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后置 定语 文言文 句型

管理员

摘要: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定语后置的文言文句型分析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称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以“……者”为标志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之铿然有声者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状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处于谓语后面作补语的部分,在理解和翻译这类句子时要以状语来看待。

  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

  (一)有标记的判断句

  有标记的判断句又有几种情况。

  1、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如: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在更多的情况下,"为"是判断动词。如: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

  (5)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

  (6)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

  当时"为"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是"。

  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

  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按理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有"者"也有"也"。如:

  (1)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

  (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

  (3)zheye"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这一类句子,都是"者"表示提顿,最后用"也"加强判断的语气。有"者"也有"也"的判断句是比较多的。

  一种是有"者"没有"也"。这样的判断句很少。如:

  (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褒禅》)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7)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

  还有一种判断句,只有"也"而没有"者"。如:

  (8)我,子瑜友也。(《赤壁》)

  (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10)曹公,豺虎也。(《赤壁》)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

  这样的判断句,靠"也"表达判断的语气。

  (二)没有标记的判断句

  这样的判断句是极少的。

  (1)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

  (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

  这就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靠意思组合成判断句。

  二、被动句

  在文言文当中,使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不少。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很显然,这样的被动句,跟现在的被动句差不多。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

  这是使用"见"做标记的被动句,是现代汉语当中没有的。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这是使用"为"做标记的被动句,现代汉语当中有时候也用。不过,文言文主要使用"于"做被动句的标记。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

  有时候,这个"于"也能省略掉。如: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

  "逼兵势"是"逼于兵势"。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中倒装句、动宾倒装句、介词短语倒装句、主谓倒装句等。

  (一)定中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中心词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分析:

  (1)的"一片"是定语,处在中心词"孤帆"的后面,

  (2)的"好事者"是定语,修饰的是中心词"少年"。"少年"前头还有定语"村中"。

  (3)的"还者"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

  (4)的"师"是中心词,前面定语“彼童子",后面定语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的前后都有定语。

  (二)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宾语提前

  这样的句子必须是否定句;有了否定的条件,宾语就可以提到动词之前。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这些句子都是否定句,否定词是"不、莫、未"。

  一是"古人没有欺骗我";动词是"欺",宾语是"余"。

  二是"这个世界真浑浊,不能理解我";"知"是动词,"余"是宾语。

  三是"当时的人并不认可他";动词是"许",宾语是"之"。

  四是"但是这样还不能做王,没有这样的事";动词是"有",宾语是"之"。

  2、疑问句宾语提前

  这种倒装句式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个疑问句,而且是疑问代词做宾语。有了这个先决条件,疑问代词宾语就得提到动词前面去。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沛公安在?(《鸿门宴》)

  (3)客何为者?(《鸿门宴》)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5)豫州今欲何至?(《赤壁》)

  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疑问代词都是"何",这个"何"就提到了动词前面。

  一是"操何"(带来了什么),

  二是"在安"(在哪儿),

  三是"为何"(做什么),

  四是"有何"(有什么),

  五是"至何"(到哪儿)。

  3、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

  这种句式,也必须是疑问句,

  (1)宋何罪之有?(《公输》)

  (2)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3)何陋之有?(《陋室铭》)

  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动词"有"在宾语后面,宾语在前面,动词和宾语之间有"之"。"何"是定语。

  一是"宋国有什么罪?"

  二是"有什么功劳?"

  三是"有什么简陋呢?"

  动宾倒装句主要有否定句宾语提前、疑问句宾语提前、用"之"帮助把宾语提前这么三种情况。还有一些别的情况。如:"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自佐"是"辅佐自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浪淘沙》)""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宾语"多情"也提到了宾语的前面。

  此外,还有其他的办法组成倒装句。如:"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quot;这里不是用"之"帮忙,而是用"一"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

  (三)介词短语倒装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有两种情况。

  1、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一是"故临崩以大事寄臣",

  二是"不以封疆之界域民",

  三是"皆不可以时月限",

  四是"郑商人弦高将于周市"(郑商人弦高将在周这个地方做买卖)。

  2、介词宾语前置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还包括介词短语本身倒装。在一般情况下,介词总是在前面,介词宾语总是在后面。可是有时候,介词在后,介词宾语在前,跟动宾倒装句的情况很相似。这就是介词宾语前置句。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2)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

  (3)问:"何以战?"(《曹刿》)

  (4)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

  "谁与"是"与谁"(跟谁),"何以"是"以何"(凭什么),"是以"是"以是"(因此)。

  其他的倒装句,还有主谓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可以认为这是修辞方面的倒装句,这样的句子是不多的。

  四、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短语的省略。

  (一)主语的省略

  在文言文当中,省略主语是很常见的,有承前省略,有对话省略,承宾省略等。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

  一是"儿俱,儿啼告母""母闻之,母面色灰死",这是主语承前省略。

  二是"吾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三是"作亭者乃山之僧智仙也",这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

  四是"扁鹊已逃秦矣",而"扁鹊"是上一句的宾语,这是承宾省略。

  在古汉语当中,主语可以换来换去,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

  "桃源人见渔人,桃源人乃大惊,桃源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渔人还家,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异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见到这样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边读边补充省略了的成分。

  文言文常识知识点——词语

  一、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

  二、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5、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6、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三、常见文言虚词归纳总结。

  【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例如: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例如:久之,目似瞑。

  【其的用法】

  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例如:欲知其轻重,指“它的”,大象。

  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

  3、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常见的语气词】

  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

  2、谬矣,矣:语气词,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

  四、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语文古代文言文学习方法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古代文言文学习技巧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