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阅读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雨花台 金陵

管理员

摘要: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阅读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1】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2】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3】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4】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注释:

  【1】高启:元末明初诗人。此诗作于明洪武二年,高启因受朱元璋赏识,入朝编修《元史》。

  【2】瘗(yì):埋。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埋下黄金宝玉以镇金陵的“王气”。王:通“旺”。

  【3】武骑千群谁敢渡:隋军南下攻打陈国,陈后主君臣认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4】黄旗入洛:三国时吴主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气象,就率众举着黄旗北去洛阳,结果中途而返。铁锁横江;吴国在长江上设置铁锁,被晋军攻破,孙皓投降。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四句写登高所见:大江奔流向东,钟山欲破浪而上,金陵山川气势雄伟。

  B、作者于酒酣之际登上金陵雨花台,荒烟落日的苍茫景象引发了他悠远的怀古之思。

  C、诗中借陈后主、孙皓倚仗长江天堑仍然身败国亡的典故,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D、“英雄”两句写鲜血似寒冷的潮水流入江河,表现了明王朝创建的历程极其艰难。

  13、下列诗句都写到了“草”,其中与“草生宫阙何萧萧”一句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B、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送隐者一绝》)

  C、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4、古诗中的登高之作往往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本诗亦然。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答

  12、(3分)D

  13、(3分)C

  14、(6分)

  参考答案:

  ①对金陵形胜的赞叹:诗歌前六句作者通过描绘大江奔流、钟山如龙、江山争雄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金陵形胜的赞叹。

  ②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对陈后主、孙皓据此称王,但仍然亡国的反思;对三国、六朝频繁更迭,英雄割据战事不断的感慨。

  ③对新(明)王朝的赞美与期盼:对圣人起事、祸乱初平、与民休息的赞美;对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的期盼。

  翻译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