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1 一、活动目……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方法与形式
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问座谈
3.查阅文献
4.摄影录像
活动形式:
1.角色扮演
2.研讨辩论
3.编写报刊
4.举办讲座
5.举办展览
活动内容:见教材
三、活动建议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教师少干预多指导。指导学生根据选题制订计划,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手段,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帮助,鼓励学生用富于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采风结果。整个过程应由学生自行完成。
4.注重评价。切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评价标准:侧重态度,侧重过程(占60%),兼顾活动结果(占40%)。评价方法:①评比②展览③学生自我评估④学校与社会评估(如校园橱窗陈列,新闻媒体报道等)。
四、活动方案示例
示例一:搜集“地方民谚”活动
①确定研究方向与目标。
②研究手段及工具:录音、笔录、文献检索、采访专家
③制订活动程序:搜集民谚──阅读理解──深入研究──撰写论文。
④整理有关资料,形成最终结果(或表演,或编写词典或做报告或写论文)视参与者的爱好及研究结果而定。
具体过程:
1.搜集民谚
由于民谚来自农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有许多农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淡忘。所以,要想真正地获得第一手材料,要特别关注那些年长的老者。
为了方便他们采访,我首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文明礼仪课,教会他们如何深入调查,如何文明采访,如何使用采访工具(录音机、照相机等),如何尊重老人等等。为了方便工作,我们还请了地方文史研究人员来指导他们确定采集的地点和采访的对象。
2.阅读理解
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自己搜集来的民间农谚和理论文章,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搞信息封锁,提倡资源共享。通过互相交流,拓展阅读视野。我们给他们耐心讲解农谚的一般特点、阅读的基本方法、怎样进行比较、如何欣赏等等。其中方言的'演变是我们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因为有些搜集到的民谚由于太久远,现代人已不能准确理解其内在含义了。为此,我们又特地邀请了地方的方言研究专家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3.深入研究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他们不懂的问题要适时点拨,如农谚的历史演变,农谚的时代性、人民性、地域性等特点。经过讨论研究后,学生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便教他们如何去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又集中在一起画呀,改呀。不久,一张张“观点汇总图”便诞生了。
4.撰写论文
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呢?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持欣赏的态度,并对论文写作提出相关要求。当然,我们绝不能以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它,只要学生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就行,哪怕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当然没有实践的胡编乱造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和研究经验也许是他们在书本中永远也学不来的。
《到民间采风去》语文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同学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维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同学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发明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培养同学的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同学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同学
1.自由组合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课题、调查方式。(教师可以提醒同学运用以下几种调查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
2.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出有发明性的看法或观点,写成小优秀论文,尤其要鼓励同学关注民俗文化的现状,提出个人建议,让民族文化得以保管。
教师
做好动员,说明进行民族文化调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促使同学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设想
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同学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同学生活的区域,让同学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
2.同学自由组合,自主确定民俗文化调查的主题。让同学自由组合,更容易激发同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同学学会更好地合作。
3.同学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参与。
墙报展示
从活动开始就把墙报按小组的'数量划分,每个小组负责本组的责任版块。墙报展示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同学展示本组的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方法等。
第二阶段,同学展示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拍摄到的相片等。□公开课教案
第三阶段,同学展示调查活动中撰写的小优秀论文、建议书等。
每个阶段都要组织好同学对展示的资料等进行评议,挑选其中优秀的小组作品,以保证活动效果。同时,起到激发同学发挥主动性的作用。
课堂展示
由同学筹划主持,主要是为了回顾过程,为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展示过程
1.同学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由同学讲述调查活动中的趣事。(人数2~3人)
3.由同学演唱活动过程中学会的民歌。(人数2~3人)
4.由同学展示并介绍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
5.由一名同学介绍本地民俗文化的现状。
6.给活动中表示出色的小组颁奖。
撰写建议书
收集调查活动过程中,同学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建议,整理成建议书。由同学决定是寄给报社或是递交有关部门。