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等……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等量代换》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2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简析: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例2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首战成功
1、教学例2。教师出示例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教师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重。教师明确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教师让学生观察前两个图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使学生明白: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怎样才能知道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对于个别学生教师适当提示:从第一个图中知道一个西瓜重5千克,如果能知道多少个苹果也重5千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个西瓜和5千克砝码同样重,5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引导学生想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5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5倍(即20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一个西瓜和20个苹果同样重。]
(二)我能行
1、完成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要求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
2、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图略)(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比较。)
(三)题目大变脸
1、求出△、□所代表的数。△+□=240△=□+□+□△=□=[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2、△+△+○=30○=△+△+△△=○=
3、求出○、△、□所代表的数。(2)○+□=91△+□=63△+○=46○=△=□=[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四)挑战自我
1、玩具店运来一批卡通猫,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一样多,4个木箱同一个大箱装的一样多,那么装在16个纸箱里的这批卡通猫要装几个大箱?
2、6把斧子换1只羊,3只羊换1头牛,3张猪皮换1碗盐,4把斧子换7张猪皮,问:李家一头牛换几把斧头?张家有4只羊换几张猪皮?王家有7碗盐换几只羊?
3、△+△+△+□+□=41□+□+△+△+△+△+△=59△=□=
《等量代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式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感知等量代换。
1.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
生:玩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拼一个材料中所给的长方形。请拼好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拼法。
(1)请你说说你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
生1:我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请学生上来摆)
(2)有不同的拼法吗?
生2:我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的。(请学生上来摆)
(黑板上展示两种拼法)
2.观察、思考、交流,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师:你们刚才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其实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种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师:如果老师想把那两个梯形替换成三角形需要几个,请同学们动手摆一下。
摆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
生:我用四个三角形替换了两个梯形。
师:有不同答案吗?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对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梯形=四个三角形。
师:我们通过替换也得出一长方形=六个三角形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换的过程当中,就已经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在同学们熟悉的故事《曹冲称象》当中,聪明的曹冲就是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重量,
二:尝试解决,拓宽思维,应用提高。
师:老师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今天,数学王国正在进行一场数学大擂台,热闹非凡,同学们想参加吗?
生:想(大声地回答)
师:那么你们做好准备了没,我们马上要出发了。
生:好了。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轮的赛题,红红的苹果真好吃!从这幅图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1: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
生2: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
师;那让我们求的是什么呢?
生:2个红苹果=()个小苹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算算答案是什么呢?做好的同学在仔细思考一下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师:请做好的同学把手举起来,有这么多同学做好了,来你说,是多少。
生1:12个。
生2:12个。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多少?老师请同学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有1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2个青苹果=6个小苹果可以得出1个红苹果=6个小苹果。从而得出2个红苹果=(12)小苹果。
师:看来同学们这一轮比赛结果都不错,请看第二轮的赛题。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生: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这位同学读的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一题的。
生1:通过反复读题目,我发现菠萝既和苹果有关系,也和西瓜有关系。
生2:我只要求出2个菠萝=?个红苹果,就能求出1个西瓜=()个红苹果。
师:请同学们快点算一算。
师:这么快就算好了,老师请同学起来说,是多少。
生1:4个
生2:4个
师:那怎么来的呢?
生:我根据2个红苹果=1个菠萝,1个西瓜=2个菠萝求出了 2个菠萝=4个红苹果 .
师:非常棒!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一轮对的同学就相对少了,同学们还有信心继续往下赛吗?
全班同学大声回答:有
师:好,看第3轮的赛题,用那个同学愿意来读一下吗、
生1:= + =240,= ++ , 那么=(),=( )
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应该怎么做?
生:用三个小正方形相加去代换三角形,从而得出四个小正方形相加等于240,得出一个小正方形等于60,三角形等于180。
师:这位同学讲解的很好,你们的思考方法也和他的一样吗?无论你们怎么做,同桌之间互相讲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课:这节课快接近尾声了,在最后老师想讲一个关于等量代换的故事。(故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