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的写作背景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写作背景,欢迎大家分享。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写。它是六朝书札名篇,与……
《答谢中书书》的写作背景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答谢中书书》的写作背景,欢迎大家分享。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写。它是六朝书札名篇,与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可称双璧。谢中书即谢微,与陶弘景皆卒于大同二年(536)。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公元526年,任中书郎在公元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以后。故此篇当为陶弘景晚年所作。
这篇骈文山水小札,引起后世选家的普遍注意,是因它清丽明净而富于含蕴,与充斥在齐、梁文坛上那些繁褥浮艳、内容空虚的骈体文大异其趣,也与作者早年所写的《寻山志》(《艺文类聚》卷三六)、《答虞中书书》(《艺文类聚》卷三七)等追求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文心雕龙·物色》)的作品迥然不同。
陶弘景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三十七岁退隐茅山,后在江南佳丽的山水中度过了四十四个春秋。《答谢中书书》中凝聚了他激赏江南山林的情韵。这情韵,首先表现为作者山水意识的强烈与深湛。“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看似平平叙说,实则包孕很广。自从孔子说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以后,山水在人们的眼里常有性格的隐现。接着庄周更讲了“山林与!皋壤(原野)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所以适于人),亦神者不胜(也是因为心神舒畅无比的缘故)”(《庄子·外物》)等审美意识更浓的话。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隐士肥遁山林后,亦在佳山水中寻求启示。可见谈“山川之美”的话题自古就很多。文章一开头引起读者思索,这效果很不一般。
抓住江南山林的特征,用简洁空灵的笔墨来写,这是《答谢中书书》突出的优点。“高峰入云”的磅礴气势在北方也能看到,但在同一个景观里,又相伴着“清流见底”直视无碍的澄澈之美,在北方就难以见到。
写山林景色的瑰丽,作者只用了两组对偶句共十六个字,即“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已显得活脱精到,引人遐想。南宋人邓椿在他的《画继》里曾指出:“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山林的“神”(本质特征),高明的作家艺术家总有独特的感受。陶弘景以形写神,在他笔下茅山中一年到头“青林翠竹”已使人欣悦不置,更有谁领略过,在清流两岸壁立千仞的高峰之上,常年色彩变幻莫测。这奇幻瑰丽的色彩,当然是大自然奥秘的生命之彩,它的奇情壮采和迷离多变的性格,作者用“五色交辉”来形容,可谓恰到好处。而如果用工笔刻镂,即使做到“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也难免拖沓板滞,存形而略神。多种色彩奇妙的调谐而又变动不居,正是山林的逸趣神韵所在,然而这却是最难着笔之处。陶弘景用视觉形象和动感都很强的“五色交辉”四字来点染,自会引起读者对绚烂的山林形象的种种联想与记忆,在记忆里呈现的奇伟与色彩因人而异,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这种能激起读者审美活动的活脱笔触,可称“字外之奇”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陶弘景又是书法家,他与梁武帝萧衍讨论钟王书法的文字俱在(见萧衍《答陶弘景书》及陶弘景《与梁武帝启》),颇能显示他的艺术见解,这一点可存而不论。但陶弘景在书法艺术上讲究空间布白之美,和文学创作上用笔空灵是一致的。通过文字诱发读者的联想,虚实相生,形成字外的意境,让读者丰富的想像补充作者的艺术空白,正是本文成功之笔。
写了茅山中一年四时之美后,作者又用两组并列对偶句写一日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如果说写茅山一年四时之美是以静见动:静到能窥见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生命之律动是通过“交辉”的色彩奉献给作家的,那么,茅山中一日之美则是以动见静:天刚麻麻亮,“晓雾将歇”,花叶上露珠还未照上太阳时,山林就开始了欢唱,“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而到了“夕日欲颓”、金乌西栖之后,鱼儿避开了“鹰嶙鹗视”的威胁,此际竞跃腾欢,尽情享受空气中弥漫的芳馨。总之,从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哄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从结构上看,《答谢中书书》丛富有审美意味的两句开头,接着有两个不同时空层次的描写,以静见动,以动见静,写出了茅山美的性灵。至此出声赞叹:“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是人间天堂呀)!”就是应有之笔。接着以反接收束全篇,深憾于自谢灵运以来竟无人妙赏此佳山水,一唱三叹,摇曳生姿,文章虽短而含蕴不尽。
以骈文的主要特征来看,《答谢中书书》或许不是很严饬的。四四四四的句式对属虽工,但基本上不用典藻饰。音律上平节和仄节的交替,也不完全合律。但它好就好在骈散兼行,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炼之美结合得很好。谋篇见巧思,用语清丽含蓄,诗化了意境。
李兆洛在《骈体文钞》卷三十《答谢中书书》末批曰:“亦应尚有起讫。”认为它不是完篇。这是对书信体应该“尽言”(《文心雕龙·书记》)一点理解得过死,认为只有洋洋洒洒才算“尽言万”,殊不知“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同上),写信向对方把心里的话说透了,即算“尽言”。《答谢中书书》虽只六十八个字,但它已把作者幽栖山林俊赏妙悟之情趣写出来了。谢微出身名门,为谢眺的从侄孙;深得梁武帝萧衍之倚重。《梁书·文学传》说他:“年位尚轻、而任遇已重”。他很有才华,曾当殿赋诗三十韵,二刻便就,“其辞甚美,高祖(萧衍)再览焉”。这样一位锋芒早露、官运亨通的晚辈(谢少陶四十四岁),其骄矜自负自不待言,而陶弘景摒弃客套直抒胸臆的答书(谢的报书今已佚),愈益显出他这位“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的气度。
拓展阅读:
答谢中书书改写
几时寻觅这脱离浮尘之地?想来已有三五年。
远在官场的友人,千回百转,你是否看到自然的一抹幽绿。三生有幸,它定永久烙刻在你灵魂深处。
社稷万里,皆看那山,雄伟连绵,重重叠叠。且看那水,娇翠欲滴,清流见底。
轻踏一度秋叶,忽觉满地夷伤,以往不知自然,困心。早早将名利平息,放下官场的勾心斗角,眼界竟已此般不同。忆往矣,你脸带笑意,梨涡轻浅,信手拈来的就是以往你我共谈山川之美的情趣。
我在鹭滩的一边轻吟浅唱,你又到了哪儿?
看到了吗?深邃碧蓝的天空轩邈。巍峨壮美的山峰高耸直插九霄,层层重重,似古时名家勾勒一幅峻山图。一滩绿湍静潭,我从碧绿如玛瑙的“绿滩画”中看到了一心坦荡,五根清净的自己。兀然停滞在清亮的眸中,看到曾初心不改,无忧无虑的你。青翠碧绿的竹林随风摇曳,随纤细的足舞蹈,“沙沙”的声音如波浪扑面而来,四周静谧无人,这风拂竹声声竟几丝悦耳。
昼夜交替,清晨薄雾些许渐消,裸露的石壁晶晶亮,与晨阳交辉,刹那五光十色,硬是让人移不开眼,似女娲补天时救苍生的五彩石,那般通透自然。
待暮阳西散,山已被黑纱所覆,半生耽误在尘世,兀兀终年。在这静得美的晚上却又像耗尽了余生。猿猴鸟儿肆意鸣叫,昭告着他们部落的狂欢。我却已隐蔽丛林中,享受自然。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从灵运承袭爵位后,再未见过与之奇异美丽之景。
若你承念你我初心,我愿倾诉:弃半壁江山,看这美丽永存。
答谢中书书原文推荐
南北朝: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壮丽的景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