、沙田人一直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每逢冬至,全家人食红薯鸡蛋糖水,红薯寓意鸿运,渐成习俗。但是要注意,过冬吃的这种红薯并不是我们平常所指的番薯,而是紫薯,又叫黑薯。其外表是土褐色,但是削了皮以后,里面的肉则呈现出紫红色,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所以,冬至这天这些镇区的人都会买红薯煲糖水,图个好意头。

  “红薯糖水女人吃了尤其好,不会肥,又补血,很粉很甜,喉咙不舒服也很润的。”卖红薯的老板说,煮红薯糖水招待客人,想要煮得漂亮是有技巧的,煮之前,用热水冷水交替清洗,有助于烹煮时成型,糖水不会太糊,汤色更漂亮。用红糖(片糖)比用白糖好,红糖本来就有养气血的功效,加上这个节气吃红薯很养生。

  咸丸

  普及地区:东莞埔田片镇区(石排、石龙、茶山等)。

  除了冬团之外,很多东莞人还有吃咸丸的习俗。东莞咸丸用糯米粉随意捏成团,不加馅。汤一般用虾米、腊肉、鸡、耗等熬成,还有少量的青菜,汤汁味道鲜美。

  咸汤丸便是流行于东莞埔田地区的冬至美食。在寒冷的冬至夜晚,用鸡、排骨、瘦肉、蚝豉、鱿鱼、瑶柱、虾米、冬菇熬成一锅分量十足的浓汤,把搓成手指粗细的糯米条掰成小块投入汤锅中,待滚之时放进大白菜丝煮熟即可。热气腾腾,浓香扑鼻,与家人一起制作品尝,其乐融融。

  拓展:广东人冬至习俗

  在广东,人们冬至一般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除此之外,还将为您介绍广州、潮汕、梅州、顺德四个典型的冬至节气的习俗。

  潮汕冬至习俗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广州冬至习俗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从年纪大的老人嘴里,也许还听说过冬至也叫大冬、亚岁、肥冬、喜冬、履长节、长至、短至。"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顺德冬至习俗

  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的民俗,表示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节。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粤菜系。广式火锅。主要食材是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边炉"是用瓦罉,"打边炉"的筷子也是竹制的,而且特别长,约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站立涮食。

  梅州冬至习俗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